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娥
探索本院临床药师工作与药讯编写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药讯探讨、总结、点评、反馈、警示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总结出药讯可以促进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是推动临床药师工作的新途径。
作者:高旭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策在缓解急诊患者及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综合性医院的232例急诊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116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我院外科护理措施,调查综合性护理对急症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急症急诊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对策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状态有了较为显著地改善,并且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对策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心理状态,而且能够减少患者身体上的疼痛。
作者:范维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收集2007年01月~2015年01月入住我科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均行一般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70例骨盆骨折患者均随访1个月~2年,经相应的护理后,恢复情况为优良者67例,占95.7豫,恢复情况为-般者3例,占4.3豫。结论稳定骨盆骨折损伤严重,常有合并伤,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通过及时观察,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各种并发症。
作者:邹吉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探讨其CT的影像特征。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有空泡征,表现为结节内小灶性透光区11例,充气征8例,分叶征29例,毛刺征24例,胸膜凹陷征20例,血管集束征17例,空洞3例。32例行增强扫描,18例明显强化,余为不均匀强化趋向均匀强化,CT值25~70Hu。结论 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结探讨鲑鱼降钙素治疗对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超声骨密度测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和促进骨折愈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骨密度测定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超声传播速度、骨硬度指数、超声波振幅衰减值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和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可以增高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有效预防骨折患者术后的骨质流失。
作者:王志;张秀花;陈庆法;蒋娴;倪宏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提高患者的术中配合能力及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术前健康教育,告知手术过程和术中配合方法进行术前评估、训练、准备,术中配合、观察,术后观察与护理等。结果通过专业化的术前健康教育护理,160例患者术中情绪稳定,配合得当,治疗过程顺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介入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等优点,术前健康教育能正确引导使患者掌握恰当的配合方法,及时处理术中患者不适。
作者:严芳;张莉;艾春波 刊期: 2015年第38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本文主要以科室2010年1月~2014年6月对63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案例进行有效分析,实现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周世会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进行临床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聚微波疗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宫颈炎复发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宫颈炎复发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炎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评价培菲康治疗儿科消化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液和(或)抗感染治疗120例腹泻患儿纳入对照组,先不给于抗感染,以补液联合培菲康治疗120例腹泻患儿纳入治疗组,对比症状消失时间、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止吐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补液组痊愈率高于常规组,新发脱水例、30d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培菲康治疗儿科腹泻疗效较好,相较于补液与抗感染同期治疗,可有效减少胃肠道刺激,及早止吐,患儿痊愈率更高,减少脱水,且有助于抑制复发。
作者:赵燕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口服治疗,治疗组使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般入院情况(年龄、病程及性别方面差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以及总有效率。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32%和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的治疗方式对病毒性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有效缩短病程,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蔺桂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比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刚;秦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5.7%,对照组分别为95.9%,89.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3.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与根治术比较,并发症较少,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体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抢救治疗措施。方法选取1例羊水栓塞患者随其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抢救30min 后,产妇神志清醒,呼之能应,生命体征平稳,住院第7d,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羊水栓塞患者及早发现,明确诊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爽;陈柳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比较PICC(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与留置针在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ICC与留置针在治疗宫颈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结果 PICC大幅度地减少患者因化疗药物渗漏造成的损伤并达到佳的治疗效果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本文通过对两种给药方式的比较,留置针组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但PICC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留置针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能较高。结论 PICC应用于持续输液化疗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和安性,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玉洁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紫癜性肾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尿常规检查结果分为紫癜性肾炎组43例和非紫癜性肾炎组99例,分析小儿紫癜性肾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儿年龄>7岁、关节痛、腹痛、反复皮疹、消化道出血等5个因素影响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患儿年龄>7岁、关节痛、腹痛、反复皮疹等是紫癜性肾炎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对于>7岁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并伴有关节痛、腹痛、反复皮疹等症状时应时刻观察随访,并采取积极措施以避免紫癜性肾炎并发症发生。
作者:覃章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给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C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止咳平喘和退热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治疗14d后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给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CAP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集的经乙肝表面抗原确认试验确认为HBsAg阳性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法和CMIA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阳性率。结果 CMIA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显著高于ELISA法;此外CMIA法对HBsAg的检出阳性率为94.0%,显著高于ELISA法的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MIA法检测HBsAg灵敏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作者:刘葵 刊期: 2015年第38期
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病因的第4位,其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而老年人由于可能并发多种脏器疾病,肝、肾功能降低,在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同时,势必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对1例高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继发癫痫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米丽;李敬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百姓的就医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市场销售的药品品种也越来越多,百姓缺乏相应的药学专业知识,因此医院药学咨询服务肩负重担,成为药房服务的重要职能。本文就我院2014年度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数据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
作者:邹万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急诊科室处理气胸的对策及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室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入的80例气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科室气胸处理的过程中,实施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海珠;雷婷;张丽莉 刊期: 2015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