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尼莫地平片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考察

刘五梅;刘永飞;张海红

关键词:尼莫地平, 片剂, 溶出度
摘要:目的 测定南昌市售的A、B、C、D四种尼莫地平片剂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评价片剂质量.方法 定量分析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人工肠液为介质,采用浆法测定.结果 尼其地平D片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明显高于尼莫地平A、B和C片剂的溶出度.结论 市售尼莫地平片剂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检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市售尼莫地平的质量有显著差别.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检查的意义分析与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将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的老年人员作为对照组,并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人员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er)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BUN、Ser及CysC水平分别为(11.71 ±7.92)mmol/L、(157.61±105.42)umol/L、(2.03±0.81)mg/L;对照组的BUN、Ser及CysC水平分别为(5.32±2.42)mmol/L、(65.51 ±28.62)umol/L、(1.03±0.27)mg/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BUN、Ser及CysC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功能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46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 对4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进行分析,探索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组依据胫骨张力在内侧的原理,行切开复位,钢板安置于前内侧,为愈合创造了较好条件;保守组以传统夹板或石骨固定,有的配合牵引.结果 手术治疗组31例,30例治愈,占96.77%.保守组15例,均骨性愈合.结论 对非稳定性骨折在务件允许前提下,应尽可能手术固定.

    作者:许清;卢光辉;杨文宇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致盲率高,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糖尿病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途径,控制血糖、血压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本的措施.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极为重要.西药较为成熟,包括生长素类抑制剂、糖基化终未产物抑制剂、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蛋白醇C抑制剂、醛糖还原醇抑制剂和抗血小板凝集抑制剂等.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辩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式,以及专方专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等,新的研究较多.实践证明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可以挽救视力.高压氧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研究还表明,综合多种方式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比单一方式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晓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NICU中的早产儿使用音乐疗法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对NICU中的早产儿使用音乐疗法后,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3月收治于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NICU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则听录制好的摇篮曲和儿童音乐,3次/d,30m次.对比两组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24h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和安静睡眠时间、以及每日奶量和体重的增加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行穿刺时新生儿疼痛评分有明显的差异(P<0.05),干预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每日安静睡眠时间、奶量和体重增加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新生儿对疼痛的应激反应、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增加安静睡眠时间.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时间效应研究

    目的 对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时间效应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从而为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3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药物种类的时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新生儿肺炎急儿所使用的抗生素中,较为常用的有青霉素、磺苄西林、孢噻肟钠,所占比例分别为43.44%、39.69%以及24.38%.而且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时间并未优于使用单一青霉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时,应根据患儿的患病情况以及自身体质等科学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量,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刘文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首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近视激光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首诊责任制护理在近视激光门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12月近视激光门诊初查病例120例,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取首诊责任制护理模式,与同期选取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依从性、手术量,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近视激光门诊中的应用相较常规护理模式是有明显优势的,值得推广.

    作者:周罕英;陈清清;温岱宗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骨折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术后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来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204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所护理时的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的是护理干预方式,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在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HSS、Harri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并发症总发生率12.75%显著低于对照组63.73%(P<0.05).结论 骨折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冯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中西医并用治疗亚健康

    本文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亚健康定义,第二部分亚健康病因病机、临床分类、常见症状,第三部分亚健康中西医预防和治疗.

    作者:乔治远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心肌炎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治愈16例,好转4例,死亡2例,其预后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抑制死亡发生率.

    作者:卜金枝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试剂盒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分析

    为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通过对自动生化试剂盒的外观、稳定性、灵敏性及其它主要的本性能指标质量评估,将它作为常规的生化试剂盒的质量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临床生化检验试剂盒,确保临床检验的结果准确性.

    作者:卓泉芳;罗惠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牧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30例,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 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温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 05),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缩短住院时间,对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78例U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和拜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静滴,疗程均为2w.结果 观察组治疗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纳能提高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顾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胰岛素制剂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目的 分析研究胰岛素制剂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胰岛素过敏糖尿病患者资料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结果.结果 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反应,例如注射位置瘙痒、丘疹以及红晕等,出现全身反应例如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的患者相对比较少.8例患者通过胰岛素泵脱敏治疗以后过敏反应得到缓解.结论 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制剂过敏出现局部反应的几率大于全身反应,对患者进行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对诊断的意义非常大,动物胰岛素过敏多于人胰岛素,且更严重,存在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人胰岛素进行胰岛素泵脱敏治疗.

    作者:曾宪忠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急性脑血栓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模式之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35/40),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82.3±7.95)分、(88.4±7.2)分,均优于对照组(52.6±7.89)分、(65.3±6.9)分,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均有所提高,能有效降低脑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骆海燕;顾志菊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肝移植术后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肝移植术后心力衰竭这一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总结其护理过程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患有肝移植术后心理囊竭的患者40例,对他们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选取的患者在有效的护理措施的辅助下,完全治愈的人数达到30例,好转的有7例,无效死亡的人数为3例.结论 在肝移植术后心理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全面的观察和较为完善的护理手段为后的治愈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作者:钟燕;易春梅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ESR及CRP对于RA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温因子(RF)、血况(ESR)及C反应蛋白(CRP)联各检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价值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关节症状的患者,用2010年RA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选取201 1~2012年间苏州中医院风温免疫科具有关节症状的患者338例,其中RA患者155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83例,健康对照组83例,空腹采集其静脉外周血3ml,离心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CP抗体,采用西门子BN-Ⅱ蛋白分析仪测定RF、CRP,采用魏氏法测定ESR.结果 本研究结果可见:①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RF阳性率、ESR阳性率和CRP阳性率都明显高于非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单独检测,尤其是抗CCP抗体+ESR+RF+CRP联合检测,敏感性达到90.32%,且漏检例数低(14例),但特异性降低,仅53.01%.结论 抗CCP抗体+ESR+RF+CRP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能提高RA诊断的敏感度,有助于RA的正确诊断.

    作者:方晓慧;沈芸;姜利;张进;陈晓斌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64排螺旋CT增强定位在陀螺刀放疗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并分析64排螺旋CT增强定位在陀螺刀放疗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增强定位在陀螺刀放疗肿瘤的患者9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45例,接受的是64排螺旋CT增强定位在陀螺刀被疗肿瘤的方法;对照组为45例,接受的是非64排螺旋CT增强定位在陀螺刀放疗肿瘤的方法.结果 64排螺旋CT增强定位在陀螺刀放疗肿瘤的方法治愈的效果比较好.结论 运用好64排螺建CT增强定位在陀螺刀放疗肿瘤患者的方式方法,定位明确,减少误差范围,可以减少无效照射.

    作者:郭美苑;李茂英;王钦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围产期护理干预在控制产后抑郁症上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产后抑郁症上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针对产妇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等,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强化围产期知识宣教效果,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有效的降低了产后抑都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新华;刘金莲;彭筱玉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120例常见心电图ST段抬高病因分析

    心电图ST段抬高病因分析,常规十二道心电图检查在医院已普及,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急诊科、内科、五官科、老年科等)尤其是心脏内科及正常健康人的体检,尽管有先进的实验室检查供患者使用,但心电图检查作为既简便又实用的项目多年来一直深受临床欢迎和重视.本文就2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心电图ST段抬高患者病因作一简要分析,供临床参考.

    作者:邱兴琼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骨创伤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升高与骨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81例骨折患者术前、术后3d和7d血清.对其血清中的D-二聚体和健康人群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D-二聚体的平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骨折患者DD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值不断下降并趋于正常水平.结论 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血栓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瑞罡;李浩强;田锋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