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增慧;黄华兴;蒋武;黄礼庆;何林;谢慧;肖玉珍
目的:研究优化护理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指导以及生活习惯指导和并发症防治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优化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信息部门运维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运维管理系统?这是医院信息部门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自己在医院的工作经验,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医院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建立。
作者:姜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不再是只有少部分人使用的高档手机,其在高校的迅速蔓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许多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剖析智能手机带来哪些挑战,并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从而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除了采用功能康复锻炼、抬高、向心性按摩外,加用间歇性压力仪治疗。结果有效地缓解了乳腺癌术后术侧的上肢水肿。结论为了减轻和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熊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我省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进行了解,为痛风病的筛检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我省随机抽取年龄在20岁以上的40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流调过程中所筛查出的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以上相符合者80例作为高危人群,利用尿酸酶法对其血清尿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平均值为(285.4±72.4)umol/L,女性为(232.6±62.2)umol/L;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5.0%,女性发病率为6.25%。在高危人群中,男性的血尿酸均值为(364.5±92.4)umo/L,女性为(284.5±76.8)umol/L,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男性22.0%,女性9.5%。高危人群血尿酸均值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与正常人群相比都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省人群的尿酸水平与国内的以往调查结果相比较,明显比较高。与痛风流调的诊断标准相结合,在高危人群中对血尿酸进行检测能够显著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
作者:杨学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国内有关脑卒中偏瘫平衡训练以Bobath技术及Brunnstrom技术为主,包括站立平衡训练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1]。然而脑卒中偏瘫后身体摆动幅度大,使重心偏离支撑面,双下肢重心对称性受到破坏,患肢负重能力下降,这既增加健肢的负担又加大重心转移的难度,影响其平衡的维持和行走的质量[2]。减重步态训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康复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的负重减少,步行能力提高。患者平衡能力的提高是其步行能力改善的前提。笔者现报道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减重步态训练对提高其平衡功能的作用,为促进后期步行能力康复提供支持。
作者:於来康;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金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肛裂术后2种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创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陈旧性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坐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出血减少、水肿消退较为明显,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结论自拟中药熏洗对陈旧性肛裂术后创口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叶寒丽;占礼花;童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宫底挤压法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宫底挤压组50例及按摩组50例,宫底挤压组接受宫底挤压法,按摩组接受按摩法,比较应用两种方法后产妇的舒适度及残余尿量,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宫底挤组舒适度明显高于按摩组,而且宫底挤压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按摩组。结论宫底挤压法对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延慧;仇永贤;于亚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高频电切直肠息肉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6月共23例在我院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直肠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以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并对该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及术后的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21例患者直肠息肉顺利切除,其中病检结果10例增生性息肉,7例炎性息肉。1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家族息肉病4例,除1例轻度不典型增生及1例绒毛腺瘤患者转外科治疗外,余21例患者均于术后出院。结论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是内镜下高频电直肠息肉切除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成功关键。
作者:周君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妇科疾病多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很多患者由于对妇科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再加上女性情绪波动较大、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妇科疾病患者普遍有着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表现为焦虑、恐惧和悲观绝望,严重者甚至影响夫妻感情危机,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身体、心理压力。做好妇科护理工作,能够更好的保障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更好的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立足妇科护理实践,就优质护理进行了探讨,对提高妇科护理水平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放置肠道金属支架联合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治疗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21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放置肠道支架解除梗阻,术后3d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了解肠道情况并择期行外科一期切除吻合术。B组19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传统分期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住院总时间。结果支架联合手术组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急诊分期手术组两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急诊分期手术组无论两次住院总费用还是住院总时间均高于支架联合手术组(P<0.05),而且肠道支架的放置及术前肠镜检查则可以大大降低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rcinoma,SCC)的漏诊率。结论内镜下放置肠道支架减压后再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哲;王珍;刘宇虎;刘贵莲;张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保护自我就医权力意识强,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思,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
作者:吴鸿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分析与探讨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产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通过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产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比两组产妇各项分娩指标,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由此可见,在产妇分娩时应用导乐仪与导乐陪护,具有非常好的镇痛效果,能够使产妇疼痛程度得到有效降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余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流产后患者恢复存在的问题,提出流产后关爱体系的应用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80例患者资料,对流产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女性患者在流产后呈现的异常状态,为其提供专业性的医疗服务体系,帮助其解决流产术后恢复遇到的相关问题。80例分为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等两组,每组各40例,根据流产情况拟定可行的流产后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服务3个月,对女性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统计两组流产患者关爱前后的症状差异(P<0.01)。结果经过对人工流产、自然流产患者的持续关爱,所有女性症状均得到有效恢复,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均恢复正常水平,术前异常状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现代妇产科推广流产后关爱服务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临床价值,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陆淑娟;张伟东;郭明;孙鲲;王英华;张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于Perren提出的应变原理内固定器材在不断改进。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是AO在动力加压钢板(DCP)、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外固定架固定的基础上,结合点接触钢板(PC-Fix)和微创稳定系统(LISS)研发出来的一种支架性钢板内固定系统。本文对近年LCP内固定失败原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杨建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方法,明确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早期筛查与诊断来判断该组患者的统计情况。结果原位癌及癌前病变可发生在女性各个时期,经早期筛查可发现如下疾病,包括:原位癌、癌前病变、人乳突瘤病毒、生殖道感染等。对36例原位癌与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后发现其中34例患者逐渐康复(94.44%)。结论对早期宫颈癌进行筛查可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为患者的临床治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原秀莲;车燕;王志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针对老年隐性左心衰作出明确的诊断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隐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漂浮导管进行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50例老年隐性左心衰患者早期均误诊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通过正确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后康复出院。
作者:程向红;崔玉焕;郭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接诊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比分析患者通气前与通气1w后的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PaO2(动脉血氧分压)、CVP(中心静脉压)及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通气后,患者的SPO2、HR、PaO2、PaCO2同通气前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 CVP通气治疗前后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31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缺氧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1例患者因为家庭经济因素无法继续住院治疗而出院,后因感染而并发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而死亡,剩余30例患者皆痊愈出院,治愈率高达96.77%,此外,所有患者在本次研究治疗中并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吸入性损伤建议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临床结果显示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除了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外,还能有效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韦多;彭昌永;欧强;兰玉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护理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2012年1月~11月,笔者对本科70例保胆取石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70例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均满意出院,无残留结石、胆瘘、膈下感染的发生,随访6个月,无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现象的发生。结论完善的腹腔镜保胆取石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增加胆囊结石患者对保胆取石治疗的信任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患者施行保胆取石术,可以取净结石,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