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深低温与脑保护

应建有;徐蔚

关键词:选择性深低温, 脑保护, 实验性研究
摘要:目前,对选择性脑低温的研究表明,选择性深低温能明显提高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又无全身重要器官功能明显损害[¨.选择性深低温脑保护逐渐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选择性脑深低温的研究现状、实验性研究及其对全身与局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跟痛症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予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治疗,各2w.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跟痛症优于口服布洛芬治疗.

    作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浅谈南京市高处坠落伤的预防和急救

    目的 分析南京市高处坠落伤的发生特点,探讨高处坠落伤的预防、急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急救中心2011年~2013年主城区高处坠落伤者所有相关病例资料.结果 2011年~2013年南京市急救中心出救高处坠落伤154例.出车至现场时间1min~34min(平均9.52min),20~60岁的青壮年为高处坠落伤好受人群.头颅为常见的受伤部位.第三季度为高处坠落伤高发季度.154例中23例临床死亡且无复苏可能,3例心脏骤停者予CPR并送往医院,其余128例由于采取措施得当,有效避免了二次损伤.结论 根据南京市高处坠落伤的发生特点,有关部门可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院前急救中采取正确的诊治措施能有效避免漏诊、误诊及二次损伤,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吴俊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浅谈呼吸疾病临床护理体悟

    目的 探讨分析呼吸疾病治疗期间临床护理方法措施,指导提供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百余例呼吸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监控护理,统计分析治疗恢复效果,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及效用.结果 在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下,呼吸疾病患者病情得以明显好转直至治愈.结论 通过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呼吸疾病患者病情,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杨舒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胸水中TB-DNA、ADA、CEA和CA125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胸水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AD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A125;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TB-DNA.按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值确定正常界值,超过以上各值作为阳性标准.结果 结核组TB-DNA、ADA含量及阳性率较恶性组高(P<0.05),CEA和CA125含量及阳性率较恶性组低(P<0.05).结论 胸水TB-DNA、ADA、CEA和CA125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对结核性和恶性胸水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延会;符丹丹;饶习敏;欧阳瑶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亲情式护理在中风患者语言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亲情式护理在中风患者语言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14例患有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随机特患者分为两组各57例.实验组采取亲情式护理进行护理,对患者采取适时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精神负担.对熙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2.9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2.4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情式护理可以提高中风患者语言康复速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1].

    作者:陈尚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肠造口适宜护理技术的应用体会

    肠造口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根治性、永久性的治疗措施,它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也可成为患者永久生活的保证[1].我国每年有10万以上患者需要做肠造口术,肠造口由于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移到腹部,不能随意控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156例结肠造口患者采取标准化的造口护理流程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行造口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华;刘学英;廖倩;胡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脐带脱垂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分析

    目的 寻求脐带脱垂的佳预防和盈利处理方法,以便及早的发现脐带脱垂,及时给与患者治疗.方法 文章选取了2014年01月02日~2015年01月21日于我院就诊的20例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童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笔者统计分析后,得知胎儿脐带脱垂的发生率为0.35%,单胎头尾隐性脐带垂脱有4例,显性共有16例,其中有1例患者在确诊时,胎儿已经无生命体征,后经阴道进行分娩.剩余19例患者中,12例行刨宫产,婴儿存活率为91%,重度窒息率28%,死亡率20%;5例行臀助产,婴儿存活率为100%,重度窒息率30%;2例行产钳助产,1例存活,1例死亡.围产儿死亡比例为30.1%.结论 早期,必须要加强对胎儿起到脱垂的预防,当发现此情况之后,需根据孕妇宫口的扩张程度以及胎儿的发育和身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死亡率.

    作者:干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单次激素封闭治疗腕管综合征对预后的影响

    腕管综合症是上肢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从2.7%到5.8%不等[1].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休息夹板制动、激素注射封闭和手术松解[2].根据文献报道,激素注射的有效性在0%-63%不等,造成如此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是患者的随访时间、注射次数、严重程度、判断复发或评估疗效的标准不同.

    作者:屈秉成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辛伐他汀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8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增加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左心房内径(LD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辛伐他汀具备改善血脂与心功能的显著疗效,较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内科疾病.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线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疗效分析

    分析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线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疗效和安全性.选取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0例,进行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践高位置管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变化,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60例患者中,治愈59例,一次性治愈率98.3%;好转1例,经二次手术均获得治愈.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首次换药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和凹陷缺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6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未见肛门失禁、大出血、肛门缺损、桥形愈合、移位等后遗症.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线高位置管术能够做到有效引流,保证脓腔清洁,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出现的换药、排便疼痛,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复发和并发症、后遗症,疗效及安全性均十分优越,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宝珠;全立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护理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总有效率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探讨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收集我院外科患者临床观察,急腹症患者,病情快,发展迅猛,护理难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临床护理实践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康复的关键.

    作者:黄连萍;刘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4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动脉粥样花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高血压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云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男性腹股沟疝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腹股沟疝的护理方法,促进疝气愈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例疝气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跟踪,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各种护理方法的实施,加快了患者的愈合过程,减少了病程,对治疗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渡过住院及其出院后的护理难关,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姚金敏;潘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护场理论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58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护场理论治疗观察与护理.提出护理要点合理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适当运动及、严格戒烟、足部护理和伤口观察护理等方面,从而促进机体护场形成,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控制感染蔓延,加速伤口的愈合.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M2抗体参考范围调查

    目的 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的参考范围.方法 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420例,按性别和年龄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以及检测参数检测血清AMA-M2浓度.结果 AMA-M2检测系统的批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度良好,其他性能参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女性组血清AMA-M2浓度为1.90(1.70-4.50)IU/ml,明显高于男性组的1.85(160~2.70)IU/ml(Z=-2.804,P=0.0.05):而<5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血清AMA-M2检测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Z=-0.317,P=0.751)血清AMA-M2参考范围在女性组为0~4.45IU/ml,男性组为0~2.50IU/ml.结论 AMA-M2参考范围应接性别分别设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人群的AMA-M2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金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探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治疗方法

    目的 探究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提高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90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0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288例痊愈,2例死亡.采取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治疗258.结论 立足于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的具体病情,科学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既有利于提升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率与死亡率,还利于患者脾脏功能的保留,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学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64排CTU和常规方法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64排CTU和常规方法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72例肾脏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得到确诊,患者采用64排CTU进行诊断,将结果和常规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分析64排CTU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效果.结果 入选72例患者均经过常规病理手术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64排CTU诊断一致率为90.28%,两种诊断方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肾脏疾病患者采用64排CTU诊断效果理想,该方法和常规手术诊断方法相比并不会降低确诊率,且患者创伤较小,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袁为标;郑荣荣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及50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FBG).结果 伴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关.

    作者:侯应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跟踪,以研究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的112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分别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和西医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治疗结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组疗效明显由于西医治疗的观察组.以1、2、3个月为节点进行复发情况跟踪分析,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组复发病例少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中医辨证疗法在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治愈率并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熊学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