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护理工作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胡庆梅

关键词:骨科护理, 预见性护理, 患者满意程度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骨科疾病治疗的患者2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每组115例,分别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以及预见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可预见性意外的防护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治疗要明显优于对比组,而且护理过程中可预见性意外极少发生,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护理对预后产生正向影响。结论预见性护理内容是具有现代医学意义的护理变革之一,其工作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人性化、全面化,能够积极有效地配合医疗治疗计划,并且产生良好的预后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梳理医患关系,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全面推行。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月活动的思考

    图书馆读者服务月活动是指图书馆选择特定的时间集中向读者进行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广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增进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加强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文章通过分析读者服务月活动的开展状况和活动内容,并提出开展读者服务月活动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阿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denberger1974年提出的,指对工作中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应激状态[1]。急诊护理是以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涉及多学科、易感染性、涉法及暴力事件多为特点[2],救治过程的开放性、复杂性和连续性,由于急诊工作的性质和工作环境导致了急诊科护士更易发生职业倦怠。我院是一个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设置及流程不规范,急诊科护士还要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再加上工作强度大,因此产生的职业倦怠程度也高,而高度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还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3]。为抑制和消除急诊护士的职业倦怠,保障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防范。

    作者:张蓉;范仕琼;汪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理性思考

    探讨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文献回顾和教学经验总结;专家讨论汇总。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作者:史今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在治疗和抢救患者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基础护理操作中用的多的技术,也是护患纠纷多的治疗环节[1]。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有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有所增加。现将近几年我院由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刘来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馆藏中医古籍数字化共享平台的组建设想

    本文从目前多个馆藏中医古籍数据库在利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出发,指出建立馆藏中医古籍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具体设计了共享平台的总体目标、组建结构和组建方法。

    作者:张伟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传统护理模式200例患者和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200例患者。责任制护理小组将全体护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1名组长。责任护士2~3名,负责该组患者所有的健康教育和治疗护理工作。结果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后,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呼叫后护士到位时间、日均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P<0.05);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94.5%)高于传统模式的护理满意率(81%)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86%),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毛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开放实验室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法医毒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应用初探

    文章探讨开放实验室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法医毒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效果。以2008级法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成开放实验室与 PBL教学法组和传统讲授法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开放实验室与PBL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医学生的综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解润芳;李晓堰;刘清;李慧方洁;李树华;张瑞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新型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具有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对呼吸道刺激小,体内代谢率低,对组织无毒性,麻醉深度易于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因其气味芳香,麻醉诱导易为患者所接受,麻醉深度易调节,苏醒快,在小儿麻醉中更能体现其优势。本文就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理想的小儿麻醉要求麻醉平稳,尤注意要尽可能减少对小儿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吸入麻醉诱导和静脉麻醉诱导都可以达到适宜的麻醉深度,并能耐受气管插管。但传统的氯胺酮诱导方法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存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兴奋交感神经的心血管效应,且苏醒时间长,苏醒期瞻妄及术后恶心呕吐率较高,因此氯胺酮作为小儿麻醉诱导药并不十分理想。

    作者:谢海燕(综述);柳兆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危重症、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回顾性分析资料和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术前、术后、置管、换药等时期实施对应护理。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护理,100例患者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无1例失败,术后也无空气栓塞、气胸、误穿动脉以及感染发生。结论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期间,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能延长置管使用时间、减轻因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万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风湿热的二级预防--美国心脏学会(AHA)及儿科学会(APP)2009年建议

    有风湿热病史患者在继发GAS(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后风湿热复发及继发风湿性心脏病的风险很大,宜进行持续数年的抗生素预防治疗(二级预防)。预防治疗的疗程根据既往风湿热发生的次数、距后一次风湿热发生的间隔时间、继发GAS感染的危险性、患者的年龄以及心脏是否受累而定。二级预防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磺胺嘧啶或大环内酯类/氮杂内酯类药物。

    作者:李夏华;李霞;施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为常见,好发于产后3~4w。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淋球菌[1]。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房疼痛、局部红肿、高热等一系列表现,直接影响到乳腺分泌,造成产妇极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因此加强乳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体会

    应用非语言交流,满足了语言沟通障碍而意识清楚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减少了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龙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档案馆通过实质性的资源建设与业务管理方面的整合,寻求自身发展。国内外的许多成功案例为我国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的一体化整合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作者:渠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观察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氨茶碱和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宣肺祛邪、解痉平喘的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症状、咽痒症状、气急症状和咯痰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大呼气流速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悸、恶心呕吐、颤动以及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药不仅能够提高西药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桌面推演培训模式在提高护理团队灾害救护能力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引进桌面推演模式培训护理人员,以提高护理团队在灾害救护中作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全面分析护理团队在大型灾害救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桌面推演的培训模式,包括大型交通事故救援、水灾救援、火灾救援、地震救援等。结果通过桌面推演模式的培训,护理团队对大型灾害的急救流程,检伤、救治、转运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其救护能力。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型灾害采取桌面推演的培训模式可在短期内有效的提高护理团队的应急救护能力。

    作者:沈序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探讨

    儿童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卫生保健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儿童保健水平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本文对本社区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作者:陆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缬沙坦治疗49例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2.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年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中医科普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中医文化科普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公共对健康问题更加关注,作为中医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中医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本文就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中医科普工作中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以及健康操编创等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医文化科普的重要意义,并对进一步做好科普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作者:代金刚;雷燕;王军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

    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麻醉质量[1]。它能减少全麻药用量,残留效应弱,减弱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麻醉过程平稳,患者苏醒迅速,彻底,拔管时间早,可减少术后并发症[2]。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能减少心肌耗氧,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室一种较好的选择[3]。

    作者:李树芬;罗成文;马文会;浦丽波;李真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创新教育理念探索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离不开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系统研究与探索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林碧华;余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