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臧艳平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83例老年高血压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3例中痊愈62例,好转16例,未愈达5例。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有效控制高血压,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马宏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功实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即房间隔缺损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50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对肺动脉压力在介入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正常/轻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轻度升高,前者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中度肺高压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PH是AS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肺动脉压力是其手术时机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对合并PH的ASD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用肺动脉频谱法可以较准确地估测肺动脉压力,其对于PH的ASD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③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PH的ASD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能明显降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作者:唐峰;杨天和;刘晓桥;杨永曜;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保障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可复用性医疗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是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操作流程可对器械、器具、物品进行日常、定期的监测,使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
作者:祁连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甲胎蛋白的早期动态变化,判断其在肝衰竭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6例肝衰竭患者,分别检测入院后第1、3、10d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观察其在1、3、12个月的生存情况,比较肝衰竭患者不同生存期内各个时间点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结果106例肝衰竭患者入院时第1、3、10d甲胎蛋白值同期存活组较死亡组有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访期两组患者入院初始甲胎蛋白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水平,但存活组甲胎蛋白值水平在第1、3、10d检测值是逐渐递增的,而死亡组则升高不明显或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甲胎蛋白的早期动态变化可以较好地预测肝衰竭的预后,是临床上方法简单、易于检测的预后判断指标,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罗一钧;刘春文;许飞;王利勤;朱俊芳;杨沛华;周观林;蔡志诚;曾敬科;梁斌;罗颖敏;姜曼蕾;叶建敏;温蕾;黄慧;黄云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真实,95%的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均为细菌外病原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感染为常见,在临床诊断中,对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的诊断意义显著。本文出于对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目的,对病毒分离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李宏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择期剖宫产孕妇100例进行研究,观察其分娩后不同时间段镇痛满意度、给药后60min后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4h内各时间点均存在显著差异,A组明显优于B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分级(Bromage分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 B组,P<0.05;两组新生儿1min、5min Apgar 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符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具有满意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不影响胎儿,符合剖宫产麻醉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朱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PORT)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利弊。方法 PROT组90例,PICC组50例,对比研究两组的主要并发症、患者的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结果 PORT组主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6%,PICC组主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4.0%,P<0.05;PORT组Karnofsky评分A级53.3%,B级38.9%,C级7.8%,PICC组Karnofsky评分A级6.0%,B级52.0%,C级42.0%,P<0.05;PORT组自我形象紊乱的总发生率为21.1%,PICC组自我形象紊乱的总发生率为68.0%,P<0.05。结论 PORT并发症低,患者自我护理便捷、生活质量高,出现自我形象紊乱的负性心理少,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琳虹;何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输注在救治外科患者手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大量输注血液成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种类和剂量以及输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32例大出血患者经及时、恰当的输注血液成分救治后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满意的效果;输注量大的血液成分是悬浮红细胞。结论成分输血在外科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及时、合理应用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在各种血液成分用量上有较大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出血状况及检查指标输注不同的血液成分。
作者:姜学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的变化在女性一生当中处于一个巅峰,她们因职业,家庭年龄,文化水平,经济条件,性格方面等因素会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会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分娩及新生儿。在此基础上,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产科护士必须使出诀窍,使孕妇保持佳的心理状态完成生产过程。
作者:毛淑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给予有效的督导式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泪小管吻合术的患者43例,随机两组,对照组给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督导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干预组治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且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这三方面满意度也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工作相比这种全程督导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淑芹;程雅玲;李翠;田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产后抑郁患者12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抑郁在临床比较常见,心理护理干预的参与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姚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口底蜂窝组织炎是发生于颌骨周围肌间隙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是颌面部严重、治疗困难的炎症之一,可出现口底肿胀、粘膜充血,语言、进食、吞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疼痛,随着病情变化,可死于窒息、败血症、中毒性休克[1-3]。2012年3月,收治1例口底蜂窝组织炎引发脓毒血症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安桂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对策,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3例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控制血糖血压、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患者的尿糖、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进行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芮艺敏;李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效应。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都进行了血压与hs-CRP检测。结果观察组的的血浆 hs-CRP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CRP与收缩压、舒张压呈现正向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hsCRP水平的升高提示高血压与其内皮功能紊乱有关,其在高血压的诊断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作者:胡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同侧侧卧位纠正方式纠正胎头位置异常分娩中的胎位方向,从而提高孕妇顺产率,提高分娩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将在药物松弛宫颈的基础上)将进入活跃期后的孕妇采取同侧侧卧位与随意卧位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30例经确诊胎头位置异常的孕妇进行资料分析,按照抛骰子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在应用药物松弛宫颈后)采取随意卧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孕妇(在应用药物松弛宫颈后)采取同侧侧卧位纠正分娩方位,对比两组孕妇顺产率。结果观察组孕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剖宫产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卧位在分娩中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检查出孕妇胎头位置异常分娩时,(对其进行药物宫颈松弛的过程中)采取同侧侧卧位纠正有利于提高孕妇阴道顺产率,由于此方法具有安全性,操作简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蒙立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分为4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 min步行距离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组39例和稳定组41例。结果经研究比较,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呼吸困难程度及6 min步行距离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6 min步行距离在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有重要意义,且患者广为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魏琴;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应用SF-36量表分析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化疗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红梅;欧阳清萍;张酬发;徐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结合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然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今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护理进行打分(设定100分为高分),并统计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1.8%),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综合评100%满意或非常满意,而对照组的患者89%满意或非常满意,11%勉强满意,对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有益于患者康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价及满意度。
作者:贺克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与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本院已确诊 CHF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多巴酚丁胺微泵入持续7d)和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米力农微泵入持续7d),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测定及脑钠肽(BNP)的改变。结果米力农组治疗CHF显效率86.49%、有效率10.82%、无效率0,总有效率达97.31%;多巴酚丁胺组治疗 CHF显效率为72.22%、有效率13.89%、无效率8.33%,总有效率达86.11%。米力农组在治疗 CHF上疗效明显优于多巴酚丁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均未见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组药物在治疗 CHF上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组药物,临床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微泵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 CHF患者理想的临床用药。
作者:王远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