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董瑞雪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0例被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n=105)。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4.1±1.4)d和(28.5±7.8)h均短于对照组(6.6±1.7)d和(42.3±18.9)h,住院费用(5985.7±437.8)元少于对照组(6532.9±674.2)元,而患者满意度103(98.1%)却高于对照组92(8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琴;邓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四手操作在根管治疗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50例患有急、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牙周综合征的患者,在进行根管治疗术后采用四手的操作方式为进行配合治疗,护理配合的主要方式:患者的日常管理、使用物品的准备、器械的使用与整理以及及时的处理患者的分泌物等其他废物。结果根管治疗手术在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下可顺利的完成。结论护士掌握精细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完成根管治疗手术的前提。
作者:许志华;郑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概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进行分析。结果检索文献39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终筛选10篇,进行Meat分析。其中在有效性Meat分析中,OR=1.60,95%CI[1.08,2.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组,安全性Meta分析中,RR=0.41,95%CI[0.26,0.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可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采用硝苯地平治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广泛运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分析了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
作者:田石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改良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6月应用改良MI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6~70岁,平均48岁,按OA分类:A3型10例,B3型6例,C2型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坠落伤7例,跌倒伤2例,均为新鲜骨折;伤后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3~4h,闭合性骨折4h~10d,平均为5d;统计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3~15个月随访,骨性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为4个月,踝关节活动度背屈(12.53±1.43)°、跖屈(49.68±2.67)°,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35.27±11.97)°、伸直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MIPO技术结合LCP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功能良好、并发症少、减少了医生暴露在放射线区域时间等优点。
作者:李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讨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在笔者所在的医院进行治疗的454起异位妊娠案例,对其疗效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由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腹腔镜下的异位妊娠手术的成败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护士了解手术并且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从而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方;董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并诊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全部患者实行腹部切口护理。手术前对患者的饮食加以调节,并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在手术过程中坚持无菌操作,在手术之后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恢复指导与护理,促使患者身体早日恢复。结果98例实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切口状况良好,且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切口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成功概率,且风险较小,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凯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固体硅胶隆鼻术的操作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450例患者行固体硅胶隆鼻术,分析隆鼻术的手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本组450例患者中38例发生并发症,出现了假体浮动5例,假体外露12例,假体偏斜7例,假体位置过高5例,假体轮廓不满意6例,排斥反应3例,感染4例。结论假体的雕刻和手术中剥离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治疗静脉输液护理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6例静脉输液外渗所致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结果痊愈率观察组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儿透明贴可以提高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所致局部肿胀及静脉炎的痊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提高肠外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持续引流管负压冲洗吸引的护理、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治愈率。结论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肠外瘘成功治疗之中,护理工作极其重要。作者认为肠外瘘护理有较强的专科护理特点,细致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成功的护理是肠外瘘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肠瘘患者的起积极作用。
作者:郭梅娟;韩玲;张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后,护理工作是否有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否有提升。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建立一个层级的急诊科护理等级体系,并定期进行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理的效果大大提升,护理过失和不满意情况大大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结论层级管理的制度应用到急诊科护士中,能够有效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信心,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疝气手术的患儿11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观察组和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对照组,检测术中应激指标、观察术后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NE、R、ATⅡ水平(161.5±19.2、187.3±20.3、4.8±0.7、48.1±7.1)、苏醒时间(16.8±3.2)min、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有助于缓解术中应激状态,促进术后苏醒,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大黄与栀子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采用大黄栀子汤治疗的急性水肿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并通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配伍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效34例,占总数的80.95%,有效7例,占总数的16.67%,无效1例,占总数的2.38%,总有效率为97.62%。大黄与栀子配伍对于治疗火热上炎、湿热黄疸、血热出血、热毒疮疡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从这些方面确定了大黄与栀子配伍的药效及机制。结论大黄与栀子的不同配伍机制及作用对于指导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定范围内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体内的内环境起到稳定作用,而由于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恐惧、各种麻醉及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疼痛等一系列刺激容易导致机体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1,2]。应激反应的强度评定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临床普遍认为C反应蛋白主要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制。当有组织创伤和炎症反应刺激时,激活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从而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C反应蛋白并使其上升并迅速达到峰值,随后随着损伤组织的愈合则迅速下降。大量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应激状态程度成正比,相同部位、相同损伤的手术后CRP变化时相曲线基本相似,组织破坏越重,C反应蛋白峰值越高,即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只与组织损伤大小和损伤部位有关,,不同损伤部位及创伤、手术造成骨与软组织损伤的比例决定了C反应蛋白值,与麻醉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投药、年龄以及性别等无相关性[3]。较多研究证明:术后感染发生时,血CRP会持续升高或先下降后再升高。若CRP恢复正常预示着疾病的康复。因此C反应蛋白值是反映麻醉及手术应激程度的可靠指标,其测定已广泛应用于目前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已广泛应用[4-6]。
作者:关开华;卢寒冬;黄雄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于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和门诊符合条件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治疗组(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华法林3mg/d,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观察7~15d使 INR达到2.0~3.0范围内,以后查1次/月INR。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分2次进食时服用。结果治疗组有效42例,无效2例,有效率95.4%;对照组有效40例,无效6例,有效率8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P<0.05)。结论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选择华法令口服治疗,同时加强服药后监测,在临床上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佳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对照组23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3.5%,对照组愈显率78.3%(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合并针刺治疗脊髓损伤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更有效的促进患者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章王媛;沈林亚;马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在不能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不足情况下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52例重症患者实施经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5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也未发生代谢并发症,有效的肠外营养支持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保障,使其顺利出院。结论经 CVC和 PICC置管肠外营养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钟方萍;潘旅平;陈映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应用SF-36量表分析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化疗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红梅;欧阳清萍;张酬发;徐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优化护理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指导以及生活习惯指导和并发症防治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优化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技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有146枚种植体置入125例患者体内,护理有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获1~2年随访,146枚种植牙齿固定牢靠,无松动,X线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无明显间隙。结论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术后卫生宣教和康复治疗是种植义齿成功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玲;季清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