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海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患者的检查及其护理措施,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对125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肠道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适宜的腹部加压、造影剂静脉注射速度、不良反应的判断及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结果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肾盂造影过程顺利,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充分做好造影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沟通,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安全性,顺利完成肾盂造影检查。
作者:范淑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18例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的总结。方法通过心理、用药、化疗不良反应这三方面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对18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18例患者在接受并配合临床护理之后,顺利通过化疗。结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不仅提高了化疗完成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使侵蚀性葡萄胎治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陈香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全麻上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49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出院546例,死亡3例。全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PPC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永红;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广泛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应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和手术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工作;术中紧密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术后维护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减少不适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充分发挥优质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和术后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技术及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汤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创新设计的光纤激光束引导装置,精确引导单个PC12细胞突起的定向生长,探求光纤引导低能量激光精确控制神经细胞突起在体外定向生长的新方法。方法选取体外培养突起生长活跃的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光纤末端经拉制后固定于三维微操上。波长为800nm的激光束经光纤引导投射在靶区域,引导过程中光纤随突起的生长而移动,始终与突起的生长方向保持近似垂直位。每隔5min拍摄一张照片,连续观察30min。结果30例突起生长活跃的 PC12细胞中,20例细胞突起的生长方向可在5min内被波长为800nm的激光影响。在30min的照射中,13例PC12细胞的突起跟随光纤激光束生长,偏转角度在60°及以上的有6例,大偏转角度可达100°以上。结论本引导装置可影响PC12细胞突起的生长方向,引导其细胞突起跟随激光生长,为光纤引导低能量激光精确控制神经细胞突起在体外定向生长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陈瑶;Forrest Jesse;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定范围内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体内的内环境起到稳定作用,而由于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恐惧、各种麻醉及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疼痛等一系列刺激容易导致机体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1,2]。应激反应的强度评定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临床普遍认为C反应蛋白主要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制。当有组织创伤和炎症反应刺激时,激活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从而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C反应蛋白并使其上升并迅速达到峰值,随后随着损伤组织的愈合则迅速下降。大量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应激状态程度成正比,相同部位、相同损伤的手术后CRP变化时相曲线基本相似,组织破坏越重,C反应蛋白峰值越高,即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只与组织损伤大小和损伤部位有关,,不同损伤部位及创伤、手术造成骨与软组织损伤的比例决定了C反应蛋白值,与麻醉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投药、年龄以及性别等无相关性[3]。较多研究证明:术后感染发生时,血CRP会持续升高或先下降后再升高。若CRP恢复正常预示着疾病的康复。因此C反应蛋白值是反映麻醉及手术应激程度的可靠指标,其测定已广泛应用于目前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已广泛应用[4-6]。
作者:关开华;卢寒冬;黄雄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心理状态调查量表调查普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护士能够迅速、清晰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普外临床心理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00例普外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焦虑、抑郁、预感性悲哀、恐惧和社会退缩为普外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预感性悲哀为突出的问题,其中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困难、缺乏社会支持、住院次数较多的患者以及癌症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心理问题。结论普外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只有密切关注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患者在情绪上由消极变为积极,在心理上由悲观转为充满希望;由被动治疗被成积极配合,帮助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作者:宋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基本理念,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丽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便秘中医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缓泻药物预防便秘,观察组根椐不同的致病原因采用辨证饮食。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2例。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对于老年便秘患者进行中医辅助的护理,有效的解决患者的便秘问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巫玉兰;王益平;代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老年科的老年性痴呆患者40例,进行住院护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做好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住院护理,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余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孕产妇产前/产后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的相关知识宣教,使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益处有所了解、对产后乳房胀痛的预防措施有所掌握。达到了产妇顺利哺乳的目的。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大米中Cd采用多次重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充分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并对各类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相关分析与量化。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大米中Cd含量不确定因子来源进行研究与分析:样品制备不确定因子、标准物引入不确定因子、数学模型拟合不确定因子、重复试验不确定因子。
作者:高萍;罗振华;黄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甲亢的方法。方法选取41例确诊甲亢的患者(甲亢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助力指数(RI)和心率(HR),对比观察两组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状态。结果甲亢组甲状腺显示密集均匀型和粗糙不均匀型回声,甲状腺上动脉Vmax(121.6±24.8)cm/s,HR(102.8±17.5)次/min,与正常甲状腺 Vmax(25.4±4.27)cm/s,HR(74.5±9.32)次/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助力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内部血流分布状态及回声变化,对临床诊断原发性甲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隆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气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呼吸道炎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2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气动雾化吸入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 min开始起作用,15 min 后胸闷、气喘症状减轻。结论气动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炎症较早地得到控制,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赵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6 min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采用同样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对康复组进行6 min步行运动训练。比较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实施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左室内径及射血分数、心率变化、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康复组在经过2个月的训练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明显增强。结论6 min步行运动训练对 CHF患者是安全的,可改善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孟魁;商蓉;郭利平;韩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患儿78例检验资料。结果所有患儿中抗体检验结果为阳性者30例(38.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病原体检出率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检验结果中,支原体的阳性率高(30例,38.5%),其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次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另外有混合感染现象者36例(50%)。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支原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病原体的检出率与年龄相关,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多发混合感染。
作者:谭毅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5例气胸患者应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后76.0%(19/25)的患者引流术后2 d肺完全复张;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小,肺复张良好,拔管方便,感染机会少。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并进行观察与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气胸患者迅速恢复。
作者:尼梅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5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后送入院内,对照组直接送入院内后进行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护理,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VVH模式配合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我中心收治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透析2~3次/w,4h/次。前3个月透析2~3次/w,行CRRT-CVVH 1次/2w,12h/次左右。3个月后透析2~3次/w,行CRRT-CVVH 1次/月。血管通路采用动静脉内瘘、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血流量150ml/分~200 ml/分CRRT-CVVH模式治疗,1次/2w,治疗时间为10~12h。对照组血透次数基本相同,2~3次/w,4h/次,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应用CRRT-CVVH模式+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血透治疗。
作者:宗晓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急诊患者情感抑郁的发生情况及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分析不同应对方式与情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118例急诊患者。情感抑郁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应对用医学应对量表进行测评。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7例(48.31%)急诊患者发生情感抑郁,其中表现为单纯焦虑者34例(28.81%),表现为单纯抑郁症状14例(11.86%),表现为焦虑及抑郁2种症状9例(7.63%)。屈服和回避是发生情感抑郁的急诊患者常采用的应对方式,面对则是未发生情感抑郁的急诊患者中常采用的应对方式。结论情感抑郁在急诊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对方式及多种因素及与患者的情感反应有关。
作者:洪晓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