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得尼亚提·霍加;地里夏提·斯依提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胸外科术后肺不张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15例开胸术后肺不张患者进行整体护理,重点加强排痰、吸痰、纤支镜吸痰和胸腔闭式负压引流方面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5例开胸术后肺不张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应用整体护理对开胸术后肺不张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进肺复张,改善肺功能。
作者:于艳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确保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提高医院管理。方法加强病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结果充分利用病案信息,促进医院管理。结论提高病案信息管理质量。
作者:南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骨科一科、二科100位患者,住院期间做满意度调查。对问题进行汇总,制定新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2012年进行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满意度为80.5%,实施后满意度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严密观察及优质护理,给予参考组患者临床常规观察及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及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严密患者生理及心理变化,给予患者针对性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被不断地发现和证实,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0多种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超重/肥胖、糖尿病、不健康的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方面。本文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他因素系统的阐明。
作者:南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从专业学科化建设,数据库建设,提升服务及提高图书馆员素质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型医院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建设。
作者:朱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随着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理论授课水平,是每1位青年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以下是笔者5年来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初步摸索的一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运用廉政文化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建立起医院拒腐防变机制,培养和锻炼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这不仅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廉的氛围,而且对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医患之间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清正廉明、不图钱财的道德品质;谨慎认真、不畏艰辛的医疗态度;不畏权势、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端庄宽和、平易近人的行医风格,营造一个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行医、诚信为民的医院廉政文化氛围。
作者:钱群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致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措施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3日我科1例洗胃过程中呼吸心跳骤停的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后恢复呼吸心跳的案例。结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率,后痊愈出院。结论快速采取基本生命支持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采取有效的团队配合开展急救工作。
作者:周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氨茶碱和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宣肺祛邪、解痉平喘的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症状、咽痒症状、气急症状和咯痰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大呼气流速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悸、恶心呕吐、颤动以及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药不仅能够提高西药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严重烧伤热力冲击并发肺挫伤及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常见,这对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中应严密检测动脉血气及白蛋白,按医嘱正确补液;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胸腔积液的先兆;做好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1],做好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加强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自2000年06月~2012年05月共收治热力冲击烧伤并发肺挫伤及胸腔积液患者12例。
作者:徐闽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节育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99例进行节育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后满意度调查。结果经过人性化护理后,99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结论针对节育手术患者的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
作者:肖春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疗法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喂养不耐受诊断的早产适于胎龄儿(均为29~35 w)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1]规范诊疗,喂养不耐受治疗期间,每次喂奶前予非营养性吸吮10 min,必要时予多潘立酮混悬液和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对照组相应治疗,并联合应用手指点穴(取穴:脾俞、胃俞、肝俞、足三里),每个穴位揉按1 min,1次/d,7 d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喂养不耐受治疗前后奶量增加情况,观察患儿住院期间达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平均持续时间、达到完全胃肠喂养平均日龄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喂养不耐受治疗期间各出生体重组每日平均增加奶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手指点穴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能提高患儿消化能力,增加奶量,缩短达到完全胃肠喂养的时间。
作者:张柱林;高立凡;刘巧玉;姜海英;张水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的进展。以期为慢阻肺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飞;李金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华,人们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及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逐渐提高,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在急诊中,大多数是突发性急危重症患者。故也是医疗纠纷和投诉易发生的地方。这些纠纷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也降低医院的信誉,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引起重视。在急诊医疗活动中,有时医护人员并没有技术性过失,但仍然会发生医疗纠纷,现将急诊临床过程中非医疗技术失误性纠纷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62岁,女性,以头痛、头晕、发热3d,一过性言语不清,右上肢及右下肢活动障碍4h,于2012年2月2日入我院神经内科。既往有糖尿病史17年,冠心病、房颤病史10年。3d前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低热,在当地行头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4h行走过程中,突然先后出现言语不清、失语,右上肢、右下肢活动障碍,均在5~15min内恢复正常。入院时查体:体温37.8℃,脉搏72次/min,血压130/70 mmHg。神清,语言流利,精神及智能正常,双瞳等大等圆。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0次/min,律不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活动无障碍。 Babinski征阴性,克氏征阴性。诊断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性大。化验血常规:白细胞5.27×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22×109/L;尿蛋白+1,潜血+2,尿红细胞934.8/μl;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象正常;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血小板相关抗体不增高,ANA阴性,ds-DNA阴性。心电图提示房颤。2月6日出现左手中指、食指麻木,左上肢麻木,左上肢抬举无力。行头部MRI平扫及头颅MRA检查提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头颅MRA未见异常。由于患者发热、贫血、血小板减少,尿蛋白+1,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体IgM、IgG检查阴性,肥达反应阴性,血一般菌培养阴性,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37%,成熟延迟,红系增多占4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形态正常,巨系106个,未见产板巨核细胞,血片见较多红细胞碎片及畸形红细胞,经血液科会诊,怀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于2月13日转入血液科。给予甲泼尼龙80 mg/d静点,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头痛、恶心。2月17日晚出现胡言乱语30min。2月18日出现持续躁动与胡言乱语交替发作,皮肤出现瘀斑。化验血常规:白细胞8.47×109/L,血红蛋白84 g/L,血小板9.4×109/L,网织红细胞11.22%,绝对值255.8×109/L。行血浆置换后,上述症状缓解。2月20日再度出现胡言乱语,再次血浆置换一次,症状缓解。2月21日查血:白细胞9.75×109/L,血红蛋白63.2 g/L,血小板38.4×109/L。2月22日又进行一次血浆置换,2月23日化验血:白细胞9.16×109/L,血红蛋白89 g/L,血小板51.4×109/L。患者从第二次血浆置换后,头痛、恶心缓解,未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及出血倾向,一般状态明显好转,于2月24日出院。2月28日来门诊复查:白细胞8.45×109/L,血红蛋白102g/L,血小板110×109/L。
作者:刘丹丹;孙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完善尺骨冠状突处骨折兼合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强调内部固定联合外部固定架治疗的理想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所治疗的32例尺骨冠状突处骨折兼合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使用常规性固定或内部骨质固定联合外部支架固定的治疗方法,并且进行1年~5年的跟访,确定治疗结果。结果到目前为止,32例骨折患者的预后结果较为理想,关节脱位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为0%。结论尺骨冠状突是关节间相连与活动的重要节点,若患者发生关节脱位时联合放生尺骨冠状突处骨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理想,使用内部固定联合外部支架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作者:胡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以适应医学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满足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本文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并分析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对策,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建设高水平的人文学科学术梯队,合理设置显性课程,全面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在现代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需要。
作者:李文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对2012年全年389例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作回顾性总结分析。389例全部治愈,术中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无因围手术期护理不当而影响手术进行及患儿的预后。
作者:蒋维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2.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年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