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育龄妇女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黄月红;梁珍

关键词:育龄期妇女, 支原体, 药敏
摘要:目的:研究本地区育龄期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与药敏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90例,平均年龄(35.6±4.9)岁,常规消毒外阴后,用一次性扩阴器扩张暴露宫颈,用无菌棉拭子拭取宫颈分泌物后,放入无菌试管内保存,检测患者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病原体对9中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90例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解脲脲原体感染67例,占74.44%,人型支原体感染4例,占4.44%,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合并感染19例,占21.11%。药敏研究中发现,解脲脲原体对交沙霉素的敏感性高,为91.01%,其次为强力霉素(87.78%)和美满霉素(86.67%);而解脲脲原体耐药率高的是罗红霉素(31.11%),其次为司帕霉素(25.56%)、克拉霉素(24.44%)及左氧氟沙星(24.44%)。结论本地区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支原体感染,主要为解脲脲原体,其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治疗首选用药。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督导式护理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给予有效的督导式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泪小管吻合术的患者43例,随机两组,对照组给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督导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干预组治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且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这三方面满意度也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工作相比这种全程督导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淑芹;程雅玲;李翠;田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74例临床护理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的、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对母婴危害越大。目前对划分早发型重度子痈前期(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EOSP)的孕周界线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以孕32w为分界点,从而将发病孕周与围生期结局的关系更准确的反映出来[1],但是近些年因为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发展,重度子痫前期母婴预后在孕34w以后有明显的变化,所以现在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以孕34w为分界点进行划分[2-3]。我们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定义为后者,2010年8月~2013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EOSP患者74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高血压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责任护士对高血压病出院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运动和自我检测指导,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指导。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健康意识提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姚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炎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气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呼吸道炎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2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气动雾化吸入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 min开始起作用,15 min 后胸闷、气喘症状减轻。结论气动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炎症较早地得到控制,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赵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水平及差异。方法选取60例肺气虚证患者和55例肺阴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中 IgG、IgM、IgA的水平。肺气虚证患者包括30例COPD和30例支气管哮喘,肺阴虚证患者包括30例COPD30例和25例支气管哮喘。同期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对比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的相关免疫功能状态。结果 COPD肺气虚组IgG为(10.1±2.52),IgM为(1.83±0.85),IgA为(1.74±0.24);哮喘肺气虚组哮 IgG、IgM、IgA分别为(11.25±2.48)、(1.87±0.66)、(1.72±0.69),低于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gG、IgM的水平,但二者和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Ig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中的IgG、IgM水平较高,尤其是肺阴虚证患者更为明显。

    作者:杨程;李泽庚;童佳兵;张念志;季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析胆宁片对实验性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析胆宁片对实验性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分别用D-氨基半乳糖和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和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并对大鼠体内血清中AST、ALT以及蛋白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同时观察注射胆宁片的大鼠与其他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G的影响以及其他的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论胆宁片对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慢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刘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金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5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老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5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通过个体化的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心理状态稳定、均顺利完成置换手术。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老龄患者的治疗要给予重视,尤其要做好老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

    作者:程晓妹;张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论述临床护理干预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骨折患者的手术病例,将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疾病认知、疼痛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的认知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缓解疼痛,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何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U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48例输尿管梗阻患者的 CTU影像资料,分析各类型梗阻图像特点;并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48例患者中CTU影像中肾、膀胱立体像及输尿管行走路径及邻近结构显示良好,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基本一致,诊断准确率达97.9%。结论 CTU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中的显像清晰,可准确判断梗阻原因、性质,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伏红超;毛思鑫;郑琳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黄与栀子的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大黄与栀子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采用大黄栀子汤治疗的急性水肿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并通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配伍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效34例,占总数的80.95%,有效7例,占总数的16.67%,无效1例,占总数的2.38%,总有效率为97.62%。大黄与栀子配伍对于治疗火热上炎、湿热黄疸、血热出血、热毒疮疡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从这些方面确定了大黄与栀子配伍的药效及机制。结论大黄与栀子的不同配伍机制及作用对于指导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皮外方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皮外方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外用皮外方药浴,泡洗10min,1次/d。对照组:炉甘石洗剂,外搽患处,3次/d。两组疗程均为2w,均口服西替利嗪片,1次/晚。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显效率53.1%,总有效率81.3%。两组总显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外方治疗湿疹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丽平;陈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 min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6 min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采用同样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对康复组进行6 min步行运动训练。比较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实施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左室内径及射血分数、心率变化、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康复组在经过2个月的训练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明显增强。结论6 min步行运动训练对 CHF患者是安全的,可改善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孟魁;商蓉;郭利平;韩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时会阴侧切皮内缝合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伤口皮内缝合的方法,伤口疼痛轻、愈合快、美观,促进产后康复。方法采用我院阴道分娩530例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结果产时会阴侧切伤口皮内缝合无需拆线,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减轻了产妇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结论产时会阴侧切伤口皮内缝合伤口疼痛轻、愈合快、美观。

    作者:贺晓会;董金燕;李文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底挤压法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底挤压法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宫底挤压组50例及按摩组50例,宫底挤压组接受宫底挤压法,按摩组接受按摩法,比较应用两种方法后产妇的舒适度及残余尿量,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宫底挤组舒适度明显高于按摩组,而且宫底挤压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按摩组。结论宫底挤压法对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延慧;仇永贤;于亚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救治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给予综合救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治的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密切监测、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乌司他汀、及早CRRT、呼吸机辅助等综合救治。结果应用乌司他汀、尽早持续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综合救治,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对脏器功能保护及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满意。

    作者:宋艳;杨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护理情况。方法我院派出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情况、用药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调查,做好记录。对于患者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和宣传。结果较多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持续的服药,但是大多数的患者都没有依照医嘱坚持和正确服药。结论通过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访问和宣传,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提高了老年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增强了各位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减少了不正确用药而带来的危险事件,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作者:孙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VITAPEX一次性充填根管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一次性充填根管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例不可逆性牙髓炎、各型根尖周炎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Vitapex+牙胶尖一次性充填根管,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术二次法或多次法。观察两组术后1 d、7 d的疼痛反应,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第1 d疼痛发生率较高,术后2年复查临床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Vitapex糊剂一次性充填根管治疗不可逆牙髓炎、根尖牙周炎术后疼痛少,复发率低,可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72例,对照组为未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3例,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对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和治疗30d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为(9.3±2.5)%、(9.1±5.0),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4.4±2.0)%、(4.5±2.4)%,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过高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云龙;臧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骨科确诊的9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患者自身的骨骼体质选择对应的假体类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A组48例患者选择骨水泥型假体手术,B组48例患者选择生物型假体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按照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评(Harris评分)价两组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分析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依次为(82.6±12.8)min、(324±52.8)ml和(18.2±4.2)d,A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同 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手术时间明显短于 B组(P<0.05);两组的Harris评分均要明显好于手术前,两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效方案,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的疗效相近,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焦绪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