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王华
目的探究产科护理干预方式对妊娠期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4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4例。对参照组患者行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参照组患者行以产科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抑郁量表评分(SDS)和焦虑量表评分(SAS)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和焦虑量表评分都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低,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产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产科护理干预护理方案的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刘田缃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对生产后存在组织物宫腔残留产妇应用产后康复按摩,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妇产科生产后存在组织物宫腔残留的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产后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按摩治疗,对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宫腔内组织物残排出、子宫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分娩后宫腔组织物残留产妇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按摩辅助治疗,可以促进残留物排出,预防及减少子宫出血的发生,促进子宫收缩,使产妇尽快恢复。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外伤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184例外伤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均经B超定位,观察组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而对照组使用一次性硅胶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比较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5),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组在疼痛、出血、感染、医源性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操作简单,创伤小,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好,才是实际应用价值的诊疗进步。
作者:陈清;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mFOLFOX6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给药,观察组则采用双腔导管Power PICC途径给药,均行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评估两组治疗安全性、治疗护理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移位或脱出等安全性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患者护理费用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9例发生了药物外渗外漏及药物性疼痛,患者满意度63.3%,而观察组满意度100%,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实施mFOLFOX6方案化疗选择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是佳输注途径,在满足治疗方案要求的同时,无需另辟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造成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静;汪秀云;许辉琼;刘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评价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疗程均为1凿。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豫;对照组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豫;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氨溴索氧气雾化吸有助于老年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治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选政;符代炎;靖颖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泮托拉唑与奥曲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泮托拉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DCE MRI)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3例共48个小乳腺癌病灶(大直径≤2cm)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扫描,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TIC)。结果43例患者中,共检出46个病灶,DCE MRI诊断小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8%(46/48)。结论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提供丰富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对小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廷智;刘军委;罗青毅;吴辉;冉强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采取防控感染措施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和总结2005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发热门诊采取防控感染相关措施前后空气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被感染情况。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感染措施,我院发热门诊空气中病原菌由(1386.4±275.9)cfu/m3降至(395.6±58.7)cfu/m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医护人员感染病例由2005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19例降至2007年1月~2014年6月仅发生1例。结论在发热门诊采取防控感染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晓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6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和观察组(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每组各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血流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能够明显改善重症脑梗死的神经缺损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益礼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对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进行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治疗组患者50例,采用小切口去脂与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患者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2.00%,治疗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存在<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切口去脂与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来治疗不对称双眼皮,具有安全有效性,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赵延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率,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高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吉诺通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治疗,隔日一次,连续治疗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吉诺通胶囊,每次0.3g,3次/d,7d为1个疗程。两组随访2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声阻抗鼓室压等指标。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85.36%,对照组:60.53%。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0.05。结论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联合吉诺通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治疗手段,加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燚;汪志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抗生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脉营养支持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泮托拉唑钠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NF-α、IL-6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56%,差异有显著性(<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水平分别为(56.1±4.9)pg/ml、(36.1±6.2)pg/ml,对照组TNF-α、IL-6水平分别为(74.9±5.0)pg/ml、(42.0±3.9)pg/ml,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TNF-α以及IL-6水平。
作者:周李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急诊科室处理气胸的对策及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室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入的80例气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科室气胸处理的过程中,实施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海珠;雷婷;张丽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研究责任制护理在皮肤科患者药浴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皮肤病患者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同样的药浴护理,用药方面和护理步骤、时间等方面均相同。不同的是,实验组的皮肤病患者进行了责任制的药浴护理,对照组则只是普通的药浴护理;结果两组通过药浴获得明显治疗效果的例数有352例;实验组对药浴过程满意的例数有165例,对照组对药浴过程满意的例数有96例;认为药浴过程有准人负责并实时监督对药浴过程有帮助的例数有283例,认为打扰到自己的例数有79例,认为无所谓的例数有38例;结论药浴过程中连续不间断的责任制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出现,保障患者安全,更大的作用是能够以人性化的服务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的康复。
作者:王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究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 w和2 w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意识,清除血肿,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饶品峰 刊期: 2015年第38期
探讨心理干预在留置胃管的患者心理和生理及疾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让患者无压力的接受这项护理操作,同时明确心理护理在临床各个阶段的重要性。
作者:朱艳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研究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予以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先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3个月后再予以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情况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治疗脑外伤方面,应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率较低的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海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节<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发生。
作者:吴梦洁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乳腺癌的MRI技术检查操作人员进行强化管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乳腺癌的MRI技术检查操作人员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技术操作人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管理,第一个阶段管理时间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常规管理,第二个阶段的管理时间为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进行强化管理。两个阶段管理完毕后分别对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进行考核,比较两阶段管理后技术操作人员的考核成绩。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第二阶段管理结束后技术操作人员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第一阶段管理结束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乳腺癌的MRI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强化管理可以提高技术操作人员的操作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喆 刊期: 2015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