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客;夏小昆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口服咖啡因治疗腰麻后头痛的有效性.方法:在我院实施下肢及肛肠鞍区手术腰麻后头痛的40例患者,随机分4组,每组10例.Ⅰ组为一般补液治疗组、Ⅱ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Ⅲ组为咖啡因组、Ⅳ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口服咖啡因组.结果:Ⅳ组腰麻后头痛缓解在病程上明显优于Ⅰ组和Ⅲ组,P<0.01,也优于Ⅱ组,P<0.05.Ⅱ组与Ⅰ组、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腰麻后头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服咖啡因可迅速缓解腰麻后头痛.
作者:刘莉;周曙;黄素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鉴于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多药合用很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增加.为促进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使用,笔者抽查了2008年的3 000份住院临床医嘱,旨在发现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时纠错,以期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丁珊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手部急性损伤是常见的损伤.约占急诊外伤总数的1/4,该损伤常伴有皮肤缺损,肌腱、指骨外露或变性坏死,可导致手部严重残疾[1].
作者:贾秀芬;饶小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5例,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3例患者规范治疗护理后2~6 d体温开始下降,感染得到有效控制,3次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细菌培养阴性,治愈率92.00%.1例出现颅内感染无法控制,脑水肿加剧合并肺部感染等而死亡,病死率4%;1例因故放弃治疗.1例患者CT检查发现少量气颅,2周后复查CT颅内积气消失,1例患者出现引流过度,无急性硬膜下血肿、二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徐远;王金玲;朱建梅;黄谢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本院自1996年1月~2008年1月共施行开胸手术1 125例,27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2.4%),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开河;赵芝乔;宋定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各器官储备机能降低,同时往往有1~3种以上的并发病,因此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术后常规入ICU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入院前4小时与家人生气后服阿米替林(约40~50片,25 mg/片)和舒乐安定(20片,2 mg/片).来我院急诊,来时神志尚清,予洗胃及对症治疗,于服药后1 h出现神志不清,考虑因患者早晨及中午均未进食,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较快所致.
作者:吴晓华;云叶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所谓情景模拟就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中[1].静脉输液是<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操作,要求操作者要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及技巧.仅靠教师的示教及学生在模型上的练习,体会不到在病人身上穿刺的真实感觉.将角色扮演法引入到静脉输液的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传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Waters X-Terra C18(4.6 mm×250 mm,5 μm);1%醋酸溶液(用二乙胺调pH值至3.7)-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进样量分别在0.13~2.56 μg和0.60~12.01 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4和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0%,99.91%,101.68%和101.00%,100.12%,100.34%;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作者:郭志渊;刘峰;周益芬;周振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食管多发性癌临床上少见,我院1982~200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2 912例,发现食管有2个以上癌灶24例,占同期确诊病例的0.8%,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玉华;苟昭映;李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川渝产山银花中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结果:总黄酮在0.02~0.08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15%,RSD为0.45%.总绿原酸在0.8~8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0.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山银花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春红;田吉;何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人的阴茎和身材高矮、肥瘦、五官大小等一样,存在着众多的差别,长短不齐,粗细不均.一般认为:静止状态平均长度4.5~8.5 cm,勃起时12~18 cm算正常范围.
作者:王晓芬;张静;孙中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两种锻炼方法对脑出血后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法,治疗组采用功能锻炼结合心脑血管治疗仪,两组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用x2检验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检验0.005
作者:余琨;陈丽琴;蒋达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患者,予5%葡萄糖250 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 ml,有糖尿病者,改为木糖醇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比较治疗前后平板试验运动终点所达到的代谢当量(METs)、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和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5%.治疗后METs明显增加,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和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吉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老年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虚弱,或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现多称压力性溃疡).褥疮一旦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由于褥疮的发生而引起医疗纠纷.
作者:刘春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比较2种评估表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预测能力.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66例神经外科患者分别进行Braden评估表和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评分.结果:Braden评估表有较理想预测效果,敏感性为83.02%、特异性为86.41%、阳性预测值为61.11%、阴性预测值为95.19%.Waterlow评估表有较理想的诊断价值,敏感性为90.57%、特异性为72.33%、阳性预测值为45.71%、阴性预测值为90.85%.结论:Braden评估表能较好地平衡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发生的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黄荣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由胎盘附着位置异常所致.通常认为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与前置胎盘的类型密切相关.笔者分析前置胎盘分类及产前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在急诊工作中尤为常见,也是社区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整个急救医学中,尤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病死率极高,迅速准确判断并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2006~2008年救治的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以期与同仁交流.
作者:雷锦云;叶丽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将96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压缩空气驱动组(空气压缩泵)和氧气驱动组,两组均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氧气驱动组SaO2水平与压缩空气驱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支患儿SaO2均有影响,氧气驱动吸入更适合于毛支患儿.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及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结果:通过对我院高热惊厥患儿救护并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桂芹;张继山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