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旸
目的 对小儿呼吸衰竭应用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2月~8月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救治的32例呼吸衰竭患儿应用人工机械通气并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30例呼吸衰竭患儿成功脱机,占(93.75%);脱机失败2例,占(6.25%).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1~10d,平均(5.4±3.6)d.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儿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并结合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既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又能帮助患儿安全渡过危险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病情,其中4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7例(64.3%),有效14例(33.3%),护理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中,显效18例(42.9%),有效20例(47.6%),护理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x2=7.19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1%,观察组为95.2%,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低于观察组(x2=6.13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胸外科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琪;汪乐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接收治疗的76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特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84%(P<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结果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曹玉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吞咽障碍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策略,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正常老年人、COPD患者无外周骨骼肌萎缩、COPD患者合并外周骨髂肌萎缩的蛋白电泳图谱进行配对分析比较,寻找差异蛋白质点. 方法 应用质谱鉴定技术,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论 经相关文献检索,分析所鉴定的蛋白质在COPD患者外周骨骼肌萎缩的关系,为今后新的治疗靶点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杨玉;段丽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肠溶肢囊结合甘桔冰棒片与常用头孢氨苄腔囊加咳必清片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取得疗效.方法 自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集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90例,治疗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为18~72岁的患者,其中35~55岁多(80例).对照组为90例,男50例,女40例,其年龄分布特点、症状及体征与治疗组相似.分别给予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结合甘桔冰梅片及头孢氨苄胶囊加咳必清片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感染控制比例高,临床症状平均缓解天数及平均总病程天数短,感染未控制比例低.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结合甘桔冰棒片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对控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粘膜炎症、消除干湿性啰音及改善呼吸道症状等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并可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经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对,探讨、总结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方法 归纳、总结、随访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42例,同期、同一手术者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P<0.05):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随访均值为12个月(7~24个月),无复发.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较,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手术技术要求高、费用高等不足.
作者:李龙;李梦娇;张阿龙;陶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就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30例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在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都要明显更低一些,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到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能够大大缓解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护患之间能够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让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来平静地接受治疗.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6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高Hcy血症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33例采用大剂量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B组33例采用低剂量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C组32例采用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D组32例不予B族维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治疗后12月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A、B、C组治疗后3月、6月Hcy水平持续下降,组间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6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D四组Hcy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6.月 Hcy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分析,A、B、C组治疗后Hcv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月、6月 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Hcy水平均低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叶酸的B族维生素治疗对高Hcy血症的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小剂量叶酸和大剂量叶酸联合治疗的效果一致,都达到治疗的预期目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采用小剂量叶酸的联合方案.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白控式氧化亚氮(笑气)吸入联合会阴神经阻滞在高龄初产妇分娩镇痛的疗效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正常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年龄在35~43岁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纯氧化亚氮吸入组(吸入组,30例),单纯会阴神经改良阻滞组(阻滞组,30例),氧化亚氮吸入联合会阴神经改良阻滞组(联合组,30例).观察比较三组产痛程度、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吸入组、阻滞组、联合组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73.3%、6.7%、93.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三组剖宫产率联合组(13.3%)低于吸入组(30.0%)和阻滞组(43.3%),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组总产程联合组[(313.58±35.42)min]短于吸入组[(331.58-±40.28)min]和阻滞组[(371.53 ±34.12)min],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三组会阴侧切率联合组(10%)和阻滞组(13.3%)低于吸入组(2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三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氧化亚氨吸入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春;黄白莉;康桂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计消化内镜室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分析消化内镜室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出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结果各种职业安全危害减少,医护人员的防患意识增强,能做到有效的防护.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健全各种安全制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能促进医疗职业安全,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医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7例,对照组单纯接受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治疗组行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官腔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2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医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罗树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病例的心力衰竭指数,量化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方法 抽选我院80例心脏瓣膜病变病例,并以50例正常者为对照,利用综合超声心动图对全部入选者进行观察,评定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研究血浆脑钠素BNP和纽约心功能分级相关性.结果 心脏瓣膜病变组患者的心力衰竭超声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且与纽约心功能分级之间呈直线相关;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临床采用心力衰竭超产指数对心胜瓣膜病变病例的整体心功能进行评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作者:胡瀚中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孕检女性和婚检女性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差异,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2114例婚检女性和4917例孕检女性,分为婚检组和孕检组,对比两组间的TSH水平差异,并将孕检组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低龄组、适龄组和高龄组,对比各组间的TSH水平差异.结果 孕检组女性的TSH平均水平为(1.74±0.12)uIU/ml,显著低于婚检组的(2.51±0.19)u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检组内不同年龄对比结果显示,低龄组孕妇的高促甲状腺素症的发生率与低促甲状腺素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适龄组和高龄组孕妇的低促甲状腺素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高促甲状腺素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妊娠期女性相比显著降低,提示孕妇的碘营养需求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应当注意碘营养摄入,及时检查,注意调整.
作者:覃慧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回顾总结10例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伤指软组织损伤程度在同侧腕部掌侧设计切取相应大小的皮瓣,皮瓣内包含桡动脉掌浅支、皮下浅静脉和正中神经掌皮支或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然后于显微镜下以11-0血管吻合践将桡动脉掌浅支与指固有动脉端端吻合,将皮瓣内浅静脉或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或指掌侧浅静脉吻合,根据需要将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或桡神经浅支与指固有神经吻合,皮瓣供皮创面直接缝合,屈腕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予“三抗”治疗.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专科个性化护理,适宜的温湿度,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在50%~60%;患肢抬高、应用60w烤灯照射利于局部保温;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应用自控泵持续镇痛,做好疼痛护理;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危象3例,经过精心护理并与医生合作,血管危象均得到好转,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患者手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患者术后适宜的体位、患指保暖,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疼痛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供皮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会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9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快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改善骨科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袁琼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1,予以非标准化静脉护理流程)和研究组(n=41,予以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为95.1%,与参照组68.3%进行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陈庆霞;魏世珍;高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奥氮平用于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3、5、7w)PANSS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1、3、5、7w后PAN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效果较单纯奥氮平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没有显著增加.
作者:汪锦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快,据专家预测,中国腹股沟疝患者应估计为192万人[1].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887年Bassini提出了第一个现代的、以疝解剖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以来,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但传统的术式术后患者的复发率仍然为10%~15%[2].自2009年8月~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57例腹股沟复发疝,全部采用腹膜前装置结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礼军;匡勇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表现.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CF5)患儿,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SFS)患儿,比较两组患儿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血清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患儿体温、血清钠明显低于SFS组(37.90±0.60 vs 39.19±0.54,132.84±6.12 vs 137.03±0.54) (P<0.05);两组患儿共颅CT异常、脑脊液、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患儿脑电图异常发生率21.88%明显高于SFS组7.50%(P<0.05).结论 导致小儿复杂性惊厥发病的诱因较多,为有效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应当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感染中毒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等,明确诊断,以便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患儿尽快恢复.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