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缙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近两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贝那普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效果并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中有效率96.8%;对照组有效率71.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贝那普利的联合疗法可有效改善症状、更好地保护肾功能,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祁显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主要由多肽类骨代谢因子,甜瓜籽提取物、多种游离氨基酸等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组成[1]。主要通过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防治骨质疏松等发挥作用,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主要应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腰腿疼痛、骨折创伤修复[2]。临床应用较成熟,在使用时一般不会引起特别注意,但仍有报道极个别过敏事件发生,如果不能予以及时诊断治疗,后果不堪设想,现报告我科过敏病例1例,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认识。
作者:焦睿;余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术前进行焦虑情绪评估并进行比较,术后进行疼痛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术前焦虑情绪,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彭燕;彭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式剖宫产术中、术前正确处理各步骤将娩头困难的处理技巧全面掌握,顺利将胎儿娩出是剖宫产手术的关键。
作者:廖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对入住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1692例NICU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未通过者进行复筛。结果初筛未通过(阳性)率11.1%,返院复筛率87.2%,复筛阳性率29.4%,后例确诊听力障碍11例。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力度,做好筛查前环境及仪器准备、维持新生儿良好的筛查状态,选择适当的时机是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苏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骨科一科、二科100位患者,住院期间做满意度调查。对问题进行汇总,制定新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2012年进行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满意度为80.5%,实施后满意度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基于多媒体设备、根据医院的实际地理环境、服务设施配备,利用三维成像与动画技术开发人性化的、直观的、计算机自助导引系统,通过与医院 HIS系统接口,在自助机器上实时显示科室挂号、排队人次,帮助患者快速定位所需医疗服务的流程与具体方位,节省患者就医时间,提升就医环境。
作者:陈金磊;夏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工肱骨头置换是用人工假体代替患者受损关节,模仿正常关节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解除肩部疼痛,恢复肩关节稳定的一种替代手术,其对手术技术要求熟练外,严格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是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保证[1]。1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20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0~75岁,平均61.5岁;左侧8例,右侧12例。肱骨头粉碎性骨折13例,均为Neer4部分骨折;肱骨头肿瘤2例;陈旧性肱骨颈骨折伴脱位5例。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手术效果均良好,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15.3d。20例均获随访,随访周期8~12个月,平均9.5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2],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重症,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的治疗主要是以呼吸支持技术为主,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疗效尚难以确定,探索新的药理治疗和干细胞及基因治疗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袁新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妇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6月妇科手术病例200例,利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二联用药率达100%,使用频率高的是五水头孢唑啉钠与替硝唑联用,90%在术前30 min~2 h内用药,10﹪术前未使用抗菌药,抗菌药物平均用药疗程为3.6 d。结论妇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医生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邱杰;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中静注地左辛对减轻全麻复苏期间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地左辛组)和B组(对照组)。A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地左辛0.1mg/kg,B组不给于地左辛,待患者符合拔管条件时吸痰拔除气管导管。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生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即刻及拔管后,A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地左辛能有效减轻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
作者:陈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120例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感染情况。结果在临床分析中发现,易感染人群多为老年患者,主要因素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肝硬化等症状,其中主要的感染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结论消化内科治疗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易感染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积极使用合理的药物并针对发病源降低患者在医院中的感染率。
作者:严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运用CCFT模式(中外教师合作性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通过对比医学院校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 CCFT合作教学与传统教学,分析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尤其是听力单项成绩,发现在CCFT模式下,学生的听力水平有所提升。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合作教学本身对中方和外方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益,有利于国外智力的充分利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针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能力不足及策略失误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旨在明确卫生应急机制建设的重点,为我国卫生应急工作提供指导和意见。
作者:朱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2.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年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辅助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钠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77.1%,经χ2检验,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在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钱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权威认定。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导向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可以更好地使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本文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导向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做些探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从目前多个馆藏中医古籍数据库在利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出发,指出建立馆藏中医古籍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具体设计了共享平台的总体目标、组建结构和组建方法。
作者:张伟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62岁,女性,以头痛、头晕、发热3d,一过性言语不清,右上肢及右下肢活动障碍4h,于2012年2月2日入我院神经内科。既往有糖尿病史17年,冠心病、房颤病史10年。3d前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低热,在当地行头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4h行走过程中,突然先后出现言语不清、失语,右上肢、右下肢活动障碍,均在5~15min内恢复正常。入院时查体:体温37.8℃,脉搏72次/min,血压130/70 mmHg。神清,语言流利,精神及智能正常,双瞳等大等圆。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0次/min,律不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活动无障碍。 Babinski征阴性,克氏征阴性。诊断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性大。化验血常规:白细胞5.27×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22×109/L;尿蛋白+1,潜血+2,尿红细胞934.8/μl;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象正常;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血小板相关抗体不增高,ANA阴性,ds-DNA阴性。心电图提示房颤。2月6日出现左手中指、食指麻木,左上肢麻木,左上肢抬举无力。行头部MRI平扫及头颅MRA检查提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头颅MRA未见异常。由于患者发热、贫血、血小板减少,尿蛋白+1,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体IgM、IgG检查阴性,肥达反应阴性,血一般菌培养阴性,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37%,成熟延迟,红系增多占4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形态正常,巨系106个,未见产板巨核细胞,血片见较多红细胞碎片及畸形红细胞,经血液科会诊,怀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于2月13日转入血液科。给予甲泼尼龙80 mg/d静点,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头痛、恶心。2月17日晚出现胡言乱语30min。2月18日出现持续躁动与胡言乱语交替发作,皮肤出现瘀斑。化验血常规:白细胞8.47×109/L,血红蛋白84 g/L,血小板9.4×109/L,网织红细胞11.22%,绝对值255.8×109/L。行血浆置换后,上述症状缓解。2月20日再度出现胡言乱语,再次血浆置换一次,症状缓解。2月21日查血:白细胞9.75×109/L,血红蛋白63.2 g/L,血小板38.4×109/L。2月22日又进行一次血浆置换,2月23日化验血:白细胞9.16×109/L,血红蛋白89 g/L,血小板51.4×109/L。患者从第二次血浆置换后,头痛、恶心缓解,未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及出血倾向,一般状态明显好转,于2月24日出院。2月28日来门诊复查:白细胞8.45×109/L,血红蛋白102g/L,血小板110×109/L。
作者:刘丹丹;孙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颈椎损伤是创伤急诊中的常见病,在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在矿下塌顶。冻土伤车锅,地震以及跳水等体育运动中可能发生,是骨科患者中死亡率较高的创伤,多见于中、青年人。因此,提高对这类患者的急诊处理水平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颈椎损伤的特点:①严重的急性颈椎损伤常合并高位颈髓损伤所致的四肢瘫痪。②伴有呼吸困难。膈肌,肋间麻痹,引起咳痰能力下降、呼吸梗阻,导致呼吸困难,常并发肺部感染。在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如血肺或水肿累及延髓,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可致死。③病情变化快。重症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常在伤后24~48h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④容易出现高位截瘫等并发症。
作者:潘明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