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李明;裴荣光;高建;刘建贞;赵秀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近年来无论是COPD,还是支气管哮喘,都提倡应用吸入疗法。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6例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均采用术前的心理护理;充分地物品准备;术中安全舒适地体位摆放;仪器地正确连接与使用;精准地水流灌注;严密地生命体征的监测;耐心、细致地保养手术器械等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疗效满意。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中严密地观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p2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结论 p27蛋白低表达提示可能制约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慧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文献回顾和教学经验总结;专家讨论汇总。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作者:史今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部主任要有清醒的头脑,科学的管理水平,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王晓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检查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10月收入ICU205例危重患者院检查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检查前选择合适的医护人员转运;详细病情评估;重视与清醒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完好患者、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及物品准备;提前做好与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途中严密的病情观察;检查后严格交接班;不断加强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危重患者院内检查安全。
作者:孙红;张焕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报告3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经鼻、经肛插入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择期置入支架的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效果,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横结肠不完全性肠梗阻,肠梗阻导管直接作用于患者相应梗阻部位上方,冲洗量、引流量明显增多,腹胀腹痛明显减轻,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支架置入终解除肠梗阻,降低二次手术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丽芳;陈少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中静注地左辛对减轻全麻复苏期间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地左辛组)和B组(对照组)。A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地左辛0.1mg/kg,B组不给于地左辛,待患者符合拔管条件时吸痰拔除气管导管。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生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即刻及拔管后,A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地左辛能有效减轻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
作者:陈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早产为妊娠满28w至不足37 w间分娩者。应用宫缩抑制剂是治疗早产的主要手段,国内常用硫酸镁和利托君进行治疗,但近年来其疗效受到争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昂贵的药价更是限制了其应用。美国妇产科学院院士范渊达教授于今年在本院授课,介绍硝苯地平在美国早已广泛用于早产防治。然而,国内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早产却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无详尽的临床疗效资料。本文将对硝苯地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向国内妇产科同行们推广其临床价值。
作者:伍卓坚;谭文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实习是院校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实习护士操作技能及护理能力的关键,培养实习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帮助实习护士角色转换是培养实习护士成为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荷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等方面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概况,涉及理论研究、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及数据挖掘等多维度,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魏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老年患者应用时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总结老年患者在运用 PICC导管时发生导管感染并分析原因。结果在PICC置管患者中老年患者的导管感染所带来的危害较大,本文就是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论了解老年患者PICC导管发生相关性感染的有关因素,减少临床老年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
作者:金佩华;夏艳;任君草;殷珺;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毕业实习带教方法,特别是蒙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带教方法的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实习带教蒙医药学同仁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带教实践,将解决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蒙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的专业选题、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以及撰写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蒙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蒙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辛颖;刘宗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CT诊断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收治腹部创伤患者52例,均行CT诊断,并对其具体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T诊断,共发现有13例脾脏损伤,15例肾脏损伤,10例肝脏损伤,6例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4例胰腺损伤,1例胆道损伤,2例腹膜后血肿,1例其他损伤;且行手术的39例患者中,有37例与CT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高达94.87%。结论采用CT诊断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还能尽量避免漏诊、误诊的现象发生,进而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奠定坚实地基础。
作者:张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高级硅胶制成,由专业的护士自外周静脉(通常为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并留置的导管,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现已广泛使用于临床。随着置管率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也随之出现,从而影响导管的使用[1]。2013年8月11日我科1例患者自行前往CT室行增强CT检查。CT室未经许可从PICC导管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导致PICC导管破裂,我们将导管进行了了修复,现将处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谈慧群;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干预,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增进健康行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上门随访、门诊首诊测血压、通信讯息平台、运动健身指导、坚持合理用药、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等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反复的社区干预,同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结果与干预前比较,通过实施社区干预措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血压值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有效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减轻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董光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辅助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钠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77.1%,经χ2检验,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在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钱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邻水县中医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采用PV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28例共36个椎体。平均年龄71岁。结果2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12个月,26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疼痛明显缓解,1例疼痛无明显缓解。结论 PV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迅速止痛、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唐书建;冯智刚;李祥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骨科疾病治疗的患者2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每组115例,分别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以及预见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可预见性意外的防护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治疗要明显优于对比组,而且护理过程中可预见性意外极少发生,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护理对预后产生正向影响。结论预见性护理内容是具有现代医学意义的护理变革之一,其工作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人性化、全面化,能够积极有效地配合医疗治疗计划,并且产生良好的预后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梳理医患关系,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全面推行。
作者:胡庆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与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所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林可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其中使用头孢类总例数为131例,喹诺酮类41例,青霉素类25例;病原学检测共检测出16种病原菌,分离出病原菌1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2株,占28.80%,革兰阴性菌37株,占14.80%,真菌14株,占5.60%。结论我院呼吸内科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类、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所含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以规范,以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进而降低患者感染率。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