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rem自护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评价

赵红

关键词:自护模式, 髋关节置换术, 补偿护理, 膝关节疾病, 患者, 自理能力,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术, 经济承受能力, 主观能动性, 自理模式, 自护能力, 自护理论, 治疗效果, 系统应用, 卫生资源, 利用现状, 康复训练, 教育系统, 护理效果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膝关节疾病已成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但是,术后想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才能完成。美国护理理论学家奥瑞姆的自护理论强调,护理的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1]。我们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将Orem自护模式的3个护理系统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中,即完全补偿护理、部分性补偿护理及辅助一教育系统,以不断完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满足他们的自理需要,符合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卫生资源利用现状[2-3],现将我科2010年6月~2013年1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干预,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佳护理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对比分析

    目的:对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于本院的80例全程陪护分娩产妇,将其定为护理组,选取同期收治于本院的80例正常分娩产妇,将其定为常规组。护理组在分娩过程中,由专人对产妇进行全程陪护,采取多种护理形式,以消除产妇心理压力,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常规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结果护理组产妇疼痛分级中,I级为52例,II级为24例,III级为4例。常规组产妇疼痛分级中,I级为26例,II级为7例,III级为47例。两组差异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相比,产妇疼痛可得到有效缓解,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张云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廉政文化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建立起医院拒腐防变机制,培养和锻炼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这不仅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廉的氛围,而且对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医患之间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清正廉明、不图钱财的道德品质;谨慎认真、不畏艰辛的医疗态度;不畏权势、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端庄宽和、平易近人的行医风格,营造一个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行医、诚信为民的医院廉政文化氛围。

    作者:钱群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病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确保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提高医院管理。方法加强病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结果充分利用病案信息,促进医院管理。结论提高病案信息管理质量。

    作者:南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科常见非技术失误性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华,人们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及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逐渐提高,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在急诊中,大多数是突发性急危重症患者。故也是医疗纠纷和投诉易发生的地方。这些纠纷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也降低医院的信誉,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引起重视。在急诊医疗活动中,有时医护人员并没有技术性过失,但仍然会发生医疗纠纷,现将急诊临床过程中非医疗技术失误性纠纷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档案馆通过实质性的资源建设与业务管理方面的整合,寻求自身发展。国内外的许多成功案例为我国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的一体化整合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作者:渠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带教实习护士的心得

    临床实习是院校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实习护士操作技能及护理能力的关键,培养实习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帮助实习护士角色转换是培养实习护士成为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荷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梗塞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住院期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2例脑梗死患者,均采取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干预治疗。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干预后,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春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过程中的护理告知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健康体检过程中的护理告知及意义。方法抽取654例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人群,并将告知义务贯穿于整个体检过程中,将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方法对受检者详细的讲解。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均准确无误,并且整个受检过程很放心、舒适,满意度可达100%。结论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将护理告知义务严格履行,将促进受检者满意度、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升,同时也使受检者的知情权得到保障。

    作者:郑百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危重患者院内检查的不良事件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检查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10月收入ICU205例危重患者院检查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检查前选择合适的医护人员转运;详细病情评估;重视与清醒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完好患者、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及物品准备;提前做好与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途中严密的病情观察;检查后严格交接班;不断加强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危重患者院内检查安全。

    作者:孙红;张焕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4例外伤急救患者,随机均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在抢救对照组患者时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加心身护理。在抢救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护理组,护理组患者的抢救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外伤急救中给予患者心身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从而使护理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时间。

    作者:张伟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7例颈心综合症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病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原因。方法对17例颈心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有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表现,但心血管系统检查无异常,所有患者经X 线或CT 证实有颈椎病典型表现。结论颈椎病压迫交感神经可出现类似心血管疾病症状。

    作者:刘建林;安欣;马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骨科一科、二科100位患者,住院期间做满意度调查。对问题进行汇总,制定新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2012年进行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满意度为80.5%,实施后满意度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综述了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常规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指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并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进行了展望,将微创治疗技术与显微技术相结合,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可直视操作等技术优势,将可更好地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水平。

    作者:唐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进展

    腹腔镜手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临床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已广泛使用。即使目前尚不能完全取替传统常规术,但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

    目的:对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零陪护管理对老年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百草枯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护理要点,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1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对相关护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进行血液灌流抢救的14例患者,4例痊愈,5例好转,5例死亡。结论百草枯毒性极强,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预后差,中毒早期积极行血液灌流能够减轻毒物对各重要脏器损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马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合并胆囊结石并发重症胰腺炎1例的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SAPIP)并不常见,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1/10000~1/1000[1],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以妊娠晚期多见。妊娠晚期合并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妊娠并发外科急腹症的首要致死性病因[2]。因妊娠反应与胰腺炎症状可以相互掩盖,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诊疗和护理方面均存有一定难度,直接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某院2012年5月16日收治了1例妊娠晚期合并胆囊结石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现将该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玉霞;蔡秋梅;李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体会

    应用非语言交流,满足了语言沟通障碍而意识清楚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减少了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龙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巨噬细胞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当前,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疾病的观点已被普遍认可,而巨噬细胞的极性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改变巨噬细胞的极性,进而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缩小斑块大小,从而发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与思路。

    作者:张雁;李全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64例,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随后0.6 mg入液持续静滴,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40 mg,1次/8 h入液静滴,同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按患者转归判断治疗效果。结果164例患者中,显效87例(53.04%),平均止血时间24 h,有效69例(95.12%),平均止血时间38 h,无效8例(4.87%),总有效率95.12%。8例无效患者中,6例介入行动脉栓塞治疗,2例出现出血性休克死亡。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快,疗效好[1]。

    作者:任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