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彭燕;彭蓉

关键词:护理干预, 子宫次全切除术, 焦虑, 疼痛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术前进行焦虑情绪评估并进行比较,术后进行疼痛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术前焦虑情绪,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析高血压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中,冠心病21例、肺心病18例,心肌劳损13例,心肌梗塞7例,脑梗塞5例。根据患者精神状态和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交流沟通、缓解压力、意念疗法等。结果64例患者血压比入院时明显下降,有效率83.5%。精神乐观积极,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焦躁等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使病人情绪平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2例肘关节脱位与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为完善尺骨冠状突处骨折兼合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强调内部固定联合外部固定架治疗的理想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所治疗的32例尺骨冠状突处骨折兼合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使用常规性固定或内部骨质固定联合外部支架固定的治疗方法,并且进行1年~5年的跟访,确定治疗结果。结果到目前为止,32例骨折患者的预后结果较为理想,关节脱位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为0%。结论尺骨冠状突是关节间相连与活动的重要节点,若患者发生关节脱位时联合放生尺骨冠状突处骨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理想,使用内部固定联合外部支架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作者:胡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分析

    护理管理是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标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对护理管理的定义: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的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过程。护理管理的水平是衡量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整个医院管理水平的缩影,提高护理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和管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医疗事故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DP连续数据保护的分析

    根据目前医院的业务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医院信息量逐年大幅膨胀,从医院的信息机房来看,设备也是越来越多。医院信息化复杂,牵涉到的系统五花八门,如何来提供信息化的水平是大家一直探讨的课题,在这里我主要从系统、从架构的角度来分析,不牵涉到应用软件。

    作者:田才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2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胎膜早破孕妇及同期正常分娩的300例孕妇,观察两组发病因素、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病因方面胎膜早破组感染、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宫颈内口松弛等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难产、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应做好孕期保健,及时有效处理胎膜早破,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秦定霞;李晨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经PICC置管高压推注造影剂导致导管破裂的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高级硅胶制成,由专业的护士自外周静脉(通常为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并留置的导管,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现已广泛使用于临床。随着置管率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也随之出现,从而影响导管的使用[1]。2013年8月11日我科1例患者自行前往CT室行增强CT检查。CT室未经许可从PICC导管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导致PICC导管破裂,我们将导管进行了了修复,现将处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谈慧群;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Orem自护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膝关节疾病已成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但是,术后想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才能完成。美国护理理论学家奥瑞姆的自护理论强调,护理的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1]。我们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将Orem自护模式的3个护理系统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中,即完全补偿护理、部分性补偿护理及辅助一教育系统,以不断完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满足他们的自理需要,符合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卫生资源利用现状[2-3],现将我科2010年6月~2013年1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干预,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佳护理效果。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的社区干预体会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干预,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增进健康行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上门随访、门诊首诊测血压、通信讯息平台、运动健身指导、坚持合理用药、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等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反复的社区干预,同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结果与干预前比较,通过实施社区干预措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血压值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有效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减轻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董光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在高血压危象急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整体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方法对我科2001年12月~2013年8月急救高血压危象患者39例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高血压危象全部缓解,血压控制在160~180/100~110mmHg,平均住院11.5d,38例好转出院,死亡1例。结论正确判断病情、迅速合理的救治和严密的整体护理配合是高血压危象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成运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p2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结论 p27蛋白低表达提示可能制约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慧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率。方法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与培训,采取日常督导检查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加强医院手术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规范合理的管理方法、严格管理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作者:全能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科常见非技术失误性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华,人们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及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逐渐提高,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在急诊中,大多数是突发性急危重症患者。故也是医疗纠纷和投诉易发生的地方。这些纠纷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也降低医院的信誉,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引起重视。在急诊医疗活动中,有时医护人员并没有技术性过失,但仍然会发生医疗纠纷,现将急诊临床过程中非医疗技术失误性纠纷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在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3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32例,均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并观察甲状旁腺的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结果132例患者中查出甲状旁腺增生结节358枚,增生的甲状旁腺边界清晰,形态多样,为低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内部偶可见钙化灶,GDFI: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结论甲状旁腺数目的多少及大小、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倩;李明;裴荣光;高建;刘建贞;赵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体会

    应用非语言交流,满足了语言沟通障碍而意识清楚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减少了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龙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严密观察及优质护理,给予参考组患者临床常规观察及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及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严密患者生理及心理变化,给予患者针对性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0例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120例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感染情况。结果在临床分析中发现,易感染人群多为老年患者,主要因素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肝硬化等症状,其中主要的感染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结论消化内科治疗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易感染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积极使用合理的药物并针对发病源降低患者在医院中的感染率。

    作者:严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49天以内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拟诊停经49 d以内的早孕,要求口服药物终止妊娠的200例健康妇女。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尿HCG测定及B超确认宫内妊娠,经询问病史无用药禁忌症,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通过患者知情同意权,能配合治疗与跟踪随访者。早晚空腹各服米非司酮≤1片/d,连用3 d,服药的第3 d上午空腹来医院再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mg。结果完全流产187例,完全流产率占93.5%;不完全流产10例,不完全流产率占5%;流产失败3例,流产失败率占1.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具有安全高效,服药方法简便,给患者带来痛苦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伍伟芬;张伟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吸入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近年来无论是COPD,还是支气管哮喘,都提倡应用吸入疗法。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输卵管阻塞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输卵管阻塞的动物实验主要研究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输卵管阻塞的病因病机做了简单的介绍。除研究造模方法外,对动物模型开展了评价。输卵管阻塞动物实验的研究现状及方向做了概述。

    作者:成自霞;田丽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观察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氨茶碱和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宣肺祛邪、解痉平喘的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症状、咽痒症状、气急症状和咯痰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大呼气流速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悸、恶心呕吐、颤动以及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药不仅能够提高西药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