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燕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之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剧,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糖尿患者群逐年增多,属慢性终身疾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案治疗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环节。
作者:邱名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管理为基础,以护理实践为方针,以尊重爱护,理解关心,支持护士为准则,寻找出人性化管理的措施。结果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结论应用人性化管理在临床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增强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临床效果确切,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临床运用价值,需要对方法进行改进和对穴位选择的简洁和明确。作者在CNKI数据库以老年痴呆、百会、针刺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相关的文献不到10篇,近10年来更是基本没有相关报告。显然,目前由于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从而临床上也极少运用单穴治疗。通过分析文献与结合实践思考,针刺百会理论基础、近现代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3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旨在针刺百会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运用有所帮助。
作者:陈轩霆;王诗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科住院患者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对策。方法从入院、受伤的部位、手术时间、不同的年龄段、文化背景、经济支持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的相关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结果通过认真地观察和分析,把握好脊柱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护理,营造了温馨的住院氛围。结论掌握脊柱骨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保障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医院和科室的良好形象。
作者:王宁;张楠;谢婷;李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公安县2011年3~10月份分别发生了2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由于早期诊断、报告和治疗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治愈,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相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医院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0急救中心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患者242例,对就诊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效的医患沟通,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充分准备,过硬的急救操作技术,医患的密切配合抢救,保证了正常的院前急救工作。结论通过制定防范对策,降低了急救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张艳;肖梅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加强医护人员的药学知识及提高重症监护病房药物存放和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加强对病区各类药品的管理,尤其是对特殊药品的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药物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结果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应加强科室护理人员对科室常用药品、特殊药品的学习,不断改善、提高质量,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西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16例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由于治疗、护理得当,所有患者产后未发生大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未发生新生儿、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做好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护理,对于减少孕产妇并发症,降低母婴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满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停用小剂量胰岛素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取代传统的间隙性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首先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按0.1u/小时每公斤体重胰岛素加生理盐水250ml)治疗,待血糖降至13.9mmol/L时停用小剂量胰岛素改为安装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结果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0.5~2d酮体消失,3~5 d 血糖控制达标,未发生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装胰岛素泵治疗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置泵前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指导,置泵后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及时处理胰岛素泵的故障情况,是确保酮症酸中毒患者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列婵;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PICC 联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72例 PICC 联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保证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完成,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自动注药泵给药准确,恒定性好,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持续输注5-FU的疗程。结论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时间准确,流速恒定,毒副反应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化疗疗效。
作者:黄赏月;李蔚;彭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促进临床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探讨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和加强对临床医师用血管理的措施。方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我院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并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对输血治疗全过程进行规范的记录,新建使用3个记录表,增强了临床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用血意识;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和水平。结论建立临床用血评价体系,进一步从组织到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规范管理,对提高临床用血水平和确保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有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作者:邹文;刘晓丹;韩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静脉给药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躯体反应轻等特点[1],能够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完成躯体脱毒。脱毒期患者无痛苦,缩短了脱毒疗程,增强了患者戒毒信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所自2013年1月~2013年7月选择性地对42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了纳洛酮置换快速脱毒,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易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头孢西酮钠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肠胃道感染等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从头孢西酮的结构、用法用量、合成方法、制备工艺、含量测定等方面来概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侯善波;李明杰;宋丽丽;张继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深化,世界已步入突发公共事件多发期,尤其是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给灾害医学救援管理敲响了警钟,研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机制特别是医疗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医疗应急救援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医疗应急救援及其管理机制研究现状及成效,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及不足,并对实践及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行思考,指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作者:汪瑞祺;李逆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病患骨科护理的实践。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加以回顾研究。结果本组70例老年患者对临床护理十分满意,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针对老年骨科患者的特殊性,采取有效性、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护理风险,显著增进了老年骨科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陈碧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的患者进行抢救护理,发生过敏时休克的病情观察、及时抢救以及给予护理措施的落实。过敏症状缓解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终抢救效果满意。
作者:叶定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报告1例注射泵泵入葡萄糖酸钙导致软组织钙化,采用湿敷处理,45 d患儿皮肤恢复,未形成疤痕及功能障碍。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3月我急救站点救治7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迅速到达急救现场,伤情评估,现场急救,转运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例转送途中失血过多,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75例患者抢救成功,有效率96.2%。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为患者的治疗赢取了时间,从而减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宋杏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人际交往,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问题或缓解心理压力,使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是现代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目的就在于消除患者悲观、消极的心理,减缓心理压力,使患者正确的对待自身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忧郁、焦虑等心理,达到心理平衡。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作者:程小忆;岳仁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该病播散快、流行性强,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2008年5月2日,我国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并且不同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疾病过程不同,早期发现手足口病尤其是重症病例,并给予积极综合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快速、特异的病原学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对手足口病病原组成及病原学诊断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邓东佳;吴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