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

周旭

关键词:临床护理, 带教
摘要: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获取护理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的必经学习阶段。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时发现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这对培养一位合格的护士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和经阴道彩超对诊断宫内残留物的作用

    目的:对我院102例流产后存在宫内残留物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腹部和阴道彩超检查,分析其结果。方法回顾性采集自2011年12月~2013年5月于我院进行清宫手术并有病理资料和辅助检查确诊的患者102例的病历。结果全部102例患者中,经腹部彩超可明确诊断87例,行阴道彩超检查可确诊97例,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和经阴道彩超均对流产后的宫内残留有良好的诊断能力,经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更具优势。

    作者:朱月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减重步态训练提高1例大面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的分析

    目前国内有关脑卒中偏瘫平衡训练以Bobath技术及Brunnstrom技术为主,包括站立平衡训练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1]。然而脑卒中偏瘫后身体摆动幅度大,使重心偏离支撑面,双下肢重心对称性受到破坏,患肢负重能力下降,这既增加健肢的负担又加大重心转移的难度,影响其平衡的维持和行走的质量[2]。减重步态训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康复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的负重减少,步行能力提高。患者平衡能力的提高是其步行能力改善的前提。笔者现报道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减重步态训练对提高其平衡功能的作用,为促进后期步行能力康复提供支持。

    作者:於来康;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救治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给予综合救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治的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密切监测、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应用乌司他汀、及早CRRT、呼吸机辅助等综合救治。结果应用乌司他汀、尽早持续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综合救治,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对脏器功能保护及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满意。

    作者:宋艳;杨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口腔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50例患有急、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牙周综合征的患者,在进行根管治疗术后采用四手的操作方式为进行配合治疗,护理配合的主要方式:患者的日常管理、使用物品的准备、器械的使用与整理以及及时的处理患者的分泌物等其他废物。结果根管治疗手术在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下可顺利的完成。结论护士掌握精细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完成根管治疗手术的前提。

    作者:许志华;郑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寻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进行鉴定。方法体外诱导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观察形态学变化,分析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同时进行诱导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发生增值能力的检测。结果培养216 h后树突状细胞高倍镜下可见典型的树突样特点。成熟树突样细胞cd11c、mchII、cd86表达水平较高,可诱导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发生增值。结论本方法为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以及运用提供材料。

    作者:龙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60例均为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在冲击波治疗前均行患侧股骨头多孔道钻孔减压术,术后3d应用冲击波疗法治疗。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MRI检查(同时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期间做相关随访有无患者发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结果冲击波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Ⅰ-Ⅱ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Ⅰ-Ⅲ期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发生6例股骨头置换。结论体外冲击波及联合钻孔减压术在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Ⅱ期)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作者:张强;邢更彦;郑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因质施教”培养模式在进修医师麻醉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进修医师麻醉操作技能掌情况,寻求索一种高效的进修医师培养模式。方法随机将进修医师分为两组(传统组和创新组 n=6)。传统组采用随机法培养模式,创新组采用根据气质类型不同特点因质施教的培养模式。比较两组进修医师每个月临床麻醉操作评分(百分制)。结果传统组4th~6th月麻醉操作评分与创新组(x±s)分别是71.83±5.23,77.92±0.7,84.54±7.94,81.42±2.0,88.77±5.8,96.38±1.92;两组比较 t值分别是4.19、4.51、3.55(P<0.05),传统组与创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与创新组组间效应比较F值是34.23,(P<0.05);两组组间效应对每月麻醉操作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重复因素(每月麻醉操作评分)6个不同水平(6个月)比较F值是67.71,(P<0.05);重复因素6不同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月麻醉操作评分与两组(传统组与创新组)无交叉作用。结论创新组的麻醉操作评分高于传统组,因质施教的培养模式是一种高效率培养模式。

    作者:邓军;黄仕英;韦克;左朝晖;赵兰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研究外源性白蛋白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探讨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中应用外源性白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胃肠外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血白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w的血清白蛋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中采用外源性白蛋白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改善肠道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罗中;韦炳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主观不舒适感觉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萍;刘彬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例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生后因严重脑水肿而出现明显占位效应的一种情况,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上根据梗死部位可分为大脑和小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一旦形成,表现为病情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对相当部分患者无效,需行去骨瓣减压术。这种手术已在临床运用较久,近年报道较多,本文就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1例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西林;陈德俊;熊耀法;张爱子;凌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良好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近年对于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作出总结探讨,并列出疾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康复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惠尔透明贴在输液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治疗静脉输液护理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6例静脉输液外渗所致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结果痊愈率观察组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儿透明贴可以提高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所致局部肿胀及静脉炎的痊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化道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探讨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38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是大量呕血与黑便等,均进行介入治疗。38例患者均经过导管栓塞治疗,在栓塞治疗后立刻止血。有6例患者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复发,其中1例需要再次进行栓塞治疗,治疗后效果良好。其余患者出血不严重,因此在内科保守治疗之后恢复。所有患者在栓塞治疗1w后左右接受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不出现和手术相关的重大并发症。内外科治疗无效时,对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正确地选取栓塞靶血管和适合的栓塞材料与用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黄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

    目的:通过总结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体会,探讨腰椎后路术后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自2005年3月~2013年5月行腰椎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护理的体会。结果采取健康护理的115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耀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糖尿病的血糖检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糖,B组使用床旁血糖仪监测血糖,对比两组血糖监测效果。结果 A组患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监测结果显示早、中、晚血糖值均略高于 B组床旁血糖仪的血糖监测水平,1、2、3d的血糖值也均略高于B组床旁血糖仪的血糖监测水平,但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B组血糖检测与自我检测、药物治疗、控制饮食依从性均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血糖监测方式监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床旁血糖仪检测血糖的患者各方面依从度更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灵活选择血糖监测方式,但需要注意操作规范。

    作者:文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0例被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n=105)。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4.1±1.4)d和(28.5±7.8)h均短于对照组(6.6±1.7)d和(42.3±18.9)h,住院费用(5985.7±437.8)元少于对照组(6532.9±674.2)元,而患者满意度103(98.1%)却高于对照组92(8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琴;邓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化内镜金属夹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金属夹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外科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消化内镜金属夹的应用与护理效果。结果在82例患儿中,一共被放放置了326枚消化内镜金属夹。以内镜为辅助工具,检查患者的大肠组织,发现有9例患者为先天性巨结肠。经治疗后,尚未发现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术后3d内,有2例患者发生金属夹脱落现象,2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再出血症状,出血率为0.2%。结论利用消化内镜金属夹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小儿外科疾病进行诊治,使确诊率大大提升。

    作者:敖春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成药说明书现状调查与对策

    药品说明书是患者合理使用、保存药品的重要指南,也是医师、药师在治疗中的用药指南。对广州市东升医院92张中成药药品(以下简称样品)说明书中相关项目出现的次数和频率进行统计,对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内容的规范情况与不足之处,点出中成药说明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中成药说明书的建议。

    作者:冯译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4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包括1例脏器损伤,1例气体栓塞,2例术后腹腔粘连,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衡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肠外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提高肠外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持续引流管负压冲洗吸引的护理、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治愈率。结论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肠外瘘成功治疗之中,护理工作极其重要。作者认为肠外瘘护理有较强的专科护理特点,细致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成功的护理是肠外瘘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肠瘘患者的起积极作用。

    作者:郭梅娟;韩玲;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