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的分析

朱伟民

关键词:临床路径, 急诊救活, 主动脉夹层
摘要: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3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经镇静和镇痛治疗,病情均处于稳定状态;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容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等其他疾病,应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方法,对其预后进行改善,可促使患者死亡率的降低.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析老年腹腔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腹腔沟疝患者,均给予进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腹腔沟疝实施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寇金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探讨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于躁狂症的患者其攻击行为具有的危险因素做出分析,同时探讨如何让给予躁狂症患者更加适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躁狂症患者100例,其中要选择有攻击行为的5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没有攻击行为的5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做出对比分析以及显著性的检验.结果 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后,发现在NORS量表心理应激因子以及暴力因子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在暴力行为出现的次数方面,观察组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躁狂症具有攻击行为的患者要及早的进行心里护理干预和健康的指导,将其攻击行为的出现降低到低的限度.

    作者:殷炳荣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河池市互助献血现状分析及建议

    互助献血是当前现阶段解决采供血紧张不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本文通过对河池市近2年来互助献血者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互助献血人数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群分布不稳定,不合格率高,临床输血安全风险大,献血季节性明显等特征,并就存在的问题对我市献血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陆似凡;马维骁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围术期程序护理模式对降低脊柱侧弯矫正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围术期程序护理模式对降低脊柱侧弯矫正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活的脊柱侧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程序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矫正度数为(23.42±4.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7±3.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40.0%(P<0.05).结论 应用程序护理模式对降低脊柱侧弯矫正术后并发症的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晶;胡轲妤;邱成斌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产后运动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产后运动操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9年3月~2013年4月,将住在妇产科的1560例孕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观察组,向实验组宣传健康知识,并对产后恢复运动进行指导,防止产后不当运动,造成下肢的静脉血栓.观察组则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产妇早期下床及主动活动例数和比例均大于观察组,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小于观察组,即P<0.05.结论 应用产后运动操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朱艳红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基层医院药房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措施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药房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层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 对基层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结果 目前,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缺乏统一的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药房的设施与设备不足、药房库房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规范化的记录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存在较大困难等问题和不足.结论 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文件、加大对药房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基层医院药师的培训、建立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记录以及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等措施的实施,才能实现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规范化.

    作者:于孝峰;王胜锋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及差异

    目的 研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取得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入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前先采用常规心电图方式检查;然后进一步通过动态心电图方式进行诊断,记录患者24h的心率变化等指标.分析采用两种不同诊断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各项检出率均比常规心电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比常规心电图更具优势.

    作者:何小燕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应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抑郁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之上增加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进行治疗之前与之后的效果.疗程过后使用抑郁量表实施测试,对比结果.结果 经过1个疗程后,对照组的抑都症状比研究组要高,研究组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实施早期心理护理能够较好的患者的忧虑抑塞的情绪.

    作者:许忠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医护合作策略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协作型护理模式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中临床效果.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阐述综合性医护干预,并制定标准化、整体化,个性化的预防UEX发生的流程.结论 采取医护合作策略能有效降低ICU患者UEX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行盆底重建术的老年子宫脱垂患者临床资料,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49例干预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子宫脱垂的有效治疗途径就是盆底重建术,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能够提升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患者也能够进行恢复正常生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左云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试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某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诱发护理危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1],得到的结果为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诱发危险事件的主要因素有院方因素、护理危险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危险因素三个方面.从而可以得到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危险产生的原因主要老源于护理人员、院方及患者本身,其中主要的危险诱发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当注重临床资料的规范记录与自身的工作态度,从而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危险的发生率.

    作者:罗艳霞;高鹤菲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 对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采取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的新生儿重症患儿中随机挑选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将这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护理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满意度方面,护理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且P<0.05,结果均具有可比性.结论 通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很好地培养护理人员对于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并且减少新生儿发生意外风险的几率,减少新生儿治疗后的不良情况发生率.

    作者:傅思勇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支架置入与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讨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支架置入与康复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8月内科住院病房收治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采用支架置入联合康复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发现,在5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的患者12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治疗总效率为90%.患者等均有明显改善,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置入支架联合康复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支架置入联合康复治疗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杨武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抽取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云;张莹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烤瓷修复中出现牙髓病变的分析与观察

    目的 探究和分析烤瓷修复中出现牙髓病变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接收的活烤瓷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基牙数量为91颗.患者均实施烤瓷修复,修复体类型包括固定桥和固定冠,修复前基牙类型包括变异牙、四环素牙、氨斑牙、缺损牙、坏牙以及釉质发育不全.观察和分析烤瓷修复中牙髓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烤瓷修复后显示,发生牙髓病变基牙颗数为11颗,占12.1%(11/91).其中以釉质发育不全牙中的错位牙的病变率高,其次为缺损、坏死牙以及变异牙,釉质发育不全牙中的正常牙病变率低.结论 烤瓷修复中,牙髓病变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把握,降低牙髓病变的发生率.

    作者:于风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38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将风险管理引入临床护理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风险因素认知情况、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风险因素认知率、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程度分别为90.0%(18/20)、5.0%(1/20)、(85 8±5.2)分、(8.5±67)%,对照组分别为66.7%(12/18)、16.7%(3/18)、(67.2±4 8)分、(69 5±5.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引入高龄髋部骨折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如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指导患者术后应对疼痛的处理方法等护理干预措施,术后两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尿道输尿管钛激光碎石术后,护理干预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干预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李翠红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降生的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实施基线护理应新生儿常规护理,以常规浴巾折叠法包囊新生儿.研究组实施基线护理及新生儿常规护理,以鸟巢式护理法用浴巾实施新生儿包裹.对比两组新生儿24h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体往变化幅度及出暖箱时间.同时观察和统计两组新生儿暖箱保温期间的的呼吸暂停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24h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幅度及出暖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未出暖箱期间,研究组1例发生呼吸暂停,发生率为4 55%;对照组8例发生呼吸暂停,发生率为36.36%.研究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可有效保持早产新生儿的体温,有助于为其提供良好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环境,促进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作者:陈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采取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就诊于本院呼吸内科2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13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身体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综合治疗,能够使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高,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巍;陈永彪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临床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安全对策

    目的 探讨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近几年的文献分析,结合本院临床相关病例,对目前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结果 临床用药,应该掌握降压药物的应用方法基础上,了解其不良反应,以便采用相应措施,达到临床安全用药.结论 临床用药安全性重要,要严格掌握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