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紧急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刘杨保;邱先梅;吴丽

关键词: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直接动静脉穿刺, 病人, 直接动脉穿刺, 痛苦, 临床观察护理, 穿刺成功率, 血管损伤, 心理压力, 紧急情况, 护理观察, 条件, 方法
摘要: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是紧急情况下临时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直接动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人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做好直接动静脉穿刺,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痛苦,我科近5年来对212例次行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护理观察,依据不同的血管条件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子痫前期重度的预防与护理

    子痫前期重度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通常发生在20周后,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若处理不及时,会渐进性或疾进性的引起多个器官衰竭,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

    作者:吴筱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我市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特点.方法:采用MBI-HSS问卷对我市随机抽取的46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各工种、各级别、各家庭因素及各科室、工作年限在情绪衰竭、低成就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我市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程度严重,相关部门应根据其特点制定有关方案以缓解其工作倦怠的程度,以改善其身心素质,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谢琴红;何静;宋兴勇;欧薇;朱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丙泊酚持续泵注,观察组丙泊酚靶控输注,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脑脊液压力(CS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硬膜后观察组CSFP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且减少了丙泊酚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吉铎;潘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1492例剖宫产术指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刮宫产率.方法:对住院分娩1492例剖宫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手术逐年增加,2007年剖宫产率为24.35%,2008年为28.14%,2009年为34.19%,剖宫产指征第一位为胎儿宫内窘迫、其次为头盆不称、社会因素、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等.结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及产科质量,推广产科新技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贾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价铬对作业工人生殖功能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六价铬对作业工人的生殖毒性.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电镀和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作业81名工人生殖功能进行了调查.结果:作业环境铬浓度平均为0.0135(0.001~0.086)mg/m3;女工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以痛经和月经周期异常为主,自然流产率和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男工精浆铬含量高于血液5倍.精子数量减少,精子存活率下降,精浆锌含量明显下降,精浆LDH和LDHx活性及其比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六价铬对男、女作业工人的生殖功能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危及胚胎发育.

    作者:任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9例在尿道内切开同时用电刀切除过多的瘢痕组织.术后79%的患者排尿通畅,大尿流率均大于15 ml/s,而疗效不佳均为尿道狭窄段较长者,改用开放手术后治愈.结论: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满意.

    作者:蒲光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紧急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是紧急情况下临时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直接动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人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做好直接动静脉穿刺,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痛苦,我科近5年来对212例次行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护理观察,依据不同的血管条件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杨保;邱先梅;吴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根据药物化学课程特点,对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探讨,突出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特色.

    作者:谢华松;罗宝平;梁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护理干预现状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疾病.目前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给予充分的关注与研究.但这些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她们不仅存在恶性肿瘤患者共有的心身问题.而且由于这些疾病发生于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所以可能存在特殊的心理障碍.

    作者:张叶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后的门诊处方11934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结论:只有药师与临床医师一起参与到处方点评工作中来,优势互补,才能共同保证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范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我院就诊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新生儿单纯给予口服益生菌(丽珠肠乐)、茵栀黄口服液,继续母乳喂养;对照组则暂停母乳喂养,予住院并行间断蓝光治疗,监测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每日经皮测胆红索下降速度,干预组中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儿平均每日经皮测胆红素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儿平均黄疸消退所需时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患儿治疗3天无效,需蓝光再治疗的发生率仅5%.结论: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安全方便,与光疗相比,具有无需暂停母乳与住院的优势,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极低.

    作者:王海军;左晓峰;张平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腹腔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结核的诊断及治疗,以减少肠结核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结核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及预后资料.结果:12例患儿初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另6例诊断为肺结核,初诊即诊断为腹腔结核者仅3例.18例中12例(67%)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均有腹部阳性体征(腹腔积液4例次,腹部揉面感6例次,腹部压痛6例次,腹部包块3例次,肝脾肿大3例次,14例伴发腹腔外结核;PPD阳性17例(94%).腹部超声结果全部异常.剖腹探查1例,结肠镜活检1例,均获确诊;14例获临床诊断患儿经正规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结肠镜检查结合病变组织活检加结核分枝杆菌特殊染色足诊断肠结核有效的方法,腹腔外结核的存在是协助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胸片、CT、腹部超声检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可提高诊断率,大多数患者药物治疗可治愈,少数患儿因严重并发症行手术治疗.

    作者:曾绍琦;刘小燕;刘小芸;蒋燕;李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所必修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应为他们今后从事职业卫生监督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

    作者:陈丽;田琳;李变兰;牛丕业;高艾;张乐丰;赵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健康指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复杂、病程长.为了缓解和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47例SLE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B超测定残余尿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B超测定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残余尿方法的优点.方法:抽取64例成功拔除尿管的患者,其中传统组及B超组各为32例,对比两组患者测定残余尿后第一、二天尿道刺激症状的程度.结果:观察组B超测定残余尿后患者的尿路症状比传统组疼痛轻、尿路刺激征轻,患者主观舒适感增强,尿常规检测结果良好.结论:B超测定残余尿方法优于传统导尿方法.

    作者:张云霞;田昌英;郭春玉;樊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治疗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6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饮食、药物护理,完善各项评估和检查;术中做好配合工作;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给氧,体位摆放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16例患者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蒋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CD133和Oct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133和Oct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喉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喉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和Oct4的表达,比较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33和0ct4在喉癌组织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25.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CD133与Oct4在中、低分化喉癌组织内表达均高于高分化者(P<0.05);CD133的表达与喉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生长部位无相关性.Oct4的表达与以上因素均无相关性;二者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33和Oct4可共同作为喉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作为喉癌恶性程度的判断指标;CD133的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喉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Oct4与喉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作者:王孝;田军;张金龙;刘守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食品安全法背景下合成色素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从食用合成色素入手,研读现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政策,结合已实际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探讨相关法律条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对策.

    作者:朱海英;黄万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止血材料在鼻窦炎术后鼻腔填塞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临床广泛应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恰当选择和使用鼻内填塞物已经成为鼻内镜手术技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俞密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3例的护理体会

    葡萄球菌烫伤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表皮小疱疹形成的总称[1],它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病情急、重,儿童死亡率3%~4%[2].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SSSS 43例,经过6~12天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迎梅;张艳玲;吴瑞贤;索欣;李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