学术投稿

163例HIV及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雷金艳

关键词:HIV, AIDS, 心理特点,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HIV及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讨论护理干预对消除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以来,我院接诊的163例 HIV及 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心理特点,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护理组和加强护理组用两种护理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HIV及 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为否认、恐惧、疑惑等,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部分患者仇视社会、报复社会。加强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可以协助更好的治疗,能大限度消除患者的负面消极情绪,尽量让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完成治疗。在抑郁量表评分中,加强护理组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有显著改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治疗依从性更高,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及 AIDS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帮他们消除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老年化社会,人口老年化,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养老、关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比较特殊,心理状态影响着一个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对老年人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易贤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喉罩通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喉罩(SLIPA喉罩)通气全麻(S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组)两组(n=25)。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患者MAP、HR、ECG、SPO2等生命指标变化,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植入内固定时、手术结束时4个时间点生命体征。结果麻醉后5 min、手术结束两个时间点比较C组HR、MAP下降明显(P<0.05)。 S组麻醉效果优22例、良2例、差1例;C组麻醉效果优12例、良5例、差8例。 S组麻醉优良率高于C(P<0.05)。结论 slipa喉罩通气全麻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胡建刚;刘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服务的可及性、医疗费用、服务满意度等情况,为今后改进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合理设置和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012年居民进行现场调查,共调查2760人。结果东莞市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良好;84.35%的居民患病后就诊首选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率为39.38%,与就医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支付方式和距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远近有关系(P<0.05);居民对等候时间、药品种类、设备条件、看病手续、医疗费用、技术水平等满意程度不高。结论要推进和加强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作者:杨欢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通过对目前胰岛素注射工具的种类、胰岛素注射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胰岛素笔注射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胰岛素需要注意的事项。结果胰岛素注射工具的正确使用,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良反应有效减少,并发症得到延缓,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论随着胰岛素的更新换代及不断改进的注射工具,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自身应当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同时应当指导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注意事项,从而使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蒋艳琼;严卫红;徐澍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等级医院评审中病案的价值与作用

    目的:探讨等级医院评审中病案所发挥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在准备等级医院的评审过程中,以评审的相关标准来作为参考依据,对医院的病历指标以及检查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医院不同时期的管理、服务以及诊疗技术水平均可以通过病历来展现。结论在等级医院的评审过程中,病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具有鲜明的特征和标志性。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医院自身的综合实力,就必须加强病案的管理。

    作者:朱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护理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76例老年CHF患者分为观察组(38)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对比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喘憋发作次数少、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夜间喘憋发作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超声诊断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超声诊断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前置胎盘患者,以患者前置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中央性组(43例)、部分性组(24例)、边缘性组(17例)三组。对三组患者的超声诊断与临床术后确诊符合率、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患者产前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中央性组患者的超声诊断与临床术后确诊符合率为90.69%,部分性组为87.50%,边缘性组为82.35%;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在子宫切除、胎盘粘连、早产、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妊娠结局方面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对患者的前置胎盘进行诊断,并对胎盘位置在孕期中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可及时评价前置胎盘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对照组23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3.5%,对照组愈显率78.3%(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脊髓损伤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更有效的促进患者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章王媛;沈林亚;马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母乳喂养与乳房胀痛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对孕产妇产前/产后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的相关知识宣教,使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益处有所了解、对产后乳房胀痛的预防措施有所掌握。达到了产妇顺利哺乳的目的。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较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并发症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论述临床护理干预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骨折患者的手术病例,将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疾病认知、疼痛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的认知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缓解疼痛,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何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职业缺失的现状和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环境也在不断的得以完善,人民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权利日渐受到关注。然而,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矛盾的突显,一方面可能存在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法律及道德意识缺失,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但是从另一方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医护人员职业缺失也成为了促进医患关系紧张的内在原因之一。本文从分析妇产科护理职业缺失的现状,试探具体相关对策。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张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患者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剂量多巴制剂(美多巴62.5mg,3次/d)对2例患者均有明显疗效。结论 DRD是一种较为罕见地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小剂量多巴制剂疗效显著,并需与其他肌张力障碍相鉴别。

    作者:邓天玲;王翔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中灌洗液温度对前列腺汽化术患者影响

    目的:手术室护士了解电切灌洗温度对前列腺汽化术患者体温、寒战、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对50例前列腺电汽化手术,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观察记录术中电切灌洗液温度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术中对电切灌液加温后,实验组患者的体温、寒颤、膀胱痉挛稳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加温电切液温度33℃~37℃,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措施的一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疼痛及并发症。适合临床手术室护士应用,推广。

    作者:周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结合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然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今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护理进行打分(设定100分为高分),并统计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1.8%),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综合评100%满意或非常满意,而对照组的患者89%满意或非常满意,11%勉强满意,对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有益于患者康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价及满意度。

    作者:贺克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2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与病理特征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年龄为33岁以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及临床特征,以对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年轻乳腺癌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32岁,另外选取我院中年乳腺癌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6岁,对比两组病理及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但脉管癌栓(14.3%,4.7%),腋窝淋巴结转移(19.1%,9.5%),肿瘤直径≥5cm(19.1%,7.2%),pTNM分期Ⅲ~Ⅳ期(42.9%,28.6%),er-2阳性(40.5%,21.4%),误诊率(38.0%,9.5%),确诊时间>1个月(66.6%,54.7%),P<0.05。结论相对中年女性,年轻女性更易受乳腺癌侵害,且误诊率较高,需加强警惕。

    作者:李增辉;陈涛;赵明一;朱泽卫;于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丹参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轻、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0.2~0.4 mL/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30~40 mL静滴,6~8滴/min,1次/d,根据病情用药7~10 d。对照组:28例,除复方丹参注射液外,余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60.7%),有效8例(28.6%),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显效9例(32.1%),有效12例(42.9%),总有效率75.0%。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神经症状和体征,降低后遗症的发生,且用药安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质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分析

    目的:对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细胞形态、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发病部位、Ki-67、S-100、CD34、CD117以及α-SMA等)进行分析,并探讨GIST危险度分级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发现,Ki-67指数、肿瘤坏死情况、肿瘤数目、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指标与GIST危险度分级有着密切关系。结论研究得出,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危险度分级中,其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4个指标,分别是Ki-67指数、肿瘤坏死情况、肿瘤数目、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因此在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时,应对这4各指标进行参考。

    作者:丁志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运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手术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方针,在手术全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入选的600患者中,非常满意408例,满意144例,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2.00%。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主动配合手术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梁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联合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44例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组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仅有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6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经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水平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水平,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易墩化;刘朝阳;吴福杉;陈琦东;张丽红;陈尚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