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欣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且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139例,随机分成两组,护理组75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进行比较,护理组较对照组时间短。结论并发肺部感染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模式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颈椎损伤是创伤急诊中的常见病,在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在矿下塌顶。冻土伤车锅,地震以及跳水等体育运动中可能发生,是骨科患者中死亡率较高的创伤,多见于中、青年人。因此,提高对这类患者的急诊处理水平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颈椎损伤的特点:①严重的急性颈椎损伤常合并高位颈髓损伤所致的四肢瘫痪。②伴有呼吸困难。膈肌,肋间麻痹,引起咳痰能力下降、呼吸梗阻,导致呼吸困难,常并发肺部感染。在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如血肺或水肿累及延髓,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可致死。③病情变化快。重症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常在伤后24~48h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④容易出现高位截瘫等并发症。
作者:潘明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是孕妇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我院自2009年1~7月,收治了近10例异位妊娠者。现将对异位妊娠患者的健康宣教作如下陈述。1入院宣教患者刚入院时因大出血精神较紧张,故先予心理安慰,尽快使患者平静下来,并告知患者目前需要与医护人员配合所做的检查及治疗,以便更快确诊及落实治疗方案,嘱患者卧床休息,并详细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生、护士及床头传呼器使用,使患者尽快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病室环境。
作者:王明芹;杨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对入住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1692例NICU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未通过者进行复筛。结果初筛未通过(阳性)率11.1%,返院复筛率87.2%,复筛阳性率29.4%,后例确诊听力障碍11例。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力度,做好筛查前环境及仪器准备、维持新生儿良好的筛查状态,选择适当的时机是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苏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药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40例异位妊娠患者接受中药保守治疗患者严密观察病情,针对不同时期认真细致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宣教等。结果本组患者都得到良好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做好异位妊娠中药保守治疗患者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出院宣教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陈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医院医疗统计信息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促进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结果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结论医院管理者充分运用各部门运营指标,作出正确的运营方针,加快医院正确发展。
作者:卢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1一般资料通过对无锡市锡山区东港医院2010年11月~2013年10月的78例医疗纠纷投诉事件,了解医疗投诉在医院科室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防范医疗纠纷,为医院的医疗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1.2方法对62例医疗纠纷投诉案例进行归类,分析62例医疗纠纷投诉在内科、外科、妇产科、门诊、儿科、医技科室、护理专业、收费挂号等科室的构成比分布,分析医疗纠纷投诉发生的医院因素。1.3医疗纠纷定义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上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必须经过行政的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以了结的纠葛[1]。
作者:钱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特点是复杂而繁琐,如果仅仅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工作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传授的知识量也很少。因此,为了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必须建立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针对人体解剖学精品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及实践作了一系列的探讨。
作者:吴宏辉;刘占鳌;李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离不开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系统研究与探索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林碧华;余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也相应提高,医疗纠纷逐渐上升;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易引发护理纠纷;如何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提高满意度和风险管理能力,防止护理纠纷,作者提出几点护理防范对策。
作者:颜姿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根据目前医院的业务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医院信息量逐年大幅膨胀,从医院的信息机房来看,设备也是越来越多。医院信息化复杂,牵涉到的系统五花八门,如何来提供信息化的水平是大家一直探讨的课题,在这里我主要从系统、从架构的角度来分析,不牵涉到应用软件。
作者:田才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女性(主要指有月经史)在每次月经来潮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如:头痛、头晕、心情不佳、容易发脾气、忧郁、过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但基本上是理智的。但女精神患者不同,尤其是情感性精神病这种月经周期的心理变化更为突出,且缺乏理智的,月经周期女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波动/复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每次月经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情变化,有的甚至反复或者加剧,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在精神科是常见的一种影响女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康复的一种明显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月经周期女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波动/复发的研究进行论述如下。
作者:冯庆琼;莫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危重症、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回顾性分析资料和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术前、术后、置管、换药等时期实施对应护理。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护理,100例患者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无1例失败,术后也无空气栓塞、气胸、误穿动脉以及感染发生。结论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期间,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能延长置管使用时间、减轻因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万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妇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6月妇科手术病例200例,利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二联用药率达100%,使用频率高的是五水头孢唑啉钠与替硝唑联用,90%在术前30 min~2 h内用药,10﹪术前未使用抗菌药,抗菌药物平均用药疗程为3.6 d。结论妇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医生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邱杰;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开发体会,就HIS系统医疗保险接口方案的现实意义、功能需求、实现方式、数据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者:杨香云;严睿;王继光;符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被不断地发现和证实,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0多种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超重/肥胖、糖尿病、不健康的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方面。本文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他因素系统的阐明。
作者:南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维吾尔医药学是在新疆维吾尔民族固有丰富的文化及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中医及古希腊-阿拉伯医学精华,长期与疾病不断作斗争而逐步形成的民族医学,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西域这块东西方纽带地理优势,不但为东西方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同时也吸收希腊-阿拉伯医学的精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特色的医药学理论体系[1]。即:四大物质学说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力学说,素质学说,形与神学说,健康学说,疾病学说,危象学说,解释人体与外界的相互辩证关系,创立了一套诊治疾病的治疗学说和药物学说。
作者:麦得尼亚提·霍加;地里夏提·斯依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120例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感染情况。结果在临床分析中发现,易感染人群多为老年患者,主要因素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肝硬化等症状,其中主要的感染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结论消化内科治疗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易感染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积极使用合理的药物并针对发病源降低患者在医院中的感染率。
作者:严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为常见,好发于产后3~4w。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淋球菌[1]。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房疼痛、局部红肿、高热等一系列表现,直接影响到乳腺分泌,造成产妇极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因此加强乳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零陪护管理在老年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零陪护管理对老年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