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外感发热中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李毅;李玉美

关键词:小儿, 外感发热, 卫气营血辨证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外患发热中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7月在我院在就诊的80例外感发热的小儿,将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组患儿采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的方式,口服柴胡清宣汤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分别用药4d观察疗效和患儿退热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的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采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且剖作用小,在临床治疗上可以推广和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消化性溃病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消化内科牧治的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及对改善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及对改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牧治的8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运动指导和饮食控制,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阴道顺产率63.41%明显高于对照组43.90%(P<0.05);产妇胎膜早破2.44%、产后感染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4.63%、17.07)(P<005);两组胎儿胎儿窘迫、胎儿发育迟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黄疸12.20%、早产4.88%明显低于对照组(34.15%、21.95).结论 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当加强对孕妇血糖筛查,对出现异常者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参芎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芎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腹部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芎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腺及其他器官微循环及抑制炎症作用有关.

    作者:潘颖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综合护理辅助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辅助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9月入住我院并接受PVP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9例),均接受PVP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PVP术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值得在基础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晶晶;朱丽;胡义妹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首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近视激光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首诊责任制护理在近视激光门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12月近视激光门诊初查病例120例,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取首诊责任制护理模式,与同期选取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依从性、手术量,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近视激光门诊中的应用相较常规护理模式是有明显优势的,值得推广.

    作者:周罕英;陈清清;温岱宗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78例U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和拜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静滴,疗程均为2w.结果 观察组治疗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纳能提高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顾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创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创伤护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患沟通技巧,观察两组在治疗效果及满意度间的差异.结果 对于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创伤手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对照组(25.76±4.54)d和实验组(19 79±3.88)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创伤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有利于患者恢复及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梁玉梅;王均萍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7%,无复发例数,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08%,复发率为10.8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期间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张卉;廖桂妹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的分娩护理和糖尿病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早期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在分娩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情况和胎儿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羊水异常、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的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患低血糖几率、新生儿窒息几率和高胆红素血症几率都要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几率,患者所产新生儿的相对于未干预产妇并发症发病率大大减少.

    作者:付玉杰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双张力带固定、双钢板垂直固定和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对比双张力带固定、双钢板垂直固定和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抽选我院81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7例.给予A组采用双张力带固定,B组采用双钢板垂直固定,C组采用双钢板平行固定,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肘关节伸屈活动度.结果 A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7.78%,B组为85.19%,C组为81.49%,且P>0.05;A组的肘关节伸屈活动度为(120.35±11.37).,B组为(119.26±11.54)°,C组为(119.62±11.28).,且P>0.05.结论 双张力带固定、双钢板垂直固定和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均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谢双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疗效及TCD分析

    作者:万鸿平;邓小容;杜敏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地佐辛与曲马多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效果

    目的 研究曲马多和地佐辛在治疗剖腹产术中寒战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出现寒战的剖腹产产妇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研究组产妇使用地佐辛0.1mg/kg,对照组则应用曲马多1mg/kg,分析两组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无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产妇有12例(41.38%),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中镇静评分=2分的产妇有13例(44.83%),≥3分有16例(55.17%),对照组中镇静评分=2分的产妇有25例(86.21%),≥3分有4例(13 79%),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用药后,研究组中有3例产妇完全消除寒颤,18例明显减缓,6例部分减缓,2例无效,有效率达到93.10%,对照组中有5例产妇完全消除寒颤,15例明显减缓,6例部分减缓,3例无效,有效率达到89.66%,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治疗后,两组的Sp02和MAP变化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 05).结论 在治疗剖腹产术中寒战症状时,应用地佐辛效果显著,和曲马多相比较,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性.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中西医并用治疗亚健康

    本文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亚健康定义,第二部分亚健康病因病机、临床分类、常见症状,第三部分亚健康中西医预防和治疗.

    作者:乔治远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胆囊胆结石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张明;张玲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联合检测胸水ADA、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术腺苷脱氨酶(ADA)和癌胚抗原(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比色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220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ADA、CEA术平.结果 结核性胸水中ADA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组及炎症组(P<001),恶性胸水中CEA水平明显高于结核组及炎症组(P<0.01),ADA、CE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及恶性胸水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52%、56.0%,特异性分别为100%、98.5%.结论 胸水ADA、CEA测定在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祖育娜;张华;张庆宪;陈建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膀胱预防护理干预、引流管护理等,对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膀胱痉挛缓解程度、持续时间及发生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h、术后72h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6.67%、4.17%,均低于对照组的33.33%、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缓解膀胱痉挛疼痛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西宁地区糖尿病患者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合并糖尿病的腹部手术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对于西宁地区糖尿病患者手术的影响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手术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评估,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淑霞;高继东;张惠莉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关于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分析

    目的 分析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方法 统计并分析我部门管理的某一地区关于传染性疾病控制计划的理论思维和管理体系,将2010年1月~10月内未实施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与2011年1月~10月内实施传染性疾病理论思维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发病种类进行对比观察,研究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结果 在实施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后,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传染性疾病种类明显下降,只有4种,分则是手足口病、流感、肺结核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未实施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思维时,2000例对象中所有患者共有298例,发病率为14.9%,在实施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思维后,3500例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共有77例,发病率为22%,实施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思维后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传染性疾病控制实行理论思维管理,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性疾病传播,效果明显.

    作者:彭林生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的临床特点,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的情况.方法 分析2014年1月~12月我院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CABG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70岁116例(高龄组),<70岁201例(低龄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高龄组术前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肾功能异常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低龄组(P<0.05).两组间其他各种并发症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手术死亡率的差异亦无显著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左室射血分数、再次开胸探查与手术死亡率有关.结论 高龄组与低龄组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相当,年龄并非是影响手术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俊;王誉霖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病毒性脑炎病原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14年夏秋季我院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检测结果,了解成都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同时为预防该病及研制其疫苗提供研究方向.方法 选择2014年5月~10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取其入院2d内的血液和脑脊液,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技术筛查4种常见病毒抗原,包括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疤疹病毒,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份标本中,血液和脑脊液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3%和 37.7%.其中肠道病毒检出率高,为33.3%和22 2%;而乙脑病毒次之,为24.4%和15.5%.结论 2014年夏秋季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以肠道病毒和乙脑病毒为主.

    作者:王燕娟;吴惧;邓佳;赵力立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