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琴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优质护理模式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微量注射泵治疗的心内科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优质护理模式有效提高心内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析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星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秋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导管置管技术,是措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一般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向到达上腔静脉,现如今PICC导管成功率很高,留置时间长,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与经济上的负担,在肿瘤科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PICC的尖端位置为上腔静脉下段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口连接处,因导管在静脉中走行较长,需途经几处静脉会合处后到达上腔静脉,且若患者过度活动、胸腔压力改变等有时易导致导管异位,即导管进入无名静脉或颈静脉等.
作者:解伟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大面积烫伤患儿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大面积烫伤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儿童建伤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大面积烫伤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小儿患者治疗的质量、缩短了康复所用的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作者:火小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实时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排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制定休假登记表,对每位护士要求休假及安排休假的动态进行实时记录.结果 实施实时记录后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效率,保证及时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方便员工动态查询核对自己或他人的休假情况,体现公平性、透明性.结论 实时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排班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珠;陈玲玲;赖小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近年来,抑郁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五大疾病,而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产后抑郁是指产后6w内发生的以情绪不稳定、悲伤、罪恶感、易激动、睡眠障碍和应付婴儿不适当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症性抑郁症[1].世界各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报道不一,我国由于对产后抑郁的测评标准、测评时间、研究方法以及样本量的不同,对产后抑郁发生率也有不同的报道.但从总体上看,产后抑郁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国内报道为3.9%~18.5%.产后抑郁症患者大多具有沮丧、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到产妇产后身体的康复,同时也影响到婴儿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为了提高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水平,进一步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确保产妇产后身体的快速恢复.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已确诊患有肾性骨病的中青年M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持续的系统的综合护理,包括心理、运动、饮食、用药、透析、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程度,包括骨痛及关节痛症状、骨密度值(BMD),血钙、血磷、血PTH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器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痛及关节痛等均有不同程度减轻,BMD、血钙、血磷、血PTH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青年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家莲;全丽霞;韦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手术室护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伴随着近代外科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及麻醉学等手术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也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与研究成果转化并应用于医学领域,手术室作为外科乃至医院中一个重要部门,是手术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一个关键场所,因此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方法集结之地,许多医学领域的高科技产品、设备都首先应用于手术室,这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给以完成手术配合工作为中心任务的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挑战.除此以外,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与疾病谱的改变、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文化问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均影响着并将持续影响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陈菲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r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3月,采用TUSPLC治疗86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63例;年龄18~76岁.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6例.术前检查胆囊壁厚<4mm,无急性炎症,肝功正常,胆总管无异常.结果 86例手术均成功.无术后出血、胆漏、胆管损伤、胆管残余结石、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d开始进食,住院3d出院.随访5~48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无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生活质量良好,脐部切口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好.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TUSP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陈兵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6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高Hcy血症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33例采用大剂量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B组33例采用低剂量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C组32例采用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D组32例不予B族维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治疗后12月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A、B、C组治疗后3月、6月Hcy水平持续下降,组间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6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D四组Hcy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6.月 Hcy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分析,A、B、C组治疗后Hcv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月、6月 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Hcy水平均低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叶酸的B族维生素治疗对高Hcy血症的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小剂量叶酸和大剂量叶酸联合治疗的效果一致,都达到治疗的预期目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采用小剂量叶酸的联合方案.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综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实中,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开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接收治疗的76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特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84%(P<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结果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曹玉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相关性消化道穿孔(又称为PODT病症)患者给与内镜闭合治疗方式,探究现今内镜治疗的相关状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的30例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钛夹闭合治疗方式并时时记录其相关临床表现,同时研究其他内镜相关治疗方式.结果 对于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给与及时内镜治疗能够较好促进患者后续病症康复.结论 给与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有效内键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赵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胆结石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救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临床中应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刘金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探条扩张宫颈术在瘢痕子宫患者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于平泉县妇幼保健院接受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探条扩张宫颈术在瘢痕子宫患者中期引产的孕妇临床资料.结果 该方法引产有效率达100%,引产用药时间及流产时间短.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有效率高.
作者:邢晓娟;杨艳环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部手术后3~12d,患者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8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术后14~30d内均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3w内痊愈患者16例,占42.10%,4w内治愈31例,占81.87%.结论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有多重因素引起,与患者自身体质,精神因素,手术种类、创伤大小等因素有关,早期通过消化道造影及胃镜诊断胃排空障碍,通过围术期有效护理可以预防.临床中给予非手术治疗治疗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确切,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李铁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4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37例,中医组接受补肺益肾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以及肺功能.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P<0.05);FEV1、FVC、FEV1%、MM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益肾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助于改善整体疗效,增强肺功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荣芬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护生小讲课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54名护生,开展以护生为主讲的小讲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将护生对小讲课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100%护生认为提升了学习主动性,87.04%护生认为提升了自信心,8724%护生认为提升了整体素质.结论 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通过开展护生小讲课,对提升护生学习主动性、自信心、综合素质有促进作用.
作者:龚燕;陆永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单一心理护理干预;联合组在心理护理基础上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持续治疗4w后采用HAMA评测表来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和治疗后,两组HAMA评分有所降低,联合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比单一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后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相关检查确诊的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左肾静脉的形态、走行,测量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受压处和脊柱左侧扩张处左肾静(LRV)的内径、血流速度,计算受压处与扩张处的内径和血流速度比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起声可清晰显示LRV自肾门处王注入下腔静脉的全程,本组8例后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均见LRV穿越腹主动脉后方与脊柱之间隙注入下腔静脉,均观察到脊柱前方LRV受压变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而脊柱左侧LRV均扩张且流速减低.狭窄处与扩张处LRV内径、血流速度比值的均>1∶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LRV变异走行于鲁柱与腹主动脉之间导致的LRV爱压及近肾端扩张并可评价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后胡桃夹综合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智华;黄志平;廖萍;郭朝清;林霖;丁小军;刘敏;廖福苑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