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海;涂继超
众所周知,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根据CDC疫控分类,认为健康成人空腹血浆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在5~15μmo1/L,如HCY水平为≥10μmol/L称之为高HCY血症,如合并有高血压升高,被称为“H型高血压”.换言之,高血压如果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卒中的高危因素明显增加.大规模研究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μmol/L,卒中风险可增加59%;如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μmol/L,可减少卒中风险约24%.国内类似研究报道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风危险增加了87%.因此要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及防治,其治疗应同时降低血压和血浆Hey水平,H型高血压的治疗对我国脑卒中患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近年来HCY血症与高血病的相关临床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昝春辉;宋宝梅;宣兵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国家对医疗行业的相关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医学领域的管理模式也因此走向了更高度的现代化,药品流通制度也正在不断完善.那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怎样才能对医药商业公司当中的库存药品进行比较科学并且比较合理的管理成为了众多医学专家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根据现实情况入手,对中药药品库存管理的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以及探讨,并且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我国的医药商业公司对药品库存进行管理的总体水平.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并评估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治疗的盆腔炎患者2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和法孢羟氨苄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治愈率为50.4%,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5.9%,总有效率为83.8%,两组间的差异有纯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总的不良反应率为%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安全性较高,且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用于盆腔炎的治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时宁银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并总结体会.方法 选择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10例.所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实验组5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2±1.5)分,对照组为(79.8±2.7)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9.0%.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加强国术期的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黄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抗HP治疗,而观察组在西医抗HP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8%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3%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组间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实用和全面普及价值.
作者:况凤燕;左丽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和胃的要穴.其对临床上的各类胃痛均有较好并且确切的疗效.对于内关是以何种机制来治疗这些胃病,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他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了颇多成果.本文将就内关对胃各种活动调节的机制做以下综述:1 外周神经系统实验表明,针刺内关可在肘部近侧正中神经引导到电活动,其所联系的外周感受器有牵张感受器和深部压力感受器;传人纤维均为Ⅱ类[1].这就提示了内关穴调节胃活动的信息传人机制之一就在于正中神经对冲动的传导.
作者:张彦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介绍重庆市沙坪坝区名中医杨昌国治疗“痛风”的经验.认为本病以脾失健运为本,疼痰湿阻为标.临证常按急性期、缓解期/无症状期分期辨治,并在急性期以散瘀解毒软膏外敷,内外结合,疗效尤佳.重视痛风缓解期和高尿酸无症状期的治疗和调摄,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帮助其早日摆脱痛风的困扰.
作者:莫世祥;谭千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析采用两种腔内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24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单通道气压弹道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经皮膀胱造瘘通道和尿道双通道气压弹道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尿梗阻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均得以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置留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前列腺电切术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碎石清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腔内手术均能显著改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症状,解除排尿梗阻,但采取经皮膀胱造痿通道和尿道双通道气压弹道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双通道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通道术式,可进一步缩短碎石清石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宝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分析门诊干眼症诊治疗效.方法 分析2015年3月~8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89例中度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临床中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河高度、睑板腺功能检查(MGD评分)等检查,确定中度干眼症的诊断标准,并进行临床分型,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89例干眼症患者中40例为水液缺乏型干眼,49例为脂质缺乏型干眼,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5%.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河高度、睑板腺功能检查(MGD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通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河高度、睑板腺功能检查(MGD评分)可快速诊断干眼症,并明确分型,利于临床中给予针对性治疗,有效避免盲目用药和重复用药,对临床治疗干眼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前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操作,后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心致病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其焦虑情绪,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在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的基础上,达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病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根据研究对这类患者护理的要点及难点进行探讨.方法 特81例ICU的危重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40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41例,于固定时间点对每例危重患者的粪便和胃液进行隐血情况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x2检验,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40例和16/41例(P<01).结论 对于危重病患者,及早采用肠内营养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徐联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患纠纷愈演愈烈,本文从建立固定的院外调解场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医疗纠纷的责任界定、医院和就诊患者缴纳一定的费用,建立医疗救助保险、建立纠纷得分的医务人员追责机制几个方面出发,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疏缓医患纠输.
作者:王联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护生小讲课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54名护生,开展以护生为主讲的小讲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将护生对小讲课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100%护生认为提升了学习主动性,87.04%护生认为提升了自信心,8724%护生认为提升了整体素质.结论 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通过开展护生小讲课,对提升护生学习主动性、自信心、综合素质有促进作用.
作者:龚燕;陆永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突发昏迷、语言障碍、四肢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病死率极高,并且大部分恢复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2015年5月我科收治一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宇;崔建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输液支持)、试验组(肠外营养支持)各35例,观察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2.9%),低于对照组的6例(171%);患者术后1w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而言,术后实施肠外营养支持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表现.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CF5)患儿,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SFS)患儿,比较两组患儿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血清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患儿体温、血清钠明显低于SFS组(37.90±0.60 vs 39.19±0.54,132.84±6.12 vs 137.03±0.54) (P<0.05);两组患儿共颅CT异常、脑脊液、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21.88%明显高于SFS组7.50%(P<0.05).结论 导致小儿复杂性惊厥发病的诱因较多,为有效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应当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感染中毒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等,明确诊断,以便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患儿尽快恢复.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风湿痹痛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骨治疗,观察组采用风湿痹痛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4.6%,观察组为94.2%,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积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痹痛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元鑫;王珊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治疗组予以中医辨证疗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15d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3.4%,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随访期间急性发作22例(15.4%),对照组共43例(30.1%),对照组急性发作风险显著高于观察组HR=1.97,95%CI:1.22-3.18 (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辨治老年心脑血管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赵彩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参照组,两组均采用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服用茶碱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97%;参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我院在应用抗菌药物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合理、安全及有效的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75137张处方,从中抽查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对两年敏据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抗葛药物平均使用率为32.08%,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52%,抗生素的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主要存在用药与诊断不符、重复用药、超疗程用药、配伍禁忌等.结论 我院使用抗菌药在一定程度存在不合理现象,需采取一定措施,使之得以解决.
作者:韦美丹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