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张强;邢更彦;郑晓虹

关键词: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体外冲击波疗法, 钻孔减压术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60例均为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在冲击波治疗前均行患侧股骨头多孔道钻孔减压术,术后3d应用冲击波疗法治疗。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MRI检查(同时测量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期间做相关随访有无患者发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等。结果冲击波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Ⅰ-Ⅱ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坏死区域所占股骨头体积的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Ⅰ-Ⅲ期髋关节Harris评分(100分)与冲击波治疗前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发生6例股骨头置换。结论体外冲击波及联合钻孔减压术在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Ⅱ期)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红景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颇多,药理作用广泛。为了促进红景天属植物资源更合理利用,加快新药开发速度,兹就近年来红景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陈乔;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诊断危重患者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ICU住院怀疑患有败血症的危重患者113例,应用免疫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的PCT(降钙素原)和CRP(C-反应蛋白),并施以血培养。结果在明显感染组(n=53)中,PCT平均含量(1.78±0.53),阳性患者20例(37.74%),CRP平均含量为(16.12±2.29),阳性患者11例(20.75%);无明显感染组(n=37)中,PCT平均含量(0.85±0.31),阳性患者10例(27.03%),CRP平均含量为(9.43±0.41),阳性患者4例(10.81%)。两组PCT和CR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组(n=23)中,PCT平均含量为(2.73±0.61),阳性患者22例(95.65%),CRP平均含量(20.31±3.81),阳性患者19例(82.61%),两项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与有明显感染组相比,PCT 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能够作为ICU危重患者早期感染的指标;PCT的水平变化是败血症的预测和预后指标。针对有发生败血症可能的危重患者应当及时检测其血清中的 PCT,能够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能以此获知治疗效果。

    作者:陈长地;梁世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用药方法对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法对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 A组、B组与C组,每组各20例。 A组静脉推注芬太尼麻醉,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麻醉,C组在B组应用的基础上给予艾司洛尔辅助麻醉。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人流术,不过C组的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与B组(P<0.05),三组的术中体动人数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可加快术后苏醒与患者的康复,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培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持续昏迷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脑损伤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支持下,同时给予多种促醒康复护理。结果在精心治疗下,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本组患者痊愈12例,病情好转10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4例。结论促醒康复护理对于颅脑受损伤昏迷患者均有明显疗效。

    作者:胡小飞;张玉霞;丁俊;谢遵艳;吴红;张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中心静脉实施肠外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在不能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不足情况下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52例重症患者实施经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5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也未发生代谢并发症,有效的肠外营养支持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保障,使其顺利出院。结论经 CVC和 PICC置管肠外营养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钟方萍;潘旅平;陈映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感染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 ,WBC)不同的测试水平在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用免疫色谱法、免疫浊度法对2680例受检者进行PCT、CRP定量检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受检者的外周血 WBC数。同时将350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CRP,WBC作为对照组,并将它们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 PCT、CRP、WBC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0.8%、56.9%、26.5%和9.7%、15.2%、1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 PCT、CRP和 WBC测定可作为感染性疾病患者细菌感染性辅助鉴别指标,对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及病情评估,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曼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敷贴和激光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50例肺炎患儿在中西医用药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敷贴和激光治疗仪辅助治疗及精心的护理,病程明显缩短于单纯应用中西医常规治疗的肺炎患儿,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张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口腔科2009年12月~2013年8月169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9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均获治愈。结论细致的护理工作,有效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能使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与护理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以2013年1月~10月所收治的250例输液患者作为实验组,以2012年1月~10月所收治的250例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2.0%(205/250),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6%(17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实行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锁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胃肠道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愈发严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亦愈发增高。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患肢疼痛、功能活动明显受限,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高龄患者各种生理功能衰退,骨折本身、手术刺激及长期卧床将致使患者增加患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肺部感染、压疮、及加重基础内科疾病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髋部骨折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应当予以高度重视。髋部骨折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内容较多如: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胃肠道饮食护理、睡眠疼痛护理、体位护理、伤口及引流管护理、尿道护理、心脑血管护理等等,本文就近年来我院对髋部骨折高龄患者围手术期胃肠道饮食护理作一些经验性总结。

    作者:周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七总皂苷对肝细胞保护作用机理

    目的:分析研究三七总皂苷对肝细胞临床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接收的60例肝细胞病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A组与治疗B组,其中治疗A组的患者采用基础的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三七总皂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A组相比,治疗B组采用技术治疗加三七总皂苷治疗以后,临床各项症状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细胞的四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B组各项值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患者的ALT、AST 以及TBIL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ALB、A/G都明显上升,且治疗B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干细胞保护得到了临床的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禹白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快,护理人员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护理,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5~7d痊愈出院。结论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黄玉梅;赵艺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MTX注入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40例分析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患侧输卵管MTX注入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有生育要求患者40例,进行宫腔镜直视下患侧输卵管 MTX注入,同时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片保守治疗,动态观察血 HCG,定期复查彩超观察包块变化。结果应用该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未破裂型)40例患者中37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2.5%,1例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给予开腹手术,2例因治疗后腹痛加剧出现内出血转为开腹手术,术中探查均系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 MTX注入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早期稳定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具有不开腹、损伤小、时间短,大限度的保留输卵管及生育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沙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种人性化管理方法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改变排班模式、对护士实施奖励激励机制等人性化管理方法。结果人性化护理管理满足了护士的个性需求,提升了护士的业务水平,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科室护理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工作在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在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并对临床工作进行总结。结果临床护士在整个分析过程的不同时间段的各有作用,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针对护理提出措施与对策。结论临床护士做好检验医学质量管理的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陈鸿文;陈瑜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奈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药理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奈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哦我院2010年~2012年住院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奈替米星与丁胺卡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药物敏感性相比对照组显著高,浓度峰值时间与药物半衰期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峰值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奈替米星相比丁胺卡那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感染病菌的耐药性较低,药物代谢速度较快,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黄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12月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确诊断、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具有美容效果等优点。

    作者:孙勇;徐安书;傅朝春;时鑫;李月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口腔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50例患有急、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牙周综合征的患者,在进行根管治疗术后采用四手的操作方式为进行配合治疗,护理配合的主要方式:患者的日常管理、使用物品的准备、器械的使用与整理以及及时的处理患者的分泌物等其他废物。结果根管治疗手术在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下可顺利的完成。结论护士掌握精细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完成根管治疗手术的前提。

    作者:许志华;郑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皮外方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皮外方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外用皮外方药浴,泡洗10min,1次/d。对照组:炉甘石洗剂,外搽患处,3次/d。两组疗程均为2w,均口服西替利嗪片,1次/晚。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显效率53.1%,总有效率81.3%。两组总显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外方治疗湿疹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丽平;陈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论述临床护理干预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骨折患者的手术病例,将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疾病认知、疼痛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的认知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缓解疼痛,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何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