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后抑郁症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临床应用

余国卿

关键词:脑梗死, 抑郁症状, 甲状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症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者128例,按照HAMD评分将其分为无抑郁组78例与抑郁组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对3组的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抑郁组与无抑郁组血清 FT3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组与无抑郁组血清FT4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组血清FT3指标低于无抑郁组(P<0.05);抑郁组血清 FT4指标高于无抑郁组(P<0.05)。结论PCID患者甲状腺功能表现为血清FT3降低、FT4增高,甲状腺功能检测能够作为脑梗死后客观观察患者情感障碍的一组有效指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至今已完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共9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1例耐受良好,19例感觉口唇周围、四肢麻木,所有采集患者未出现构椽酸盐中毒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是保证APBSC采集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观察中医护理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70%,对照组的治愈率4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护理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良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贺彦平;石伟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老年科的老年性痴呆患者40例,进行住院护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做好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住院护理,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余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规范专项药疗管理以及合理用药

    专项药疗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由于某些专项药疗没有实现规范化,导致产生了较多的医疗问题,因此,规范专项药疗管理,实现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T辅助三维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入选、排除标准,选择67例中、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神经内科治疗+康复训练)和对照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1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完全消失时间,2个月后临床疗效及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肿完全消失时间缩短(P<0.05),显效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明显提高(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贝玉章;陈本阳;李宇波;齐浩波;卜桂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选取同期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冠心病预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2%,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冠心病预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应作为首选方案。

    作者:游正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的抢救过程,总结急救护理体会。结果5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抢救成功率100%。患者呕血持续(26.62±1.53)h,黑便持续(1.31±0.44)d,血压波动(2.14±1.05)d,平均住院时间(5.57±1.62)d。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患者40例,其中2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 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可有效的提高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子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运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手术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方针,在手术全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入选的600患者中,非常满意408例,满意144例,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2.00%。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主动配合手术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梁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分析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方法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确诊为乙肝病毒患者397例,应用酶联免疫法对患者乙肝血清标志物以及乙肝前S1抗原进行检测,同时对血清中HBV DNA进行检测,分析3种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HbeAg(+),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1.61%、71.42%,HBV DNA标志的阳性率分别为93.71%、80.95%,同HbeAg之间正相关比较明显,对三者差异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88,P>0.05。结论乙肝前S1抗原对乙肝病毒复制具有一定敏感性,同HBV DNA检测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对乙肝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免疫学及免疫检验的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周月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肺性脑病20例疗效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体会。方法通过20例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好转并成功脱机16例,2例合并心衰、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1例上机3d后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病情再度恶化而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肺性脑病、抢救生命的关键治疗措施。

    作者: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0例老年隐性左心衰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老年隐性左心衰作出明确的诊断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隐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漂浮导管进行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50例老年隐性左心衰患者早期均误诊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通过正确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后康复出院。

    作者:程向红;崔玉焕;郭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60例均为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在冲击波治疗前均行患侧股骨头多孔道钻孔减压术,术后3d应用冲击波疗法治疗。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MRI检查(同时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期间做相关随访有无患者发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结果冲击波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Ⅰ-Ⅱ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Ⅰ-Ⅲ期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发生6例股骨头置换。结论体外冲击波及联合钻孔减压术在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Ⅱ期)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作者:张强;邢更彦;郑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科卧床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探析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骨伤科卧床患者3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8例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经进行有效护理,肢体肿胀明显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骨科卧床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必须着重加强护理工作,采取综合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满玉皎;吕晓峰;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性鼻窦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总结本科2003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52例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而研究其临床现象、CT现象、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调查了所有病例术后6个月情况,数据表明治愈50例,没有作用2例。这些病例都随访了1年以上,且没有复发。结论真菌球性鼻窦炎上面的颌窦容易发病,筛窦和蝶窦不容易发病,额窦少见;主要发病在单窦,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出现一侧多窦的现象,难以见到双侧累及。鼻窦CT便于早期诊断,手术完全清除窦内病变组织,建立通畅的长期引流通道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邢光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观察全麻上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49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出院546例,死亡3例。全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PPC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永红;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患者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剂量多巴制剂(美多巴62.5mg,3次/d)对2例患者均有明显疗效。结论 DRD是一种较为罕见地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小剂量多巴制剂疗效显著,并需与其他肌张力障碍相鉴别。

    作者:邓天玲;王翔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较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并发症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民族地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后期术前确诊11例中用药物治疗加清宫术10例,药物治疗加介入方法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1例,均治疗成功。4例因误诊出现大出血,剖腹探查术后发现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妊娠而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早处理一旦确诊须立即住院,尽早终止妊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冬梅;肖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服务的可及性、医疗费用、服务满意度等情况,为今后改进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合理设置和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012年居民进行现场调查,共调查2760人。结果东莞市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良好;84.35%的居民患病后就诊首选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率为39.38%,与就医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支付方式和距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远近有关系(P<0.05);居民对等候时间、药品种类、设备条件、看病手续、医疗费用、技术水平等满意程度不高。结论要推进和加强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作者:杨欢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