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塌渍、灌肠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关海霞;赵伊梅

关键词:中药塌溃, 灌肠, 盆腔炎
摘要:目的 通过中药塌溃、灌肠、内服,理疗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方法 通过外治法,内服法,食疗法等3种方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 通过中药塌渍、灌肠等综合法对女性盆腔炎的缓解与治疗有明显效果.结论 可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引入中药塌渍、灌肠等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输血量、术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 子宫动脉检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可以减少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郑荣荣;袁为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大剂量氨溴索对肺保护作用的国内研究

    文章以氨溴索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应用大剂量氨溴索在相关疾病治疗中时,其对患者肺功能起到的保护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石建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腹部切口感染性裂开早期清创缝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感染性裂开早期清创缝合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9例阑尾炎手术后腹部切开感染性裂开的患者,特患者分为缝合组和对照组.缝合组采用早期清创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换药次数.结果 缝合组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换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清创缝合术是治疗腹部切口感染性裂开的有效方法,可以加快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患者痛苦.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大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小儿腹腔沟疝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疗效及远、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研究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恢复时间、发现隐性疝及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长达1年的术后随访,研究组近期(6个月以内)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虽然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期(6个月~12个月)并发症无1例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可术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侧鞘状突未闭(隐性疝),较传统手术有显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随访指导”+“输卵管通液”对人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效果

    目的 采用“随访指导”+“输卵管通液”方法后,对人流术后妇女发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术)后的402例未婚女青年,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各201例,术后两组对象均常规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第24个月回访做输卵管碘油造影,另外,干预组由专人进行避孕与生殖保健知识(以下简称保健知识)的随访指导,并在月经复潮干净后的3~4d回访做输卵管通液术.观察两组对象回访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在人流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盆腔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干预组回访率与保健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非意愿妊娠、盆腔炎、异位妊娠及输卵管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行随访指导联合输卵管通液,有助于提高未婚女青年保健知识水平,促进其生殖健康,有效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彩霞;黄育姬;何报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小花;张舟;徐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两者在病变部位检出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CT冠状动脉成像的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较高,诊断价值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秦浩民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新形势下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餐饮服务食品的安全监测检验主要是为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做一个有力的参考.新形势下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政府一定要加大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宣传,终达到食品安全的目的.本文主要叙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必要性,分析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阐释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控制与监测检验.希望笔者的研究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陶建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干预前(2013年)和干预后(2014年)随机抽取的处方进行评价,并做平行比较.结果 2013年抽取处方9682张,处万合格率为93.97%;2014年抽取9815张,处方合格率为96.88%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处方点评及审核结合医院干预措施,减少了医院不合理处方数量,提高了我院门诊处方的质量.

    作者:高悦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10月在我院治疗的2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基础护理实施情况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 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基础护理实施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并且落实了各项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孙雅琴;徐玲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品管圈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的影响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 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本次活动主题,调查现状,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并评价.结果 缩短了急性心梗患者的静脉溶栓用药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品管圈活动明显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用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胡明姣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路径

    目的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通过对本院救活的126例手术患者护理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结果 给手术患者安全、优质、高效的优质护理服务,为了满足优质护理的推广和深入的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己从简单的器械传递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已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青睐.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更新了护理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注重细节服务,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大大缩短了患者与手术室之间的距离,减轻了手术患者和家属的不安及恐惧心理.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08例孕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温馨助产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方法.在分娩结束之后,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为(224.8±30.4)ml,对照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为(351.7±34.7)ml,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68.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馨助产护理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妇及家属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自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精神患者暴力行为的分析和护理

    精神患者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护士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之一.精神患者的冲动或暴力攻击性为常带有突然而难以预料的特点,所以要求护士需要有高度的预测和处理量力的能力,并对暴力的发生和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以便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对精神患者发生暴力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对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作者:汪庆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已经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我院体检健康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的血流学情况,病比较这些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出现几率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左右颈内动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PI、RI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动脉内径和颈部动脉血流学数据均与正常人群存在较大差异,说明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田春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多种麻醉方法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分别与丙泊酚配伍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无痛人流术、无痛诊刮术和无痛清宫术患者120例(ASAⅠ级),随机均分为咪达唑仑+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氟比洛芬酯+丙泊酚组(C组).A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3mg、丙泊酚2mg/kg;B组于手术开始前静注芬太尼0.05 mg、丙泊酚2mg/kg;C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mg/kg,并于手术开始前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及手术结束时的SBP(收缩压)、HR、SpO2;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患者麻醉苏醒后5min、10min、30 min、60min下腹部疼痛程度的VAS评分;记录各组患者在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及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咪达唑仑+丙泊酚组(A组)麻醉镇痛效果差,不良反应较重;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麻醉镇痛效果好,但不良反应也较重;氟比洛芬酯+丙泊酚组(C组)麻醉镇痛效果接近B组,但不良反应明显轻与A、B两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这种新型的非甾体类药物麻醉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中.

    作者:丁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当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来进行治疗,从而分析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护肤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率,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血糖能力,对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和研究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3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和红外线疗法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粘连性中耳炎患者予以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其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谭玉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146例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孟鲁斯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89%明显大于对照组52.05%,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2(2.74%)不良反应,研究组患儿6个月内复发率2.74%略小于对照组10.9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新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显著,具改善症状迅速、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优点.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IL-6、IL-10和TNF-α与儿童手足口病关系的研究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急性传染病之一,致死率、致残率近几年居高不下,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重症患者可并发心肌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致命性并发症[1].现将白个素(IL-6)、白个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与手足口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文静;黄敏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