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聂丹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 舒适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通过随机抽选的形式将我院收治的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1.27±1.13)分,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4.38±1.07)分,经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起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麻醉深度指数小于40的患者50例为A组,而麻醉深度指数大于40小于50的患者50例为B组,麻醉深度指数大于50的50例患者为C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三组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的MME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与麻醉前1d数据相比较,B组中的患者有一定的缩短,数据有一定的差异,<0.05。结论麻醉深度指数大于40小于50对于患者腹腔镜术后的认知功能影响比较小。

    作者:倪春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浅谈

    目的探究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复合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对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经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经雷尼替丁加以西沙必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其可明显的提高为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饮食生活质量。

    作者:章优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会阴评估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评估在选择会阴保护方法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70例,通过评估产妇会阴弹性、会阴体长度,产妇配合度分别实施会阴保护和会阴侧切术,其中保护会阴成功分娩60例,会阴侧切分娩110例。结果有效减少会阴侧切术的实施,减轻产妇损伤。结论实施方法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君;徐蕾;张亚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3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和常规阑尾切除术,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3.4 cm和6.7 cm,出血量均值32.2 ml和98.2 ml,住院时长均值3.9 d和5.8 d,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瘢痕遗留率亦远远低于常规阑尾切除术。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较之常规阑尾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宏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头孢哌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为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对照组)与头孢哌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头孢哌酮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是治疗肺部感染的理想方案。

    作者:郝久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北京M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比较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

    本文在多次现场调研、搜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层次结构模型,对北京M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卫生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对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智力参考。

    作者:李琪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研究并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以及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谢丽丹;吕春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模式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和谐是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式所具备的基本要素,谈论如何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模式。

    作者:陶静;曲崇正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脂症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洛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0%(<0.05);在血脂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治疗高血脂效果显著。

    作者:蓝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mFOLFOX6方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mFOLFOX6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给药,观察组则采用双腔导管Power PICC途径给药,均行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评估两组治疗安全性、治疗护理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移位或脱出等安全性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患者护理费用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9例发生了药物外渗外漏及药物性疼痛,患者满意度63.3%,而观察组满意度100%,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实施mFOLFOX6方案化疗选择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是佳输注途径,在满足治疗方案要求的同时,无需另辟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造成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静;汪秀云;许辉琼;刘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治疗的138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而研究组采用贝那普利结合氨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豫;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9豫;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0.05)。结论贝那普利结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治愈率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省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肺大疱误诊为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对肺大疱及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0例于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被误诊为自发性气胸的肺大疱患者,根据患者症状及X线片、CT检查确诊,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0.05),同时术中出血量、复发率、术后24h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诊断肺大疱及气胸时,要详细了解病史、症状,结合相关检查综合分析,对于小、中肺大疱可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张勇;梅力;徐泽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调查评分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多种因素、多种关系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产生影响,其中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关系更为密切,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雪梅;杨斌;张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告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多发生在膝关节,发生在髋关节少见,而双侧髋关节发病更为罕见。此病原因不明,术前误诊率极高。其早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因此病程较长。早期髋关节间隙正常时患者症状较轻,剧烈活动后症状加重,可出现静息痛,症状时轻时重。

    作者:陈晓君;仇艳艳;汤培;陈微;吴小宝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精神病科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因素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上呼吸道感染院内暴发流行相关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五年内院内暴发上呼吸道感染时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并获得相关流行因素和护理措施的不足之处,以指导今后预防医院感染暴发工作。结果流行因素与患者多、集体活动、活动空间相对小;精神病患者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住院周期长;天气变化;护理观察不及时,预防措施不足、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等有关。结论掌握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关口前移,循证干预。依靠护理人员的仔细观察,细致护理,及时发现精神病患者的异常情况。并在佳的时机,发现隔离治疗感染者,是预防上感流行的关键。

    作者:吴胜霞;宋维亚;张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29例肺转移癌患者共112个病灶,将肺转移瘤灶应用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进行治疗。结果29例肺转移癌的112个病灶中,有60个得到完全缓解,占比为53.57%;有28个得到部分缓解,占比为25.00%;有15个无明显变化,占比为13.39%;有9个为病情发展,占比为8.04%;病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57%。结论在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效果显著,具有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王庆祥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近乳晕区早期乳腺癌整形保乳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近乳晕区早期乳腺癌整形保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近乳晕区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保乳术,研究组行整形保乳术,比较两组并发症、满意程度及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乳房美容满意度92.86%比对照组66.67%高(<0.05);两组局部复发率与转移率比较(>0.05)。结论整形保乳术应用于近乳晕区早期乳腺癌患者效果显著,且术后患者对乳房的美容效果满意度较高。

    作者:谭正芹;马强龙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楔状缺损修复治疗远期疗效随访评价

    目的探析锲状缺损修复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锲状缺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1~4年,发现治疗2年后锲状缺损修复的成功率为84%,而4年后,成功率明显下降,<为28%左右。结论锲状缺损修复治疗的远期疗效在一定程度上与修复体材料和患牙承担的咬合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临床上在对锲状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修复体材料,还需要注意患牙咬合力的影响。

    作者:徐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血清EB病毒定量测定在鼻咽癌放疗后监测复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在鼻咽癌放疗后复查及监测复发与否与血清EB病毒定量的关联性。方法技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对鼻咽癌放疗后缓解者98例及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22例,进行血清EB病毒DNA定量检测,统计分析。结果血清EB病毒定量测定(复制量中位数31266.0copies/m1)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局部复发或转移者明显高于放疗后缓解者。结论血清EB病毒定量测定检测对鼻咽癌放疗后监测复发有现实意义,可用作监测鼻咽癌放疗后是否复发的参考指示。

    作者:吴华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通过对罗哌卡因注射液以及芬太尼注射液在无痛分娩中的一些应用来对它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我院同意经过无痛分娩的90位产妇,将他们设定为研究组,另外再选取在自然状态下分娩的90位产妇,将他们设定为对照组,对于研究组可以通过硬膜外穿刺的方法来对产妇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在妊娠的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生理指标、妊娠过程以及产妇的分娩方式,并观察这些因素对于刚出生婴儿的影响。结果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来进行镇痛可以明显是活>期缩短,从而减小剖宫产率,进而来对新生的婴儿进行评分。结论使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的方法来镇痛对于母婴两人的影响都比较小,给药方法简便,适宜于平常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