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钾的安全护理

辛煜芳

关键词:重度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静脉补钾, 安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钾的安全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全身及四肢肌肉无力的患者进行积极补充电解质,并进行补钾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中愈22例,好转5例,未愈2例,死亡1例。结论全身及四肢肌肉无力的患者的护理重点是静脉补钾的安全护理。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论述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疗效

    老年痴呆病是困扰老年人生活质量常见的病症,其是发生在老年期的以进行痴呆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智能损害的综合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定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障碍,表情淡漠、固执、语言重复,甚至出现道德伦理缺乏等症状。本文综述了中医就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该病的现状,提出中医治疗该病的优势和作用。

    作者:陈轩霆;王诗惠;顾然;卢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发伤合并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严重多发伤合并全身感染患者行连续性血液滤过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发生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总结ICU2012年1月~12月115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全身感染患者床旁行 CBP治疗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结果115例患者中死亡13例,放弃治疗18例,余84例患者行CBP治疗12~24h后症状、体征及水电解质紊乱均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在CBP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导管感染10例,意外拔管2例,管路及滤器凝血4例,体温过低12例,低血压16例。结论多发伤合并全身感染患者行 CBP治疗对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胞毒素、替代肾脏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带来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重视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预见性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凤琴;商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增加,随着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气道慢性炎症机制的深入了解,哮喘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哮喘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抗炎、对症、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基本的治疗方法[1]。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仍然是防治哮喘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以全球哮喘防治指南方案为指导。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M胆固受体阻滞剂及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吸入药盒白三烯拮抗剂等。本文就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标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甲状腺结节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可以单发,也可多发,其在成人中的发生率达50%,其中约有5%~15%为恶性[1]。超声是甲状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甲状腺结节的普遍性以及声像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且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征象往往存在一些交叉,给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许多超声新技术的出现,使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得到了提高。

    作者:于立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之间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腔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并且,全身各系统疾病亦可以通过口腔器官的特异性变化表现出来。本文对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镇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我院病案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谈医院病案管理措施

    医院病案科学化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医院与医学界发展的关键。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医院病案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在医院病案抽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病案管理措施。

    作者:刘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2011年154例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154例外科手术患者均安全早日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风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血液学改变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关节症状外,血液系统的异常为常见。本文旨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血液学的改变,进而为更早期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李小丽(综述);何敏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V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方面的应用,CVC保证患者多程化疗及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也是肿瘤患者无法置入PICC时采取的重要的措施之一。方法通过对肿瘤科CVC置入的规范化操作,阐明其适用范围,明确其基本原理,并对40例肿瘤患者留置 CVC的护理总结,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提出预防与处理的方法,较全面的阐述CVC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策略。结果40例留置 CVC的肿瘤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及后期维护中遇到的护理问题主要为:静脉炎11例,穿刺口渗液7例,发热5例,导管堵塞2例,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结论 CVC应用较安全,维护方便,在肿瘤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长程化疗及晚期佳支持治疗的输液方面和静脉营养及其他方面减少了反复外周静脉血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的痛苦,避免了化疗及刺激性药物的外渗等引起外周血管损害,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并发症,提高输液的效率及安全性,保护了机体血管系统,在肿瘤临床护理领域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作者:卢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含左氧氟沙星补救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研究进展

    Hp感染是全球性问题,而我国为感染率较高国家之一。Hp的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1]。根除Hp不但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以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2]。被认为标准方案的以两种抗生素与铋剂或PPI联合组成的三联疗法的疗效逐渐下降,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普遍认为是Hp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3]。左氧氟沙星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的Hp仍保持抗菌活性[4]。下面把常用的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多种方案总结如下。

    作者:董明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Mile's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探讨舒适护理在Mile's术患者围手术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护理体会。舒适护理模式是使服务对象从入院开始就处于环境的、生理的、心理和社会的舒适状态,以改善精神情绪,减轻病痛、促进健康。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状态。是一种整体的、个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1-2]。对接受Mile's术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鸣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ARTO指导下室早射频消融中西医结合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针对36例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结果本组成功治疗36例,术中无并发症。结论 CARTO 指导下行室早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术后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作者:肖明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服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临床上,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主要药物,但碳酸锂的治疗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为更好的做好服用碳酸锂药物治疗的患者护理,我们应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情况、病情,服药情况、环境因素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针对性的提供碳酸锂治疗时的服药护理;药物效果观察;做好饮食护理,及时补充钠盐和水分、进行药物中毒处理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徐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人际交往,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问题或缓解心理压力,使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是现代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目的就在于消除患者悲观、消极的心理,减缓心理压力,使患者正确的对待自身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忧郁、焦虑等心理,达到心理平衡。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作者:程小忆;岳仁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为了降低多发伤伤残率和病死率,提高其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发生,作者在抢救、分析典型病例基础上,总结临床工作,制定和实施了对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系列护理。即初步评估伤情A、B、C、D、E5个步骤及实施急救护理V、I、G、C、F5项措施,发展完善了抢救措施,使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得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及时解除了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保证了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为急救医师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基本保证,对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残废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赵景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预防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为一种严重综合征,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预防治疗临床上效果显著,其主同改善内皮功能以及抑制患者心肌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和抗炎症等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经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笔者在对大量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资料进行查阅、总结基础上,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群众体育运动不断开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而导致关节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损伤之一[1]。膝关节镜手术属于骨科微创手术,目前在临床上我们多应用于关节内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因为它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疗效明显,手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2],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近年来我们引进并使用膝关节镜应用于临床膝关节疾病的诊治,疗效令人满意,故我们将诊断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做一总结。

    作者:张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正确分诊及科学管理门诊患者就诊,能有效缩短就诊时间,不仅能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使护患关系变得更融洽,而且对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姚寄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CU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及改进的护理方法,对两种患者发生感染率和使用置管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是59.09%,对照组的感染率是9.09%,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延长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喻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建立医院临床用血评价体系的探讨

    目的:促进临床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探讨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和加强对临床医师用血管理的措施。方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我院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并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对输血治疗全过程进行规范的记录,新建使用3个记录表,增强了临床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用血意识;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和水平。结论建立临床用血评价体系,进一步从组织到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规范管理,对提高临床用血水平和确保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有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作者:邹文;刘晓丹;韩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