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周航

关键词:供应室, 护理, 质量控制, 感染
摘要:供应室是担负着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的单位。若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做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因此,对供应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灭菌及隔离技术,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切断病原微生物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措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均为32例,治疗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空气压缩泵喷雾吸入;对照Ⅰ组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加用储雾罐(﹤6岁)吸入或布地奈德干粉剂(﹥6岁)直接吸入;对照Ⅱ组采用氯雷他定糖浆口服(≤6岁5mg,﹥6岁10mg,qd)。结果治疗6d后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迅速缓解患儿咳嗽症状及缩短病程。

    作者:赵宏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于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22例,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饮食、情绪、活动、遵医行为、戒烟以及体重控制等方面的行为均较健康前显著改善(P<0.05),患者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控制指标、健康行为方式以及复查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对冠心病及健康行为方式的认知程度,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

    作者:杨慧娟;王彦欣;牛春华;李存进;张树桥;戚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护理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76例老年CHF患者分为观察组(38)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对比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喘憋发作次数少、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夜间喘憋发作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文章对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作者:范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分析

    糖尿病是内科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受现代快节奏的高紧张、高强度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该病的新发患者数和患者总数均越来越高。2000年全球的糖尿病患者总数约1.71亿,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值可能会蹿升到3.66亿以上。我国目前现有糖尿病患者仅次于印度[1],居第二位,约有4000万,且以2型糖尿病为主。有研究表明糖代谢紊乱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2]有关。本研究旨在研究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尽可能的延缓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李贤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83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83例老年高血压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3例中痊愈62例,好转16例,未愈达5例。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有效控制高血压,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作者:马宏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士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后,护理工作是否有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否有提升。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建立一个层级的急诊科护理等级体系,并定期进行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理的效果大大提升,护理过失和不满意情况大大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结论层级管理的制度应用到急诊科护士中,能够有效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信心,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妇产科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的一大杀手之一,为了提高早期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所以探索新的诊疗技术势在必行。

    作者:彭雪芳;黄梅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0例被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n=105)。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4.1±1.4)d和(28.5±7.8)h均短于对照组(6.6±1.7)d和(42.3±18.9)h,住院费用(5985.7±437.8)元少于对照组(6532.9±674.2)元,而患者满意度103(98.1%)却高于对照组92(8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琴;邓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例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生后因严重脑水肿而出现明显占位效应的一种情况,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上根据梗死部位可分为大脑和小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一旦形成,表现为病情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对相当部分患者无效,需行去骨瓣减压术。这种手术已在临床运用较久,近年报道较多,本文就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1例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西林;陈德俊;熊耀法;张爱子;凌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敷贴和激光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50例肺炎患儿在中西医用药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敷贴和激光治疗仪辅助治疗及精心的护理,病程明显缩短于单纯应用中西医常规治疗的肺炎患儿,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张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镜下氩离子束联合中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胃镜下氩离子束联合中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疣状胃炎病例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胃镜下氩离子束对疣状胃炎的隆起病灶凝除后给予自拟中药处方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自拟中药治疗。4w后胃镜复查,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和隆起病灶是否消失及创面修复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对比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疣状病灶:治疗组消失率为91%;对照组消失率为52%。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9.4%;对照组复发率57.1%。结论胃镜下氩离子束联合中药治疗疣状胃炎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作者:高军;毛迎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ICC导管门诊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携带PICC导管患者日常维护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64例携带PICC导管患者日常维护和常见并发症如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返血等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64例PICC患者中有1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2例出现穿刺点渗血,1例出现穿刺点感染,1例发生导管返血,经处理后继续留置,64例均未发生计划外拔管。结论在护理中加强日常维护,严格无菌操作,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 PICC导管的优越性,使PICC导管在临床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疝气手术的患儿11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观察组和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对照组,检测术中应激指标、观察术后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NE、R、ATⅡ水平(161.5±19.2、187.3±20.3、4.8±0.7、48.1±7.1)、苏醒时间(16.8±3.2)min、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有助于缓解术中应激状态,促进术后苏醒,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杜冷丁加安定在早孕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配伍杜冷丁加安定在人流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5月自愿进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338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静脉推注安定+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C组: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肌肉注射杜冷丁+静脉注射安定。观察每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效果、人流综合症反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等。结果 B组和C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松弛效果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 A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C组少,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用B组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杜冷丁加安定,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好,具有副作用少、安全、价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0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疑似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行经 TVCDU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U)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中4例患者排除了子宫内膜病变,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病变96例,TVCDU诊断92例,诊断符合率为95.8%;TACDU诊断41例,诊断符合率为4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CDU明显优于 TACDU检查。结论 TVCDU对子宫内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推广使用。

    作者:罗泽芳;谢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救治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给予综合救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治的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密切监测、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乌司他汀、及早CRRT、呼吸机辅助等综合救治。结果应用乌司他汀、尽早持续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综合救治,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对脏器功能保护及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满意。

    作者:宋艳;杨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至今已完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共9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1例耐受良好,19例感觉口唇周围、四肢麻木,所有采集患者未出现构椽酸盐中毒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是保证APBSC采集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老年科的老年性痴呆患者40例,进行住院护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做好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住院护理,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余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SGRQ得分及6min步行距离变化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FEV1、SGRQ得分及6min步行距离变化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在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