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沟通的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闫玉卿

关键词:皮肤科, 护理措施, 沟通技巧
摘要:目的 探讨皮肤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 在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皮肤病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沟通技巧,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43例(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例(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治疗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析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星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秋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整体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化疗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我们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化疗期间的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及 SDS的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得多,且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9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0%.结论 整体护理有利于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魏琴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COPD在急性发作期和康复期通过心理护理、营养护理、症状护理、合理氧疗、呼吸训练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指导及呼吸功能训练等,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梁秋颖;谷蓓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10月在我院治疗的2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基础护理实施情况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 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基础护理实施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并且落实了各项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孙雅琴;徐玲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分析

    目的 研究观察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自呼救至采取治疗平均用时分别为(31.1±10.5)min和(47.9± 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10.0%与33.3%,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23.3%与53.3%,观察组的死亡率、致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自呼救至入院的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作者:孙忠樑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清蛋白值,在组间平行比较.将试验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单一组(空腹血糖检测)、联合组(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试验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6.7%)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组(7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43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综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实中,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开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医院现行病案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组成部分,病案质量管理同时也是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以及整体管理质量的重要体现.然而实际上,医院现行的病案质量管理还存在着病历书写质量偏低、病案内容缺乏完整性、病案各流程松懈、缺乏妥善保管等诸多问题,给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医院现行病案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针对性护理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儿科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退热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静脉刺激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则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炎患儿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文晓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和并发症应用急诊护理的防范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和并发症应用急症护理的防范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5日~2015年5月5日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8例,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个44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对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而且其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概率等均要好于对照组,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将急诊护理的防范措施应用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上,收到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针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比较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P<0.05).对照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周耀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1例PICC导管原位置换的护理体会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导管置管技术,是措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一般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向到达上腔静脉,现如今PICC导管成功率很高,留置时间长,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与经济上的负担,在肿瘤科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PICC的尖端位置为上腔静脉下段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口连接处,因导管在静脉中走行较长,需途经几处静脉会合处后到达上腔静脉,且若患者过度活动、胸腔压力改变等有时易导致导管异位,即导管进入无名静脉或颈静脉等.

    作者:解伟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辛伐他汀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8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增加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左心房内径(LD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辛伐他汀具备改善血脂与心功能的显著疗效,较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内科疾病.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移动医疗健康app在成都市信息惠民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通过对移动医疗的概念、移动医疗app建设意义和惠民应用上简要介绍,从移动医疗app架构、功能模块和应用实现场景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成都市的建设思路,展望了移动医疗app在信息惠民为市民带来的方便与变化,满足市民对医疗健康需求,实现医疗健康服务的移动信息化.

    作者:黄已;范戎;唐岫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铝碳酸镁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铝碳酸镁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6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标准三联疗法,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根除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36.67%,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亦可对胃黏膜中前列腺素E2起刺激作用,从而增强胃黏膜的屏障性;加之与标准三联疗法中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四种药物的协作作用,从而多方面的防止感染再发生.

    作者:徐冬梅;樊淑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输血量、术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 子宫动脉检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可以减少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郑荣荣;袁为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HCY血症与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众所周知,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根据CDC疫控分类,认为健康成人空腹血浆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在5~15μmo1/L,如HCY水平为≥10μmol/L称之为高HCY血症,如合并有高血压升高,被称为“H型高血压”.换言之,高血压如果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卒中的高危因素明显增加.大规模研究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μmol/L,卒中风险可增加59%;如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μmol/L,可减少卒中风险约24%.国内类似研究报道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风危险增加了87%.因此要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及防治,其治疗应同时降低血压和血浆Hey水平,H型高血压的治疗对我国脑卒中患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近年来HCY血症与高血病的相关临床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昝春辉;宋宝梅;宣兵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多媒体技术下的中医教学思考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医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再加上信息量较多,因此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促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本文着重对多媒体技术下的中医教学方式进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杨小红;程率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美宝湿润烧伤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非常显著,无宫颈狭窄.且方法简单易行、疗程短.结论 美宝湿润烧伤骨优于传统的疗法,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一种良药.

    作者:马冬凌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调查分析C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防护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C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压力防护对策的调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能有效的实施措施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随机抽取医院64名CCU护士进行自设问卷调查及SCL 90自评量表,测定C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正 .结果 CCU护士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CCU护士存在的前五位压力源为工作强度大、环境紧张,人员不足工作负荷大,护理培训缺乏,个人价值不能体现,复杂的人际关系.结论 由于CCU的特殊性质使CCU的护士更容易产生工作压力,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心理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措施,适当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程度,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质量.

    作者:王改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