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塞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的临床探讨

刘春浓

关键词:脑梗塞,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康复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住院期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2例脑梗死患者,均采取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干预治疗。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干预后,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护理部主任的管理技巧

    护理部主任要有清醒的头脑,科学的管理水平,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王晓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骨科一科、二科100位患者,住院期间做满意度调查。对问题进行汇总,制定新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2012年进行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满意度为80.5%,实施后满意度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肛肠疾病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包括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等。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的主要方法。我院2013年3月~10月共收治各类肛肠疾病137例,并手术治疗。现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137例肛肠疾病患者,均符合我国肛肠疾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2例,女65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7.8岁,其中混合痔106例,肛周脓肿16例,肛瘘12例,肛裂1例,直肠息肉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住院7~10d。

    作者:吴建英;周海英;李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医改形式下构建无假日门诊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新医改形式下无假日门诊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对当前医院门诊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无假日门诊管理模式。结果贯彻落实无假日管理模式对提升门诊服务质量、规范门诊管理、提升就诊效率以及促进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新医改形式下构建无假日门诊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值得尝试和创新。

    作者:王旭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观察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氨茶碱和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宣肺祛邪、解痉平喘的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症状、咽痒症状、气急症状和咯痰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大呼气流速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悸、恶心呕吐、颤动以及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药不仅能够提高西药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操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呼吸操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试验组(药物治疗+呼吸操)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各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呼吸操锻炼前后肺功能的指标。结果经呼吸操锻炼后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量、第1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及呼气峰值流速均有明显差异,增强了肺功能,减少残气量,改善了气体交换。

    作者:刘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经PICC置管高压推注造影剂导致导管破裂的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高级硅胶制成,由专业的护士自外周静脉(通常为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并留置的导管,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现已广泛使用于临床。随着置管率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也随之出现,从而影响导管的使用[1]。2013年8月11日我科1例患者自行前往CT室行增强CT检查。CT室未经许可从PICC导管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导致PICC导管破裂,我们将导管进行了了修复,现将处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谈慧群;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长学制的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特点初探

    新世纪我们新一代医务人员除了既往必经的艰苦的训练和痛苦的成长外,并随时准备迎接国际医疗集团行业的挑战。当前在医院实习的长学制的医学生,主要80年后出生,他们的心理有其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特殊性:独立创新、自我张扬、时尚脆弱,对工作的高随意性。进而引发相对应的专业引导和教学策略调整可能。

    作者:金为民;沈翔;王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术前进行焦虑情绪评估并进行比较,术后进行疼痛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术前焦虑情绪,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彭燕;彭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DCA循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根据解剖学教学的教改和实践经验,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解剖学教学,使教学活动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叶频;杨志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传统护理模式200例患者和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200例患者。责任制护理小组将全体护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1名组长。责任护士2~3名,负责该组患者所有的健康教育和治疗护理工作。结果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后,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呼叫后护士到位时间、日均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P<0.05);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94.5%)高于传统模式的护理满意率(81%)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86%),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毛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药干预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研究述评

    化疗是现代医学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后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是其重要的限制性毒副作用,影响着化疗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干预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取得一定疗效。本文从中医药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外周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两方面的作用出发,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杨洁;白玉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2例肘关节脱位与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为完善尺骨冠状突处骨折兼合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强调内部固定联合外部固定架治疗的理想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所治疗的32例尺骨冠状突处骨折兼合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使用常规性固定或内部骨质固定联合外部支架固定的治疗方法,并且进行1年~5年的跟访,确定治疗结果。结果到目前为止,32例骨折患者的预后结果较为理想,关节脱位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为0%。结论尺骨冠状突是关节间相连与活动的重要节点,若患者发生关节脱位时联合放生尺骨冠状突处骨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理想,使用内部固定联合外部支架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作者:胡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价值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某医院在影像学中应用与临床中以及治疗的整个过程中的20例肺部结节病的资料。结果在这20例患者中,其具有典型的摄像学的表现,以此可以进行确诊,但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具有典型性。结论其胸部的X线是发现肺内结节病的明显的手段,配合CT进行查体,可以准确的知道肺内的病变,包括免疫系统的病变检出率也很高,目前作为医院诊断肺内结节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启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

    目的:对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零陪护管理对老年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女精神疾病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复发的临床护理研究

    女性(主要指有月经史)在每次月经来潮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如:头痛、头晕、心情不佳、容易发脾气、忧郁、过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但基本上是理智的。但女精神患者不同,尤其是情感性精神病这种月经周期的心理变化更为突出,且缺乏理智的,月经周期女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波动/复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每次月经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情变化,有的甚至反复或者加剧,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在精神科是常见的一种影响女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康复的一种明显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月经周期女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波动/复发的研究进行论述如下。

    作者:冯庆琼;莫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接种卡介苗致左腋下淋巴结炎引起的思考

    接种卡介苗引起腋下淋巴结炎比较常见,但常因治疗不当,而致病程迁延不愈。本文介绍这名患儿,因患淋巴结炎切开排脓,伤口迁延不愈,历时10余月,辗转几个医院治疗,给患儿的身体、精神和家庭的经济、家属精神造成严重伤害。而在处理一次性补偿问题上又遇到很多新的问题。现就案例出现的问题和思考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目的: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加强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明确医院财务内部结构的构成。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建设和管理之后,我院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提高了医院经营管理的水平,对业务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结论目前只有不断的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把握好其控制方法,进而能够保证我院实现大化效益。

    作者:季宁;郑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在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3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32例,均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并观察甲状旁腺的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结果132例患者中查出甲状旁腺增生结节358枚,增生的甲状旁腺边界清晰,形态多样,为低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内部偶可见钙化灶,GDFI: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结论甲状旁腺数目的多少及大小、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倩;李明;裴荣光;高建;刘建贞;赵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46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这些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预后。结果46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共出现7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22%,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52%。结论针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唐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