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伟芬;张伟艳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健康教育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健康教育重要基础力量,护士人员应努力转变观念,提高健康教育认识水平,加强对护士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提升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旨在探讨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策略,以期为临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秋季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肠炎,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因其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故亦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蛋花样大便,大便次数多,>10次/d,亦可达数10次。病情重者可致严重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对婴幼儿健康危害极大。我科自2011年9月~2012年11月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方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59例,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洪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主要由多肽类骨代谢因子,甜瓜籽提取物、多种游离氨基酸等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组成[1]。主要通过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调节钙、磷代谢,防治骨质疏松等发挥作用,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主要应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腰腿疼痛、骨折创伤修复[2]。临床应用较成熟,在使用时一般不会引起特别注意,但仍有报道极个别过敏事件发生,如果不能予以及时诊断治疗,后果不堪设想,现报告我科过敏病例1例,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认识。
作者:焦睿;余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住院期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2例脑梗死患者,均采取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干预治疗。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干预后,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春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程度[1]。通过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此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得到护理人员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感受到医院人文关怀的温暖和人性化回复,能在较短时间内痊愈出院,并很快回归社会。
作者:王群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根据目前医院的业务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医院信息量逐年大幅膨胀,从医院的信息机房来看,设备也是越来越多。医院信息化复杂,牵涉到的系统五花八门,如何来提供信息化的水平是大家一直探讨的课题,在这里我主要从系统、从架构的角度来分析,不牵涉到应用软件。
作者:田才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SAPIP)并不常见,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1/10000~1/1000[1],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以妊娠晚期多见。妊娠晚期合并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妊娠并发外科急腹症的首要致死性病因[2]。因妊娠反应与胰腺炎症状可以相互掩盖,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诊疗和护理方面均存有一定难度,直接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某院2012年5月16日收治了1例妊娠晚期合并胆囊结石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现将该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玉霞;蔡秋梅;李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规范管理医疗行业的重要举措,是作为申请执业医师的一个资格考试,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并且规定只有通过了实践技能考试,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医学综合笔试。在实践技能考试中,诊断学内容占>80%,包括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诊断、心电图检查和临床常用诊断技术。掌握这些技术需进行系统的诊断学学习。因此,诊断学教学要基于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作者:杨建丽;饶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对2012年全年389例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护理作回顾性总结分析。389例全部治愈,术中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无因围手术期护理不当而影响手术进行及患儿的预后。
作者:蒋维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致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措施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3日我科1例洗胃过程中呼吸心跳骤停的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后恢复呼吸心跳的案例。结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率,后痊愈出院。结论快速采取基本生命支持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采取有效的团队配合开展急救工作。
作者:周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眼科门诊中,经常出现患者因为悲观心理的出现而在病情的治愈上有较大影响。医院不仅仅是医治患者的病情,而且要护理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内心心理情绪,要帮助患者对于治病怀有一种正常的情绪。笔者相信通过全体医护士的努力,一定会帮助患者在平静的心理中治愈好疾病。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高级硅胶制成,由专业的护士自外周静脉(通常为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进入,然后沿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并留置的导管,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现已广泛使用于临床。随着置管率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也随之出现,从而影响导管的使用[1]。2013年8月11日我科1例患者自行前往CT室行增强CT检查。CT室未经许可从PICC导管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导致PICC导管破裂,我们将导管进行了了修复,现将处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谈慧群;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讨论了植物活性氧的产生以及其作用,同时对抗氧化酶的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论述了植物抗氧化酶对水分、重金属单一胁迫的响应,以及近年来水分或重金属与其他环境因子复合胁迫的研究进展,包括水分与重金属复合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酶的影响。
作者:朱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折手术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内固定物断裂患者86例,分析其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结果本组86例患者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中,22例复位不良,15例钢板位置放置不当,12例内固定物选择不当,20例内固定物放置时间过长,14例过早负重,3例骨不连未及时治疗。结论骨折手术要求解剖复位满意、坚强内固定、术后及时治疗相关并发症、及时将内固定物取出并合理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内固定物断裂。
作者:周俊才;何英;崔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与开展,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整体护理模式正在医院有计划进行中,而延续护理服务作为优质护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仍处在医疗护理服务的起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目前,我们医院成立了糖尿病专科门诊,PICC门诊、静脉输液小组,压疮护理小组,没有成立造口门诊,所有造口患者的咨询,服务均由病房医护人员承担。今年医务科也要求各科室建立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了解出院患者的健康状况,解答患者健康咨询。今年11月份医院护理部决定成立延续护理服务小组,延续护理工作正式启动。
作者:张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严重烧伤热力冲击并发肺挫伤及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常见,这对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中应严密检测动脉血气及白蛋白,按医嘱正确补液;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胸腔积液的先兆;做好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1],做好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加强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自2000年06月~2012年05月共收治热力冲击烧伤并发肺挫伤及胸腔积液患者12例。
作者:徐闽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权威认定。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导向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可以更好地使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本文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导向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设做些探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贝复济联合止血海绵护创贴在伤口换药中的效果。方法将82例门诊伤口换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换药,观察组在常规清洁伤口后,取贝复济溶液喷在伤口处,然后再将贝复济喷于止血海绵护创贴,将止血海绵护创贴直接贴于伤口处,轻轻按压使其紧密接触。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换药时疼痛程度比较及伤口愈合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复济联合止血海绵护创贴能有效减轻患者伤口换药时的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120例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感染情况。结果在临床分析中发现,易感染人群多为老年患者,主要因素是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肝硬化等症状,其中主要的感染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结论消化内科治疗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易感染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积极使用合理的药物并针对发病源降低患者在医院中的感染率。
作者:严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病变慢性疾病,近些年发病率在不断增高。基础研究主要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数量过少而无法开展下去。在建立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更有效的提取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对基础研究做出基本铺垫,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软骨的提取、软骨的消化、细胞的收集、培养、鉴定,结合国内外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熊元;赵振国;陈园;樊攀;邹亮;鲍同柱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