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余浩;严钰皓;刘毅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联合退烧贴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联合退烧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h后的效果,用药后30min、1h、2h、4h、8h后的体温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h后的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4.41%(3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30min、1h、2h、4h、8h时体温明显低于观察组的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另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停药后8h两组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医退烧贴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显著,能够迅速降温,且持续时间长。
作者:易小刚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11月~2014年6月采集的400份血液标本,标本主要来源为职业病体检、福利性体检和从业人员体检,对其进行临床生化检验,分析为体检者采血的时间、是否及时送检、标本发生溶血及自身原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经检验结果得知,采血的时间、送检时间、标本发生溶血及体检者自身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结论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应严格执行生化检验制度,尽可能的减小误差。
作者:赵国新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评价针对性干预效果。方法对34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血压控制水平因素分析,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74例,前者进行统一路径干预,后者进行针对性干预,3个月后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血压控制理想者12.64%、一般者73.28%、差者14.08%(现在要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40%);未接受过健康教育、家距卫生院或药房≥30 min路程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控制水平与干预前差异,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血压控制水平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有待提高,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关注路程较远地区患者,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PBL)在肿瘤急诊医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87名2011级临床本科学生肿瘤急诊医学临床见习采用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PBL的方法,设计肿瘤急诊常见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急性脊髓压迫症、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至心包填塞与恶性肿瘤合并心肺复苏病例,比较见习前后的教学效果,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对教学方法进行反馈。结果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肿瘤急诊医学见习后成绩明显均优于见习前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0.05);97.7%的学生认为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PBL加深了理解记忆和实践能力,增加学习浓厚兴趣,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结论在临床肿瘤急诊医学临床见习中,应用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PBL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作者:王国琴;陈曦;李仕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办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9月接收的11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急救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急救护理的方式,对比两个实验组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康复率为5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9例。结论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人性化急救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方法对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进行临床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结果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护理,解除心理问题,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黄艳娥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经外切眼袋入路行中面部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对86例面部整形患者进行手术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外切眼袋矫正法进行修复手术,实验组采用经外切眼袋入路行中面部提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满意度(97.7%)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1.6%),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经外切眼袋入路行中面部提升术对面部松弛患者进行整形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满意度高,并发症少。
作者:王俸祺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分析枸橼酸芬太尼与丙泊芬联合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采用枸橼酸芬太尼与丙泊芬联合静脉麻醉的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采用盐酸利多卡因(2﹪)宫颈局麻的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术中反应、术后反应、子宫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镇痛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反应、术后反应、子宫出血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枸橼酸芬太尼与丙泊芬联合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青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麻醉后老年骨科全麻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手术室行骨科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76例,在拔管5min后进行重症监护的谵妄筛查,并进行评估,记录术中的出入量,有没有尿管反应、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受教育的年限等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22例患者发生术后的谵妄,占28.95%,谵妄组患者的平均的受教育年限为(4.5±2.5),无谵妄组的平均的受教育年限为(6.4±3.2);谵妄组的平均年龄为(75±9)岁,无谵妄组的平均年龄(70±8)岁;谵妄组输血患者(18±3)例,无谵妄组输血患者(19±2);两组在年龄和受教育年限、输血例数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麻醉后老年骨科麻醉患者谵妄的高危因素有可能与年龄相关,也和受教育年限,输血等因素相关。
作者:杨焱焰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和具体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所发生的30例手术室护理缺陷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和研究,对各类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0例不良事件是由于医护人员工作时态度不认真、责任感不强造成;其次,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欠缺也占了8例;另有7例不良事件是由于医院本身的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还有5例患者是由于无心理上的辅导和术后的健康指导而造成。结论加强医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医护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培养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医院对手术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出适合医院手术室发展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白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组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伴随着现代医学观念从生物、向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糖尿病的护理,预防与普及宣传教育已成为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检测、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减少了疾病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减慢了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根治术,并对其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106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106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由于在切除的过程中存在困难而选择使用手助的方式来完成本次手术,另98例患者则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完成手术。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6.4豫,其中有6例患者为吻合口瘘,6例患者为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所有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恢复效果,并无死亡的病例出现。结论严格地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与原则以及中转开腹的指征进行了解并掌握,对患者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围手术期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降低的十分关键的环节,需要投以应有的重视。
作者:尹碧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12月来我科治疗的糖尿病患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低血糖复发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豫,低血糖复发率为3%,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5豫,低血糖复发率为,8%,患者满意度为85%;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夏凤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究正常妊娠功能检验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不同孕期的孕妇为实验组,同样选取100例非孕期的育龄女性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女性的肝功能参数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妊娠女性在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孕期女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在孕晚期明显增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孕晚期明显的降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在不同的妊娠阶段,其肝功能参数水平有着明显的变化,对其肝功能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解,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坤;钟杰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一对一护理模式在胚胎停育患者清宫术临床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清宫术的60例胚胎停育患者,根据抽签结果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感染1例、出血1例、腹痛2例、宫内残留1例;研究组术后仅1例腹痛,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非常满意9例、满意18例,总满意度90.0%;研究组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4例、满意6例,总满意度100%,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一对一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胚胎停育清宫术临床,可有效改善疗效及预后效果,还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梅;袁琦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临床上使用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时,患者出现的寒颤发热情况。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01月期间住院,使用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5例,根据患者出现的寒颤发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所用液体为100 ml瓶装剂型,,其不良反应是否与浓度过高有关联,还需继续关注。结论对于临床上使用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使用后的一般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等,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用药中。
作者:谭丽;王利利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并研究临床护理方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10例,对其进行24 h心电监护,观察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记录发生的主要时间,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占总例数的68.18%,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时间为凌晨4:00~16:00,共计占比76.00%,其他时间段共计占比24.00%(<0.05)。结论应当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不同时间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将意外发生概率降至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国会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对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于本院工作的12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干预,将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医生和护理人员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于管理方式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对于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改善其工作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医护人员对此种管理模式也较为满意。
作者:陶波;宁颖圆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调查评分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多种因素、多种关系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产生影响,其中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关系更为密切,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雪梅;杨斌;张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探索本院临床药师工作与药讯编写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药讯探讨、总结、点评、反馈、警示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总结出药讯可以促进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是推动临床药师工作的新途径。
作者:高旭 刊期: 2015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