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卧床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满玉皎;吕晓峰;王丹

关键词:骨科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析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骨伤科卧床患者3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8例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经进行有效护理,肢体肿胀明显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骨科卧床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必须着重加强护理工作,采取综合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中心静脉实施肠外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在不能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不足情况下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52例重症患者实施经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5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也未发生代谢并发症,有效的肠外营养支持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保障,使其顺利出院。结论经 CVC和 PICC置管肠外营养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钟方萍;潘旅平;陈映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水平及差异。方法选取60例肺气虚证患者和55例肺阴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中 IgG、IgM、IgA的水平。肺气虚证患者包括30例COPD和30例支气管哮喘,肺阴虚证患者包括30例COPD30例和25例支气管哮喘。同期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对比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的相关免疫功能状态。结果 COPD肺气虚组IgG为(10.1±2.52),IgM为(1.83±0.85),IgA为(1.74±0.24);哮喘肺气虚组哮 IgG、IgM、IgA分别为(11.25±2.48)、(1.87±0.66)、(1.72±0.69),低于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gG、IgM的水平,但二者和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Ig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中的IgG、IgM水平较高,尤其是肺阴虚证患者更为明显。

    作者:杨程;李泽庚;童佳兵;张念志;季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炎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气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呼吸道炎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2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气动雾化吸入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 min开始起作用,15 min 后胸闷、气喘症状减轻。结论气动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炎症较早地得到控制,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赵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用银杏莫达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银杏莫达注射液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邓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50例临床观察报告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益肾纳气丸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江华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60例均为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在冲击波治疗前均行患侧股骨头多孔道钻孔减压术,术后3d应用冲击波疗法治疗。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MRI检查(同时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期间做相关随访有无患者发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结果冲击波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Ⅰ-Ⅱ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Ⅰ-Ⅲ期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发生6例股骨头置换。结论体外冲击波及联合钻孔减压术在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Ⅱ期)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作者:张强;邢更彦;郑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快速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76例手术患者快速大量输血的所出现的并发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结果快速大量输血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3例,出血倾向3例,低钾血症5例,低体温12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余73例全愈。结论对手术快速大量输血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相应的专科护理干预,对并发症患者的提高了治愈和生存率。

    作者:张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放式管理新模式对抑郁症的康复作用

    目的:观察开放式管理新模式对抑郁症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开放式管理新模式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封闭式管理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率、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有提升作用,并且可降低复发率以及再入院率。

    作者:何芬兰;张玲;杨春雷;张进祥;曾善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以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进行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治疗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中总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4%,出现并发症数量为8例,有2例患者患有两种并发症。其中早产3例,胎儿窘迫1例,羊水过多1例,胎儿过大1例,妊高症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很高,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控制血糖措施可有效预防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在妊娠期糖尿病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并发症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黄伟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巴酚丁胺与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与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本院已确诊 CHF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多巴酚丁胺微泵入持续7d)和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米力农微泵入持续7d),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测定及脑钠肽(BNP)的改变。结果米力农组治疗CHF显效率86.49%、有效率10.82%、无效率0,总有效率达97.31%;多巴酚丁胺组治疗 CHF显效率为72.22%、有效率13.89%、无效率8.33%,总有效率达86.11%。米力农组在治疗 CHF上疗效明显优于多巴酚丁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均未见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组药物在治疗 CHF上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组药物,临床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微泵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 CHF患者理想的临床用药。

    作者:王远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TCT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TCT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200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 TCT和高危型HPV-DNA检测。然后以病理组织的诊断结果来作为此次研究的金标准。结果将此次研究中ASCUS以上的病变作为此次细胞学阳性诊断,其阳性诊断率为6.91%(83/1200),组织学则将CINI以上的病变作为此次研究中阳性诊断,且其阳性诊断率为6.25%(75/12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危 HPV检测中,阳性率为11.25%(135/1200),其中慢性炎症和CINI、CINII~III、SCC的HPV感染几率分别为7.6%、54.2%、88.9%、1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TCT方法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检测,其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减少漏诊的发生,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燕;赖放颖;甄玉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工作在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在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并对临床工作进行总结。结果临床护士在整个分析过程的不同时间段的各有作用,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针对护理提出措施与对策。结论临床护士做好检验医学质量管理的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陈鸿文;陈瑜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对糖尿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00例妇产科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探究科学有效的妇产科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一组采用人性化舒适护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分娩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分娩质量,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对妇产科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获取护理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的必经学习阶段。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时发现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这对培养一位合格的护士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周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化道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探讨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38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是大量呕血与黑便等,均进行介入治疗。38例患者均经过导管栓塞治疗,在栓塞治疗后立刻止血。有6例患者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复发,其中1例需要再次进行栓塞治疗,治疗后效果良好。其余患者出血不严重,因此在内科保守治疗之后恢复。所有患者在栓塞治疗1w后左右接受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不出现和手术相关的重大并发症。内外科治疗无效时,对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正确地选取栓塞靶血管和适合的栓塞材料与用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黄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性鼻窦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总结本科2003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52例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而研究其临床现象、CT现象、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调查了所有病例术后6个月情况,数据表明治愈50例,没有作用2例。这些病例都随访了1年以上,且没有复发。结论真菌球性鼻窦炎上面的颌窦容易发病,筛窦和蝶窦不容易发病,额窦少见;主要发病在单窦,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出现一侧多窦的现象,难以见到双侧累及。鼻窦CT便于早期诊断,手术完全清除窦内病变组织,建立通畅的长期引流通道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邢光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9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30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治疗过程中治愈2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治疗时间2~58d、平均时间19.5d。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可以提高心肌梗死控制质量,降低心肌梗死扩张状况,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

    黏附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与易损斑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在ACS及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药对ICAM-1、VCAM-1干预研究显示中药在降低其标志物水平,阻断白细胞黏附、聚集,稳定斑块方面有着良好疗效,并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的热点。

    作者:胡羽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充盈检查法在诊断上消化道溃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充盈检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诊治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充盈检查法进行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充盈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3.62%(88/94),其他6例患者漏诊。结论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超声充盈检查法是在胃镜检查与钡餐试验之后客观、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弥补胃镜与 X线检查中的一部分不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