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9-5519
  • 国内刊号:50-1129/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198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重庆
  • 全年订价:63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2009年14期文献
  • 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的结果.方法:对8685例孕妇先检测HBV标志物.其中大三阳101例,小三阳370例,三抗体阳性310例.召回这些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大王阳组HBV-DNA阳性101例,小三阳组HBV-DNA阳性76例,三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26例.结论:对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检测HBV-DNA含量,以便了解孕妇感染HBV-DNA的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作者:吴志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40眼翼状胬肉行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结果:40眼翼状胬肉34眼治愈,1眼复发,5眼失访.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王中华;吴寿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根除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佳疗法,观察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与甲硝唑三联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90例,随机分成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组45例,甲硝唑三联组45例,三联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儿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56%(43/45)和91.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溃疡愈合率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分别为97.78%(44/45)和82.22%(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根除HP感染两种方案效果类似,但盐酸克拉霉素组对溃疡愈合优于甲硝唑组.

    作者:李奉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HPLC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 2.8)-乙晴(82:18),流速1.0 ml·min-1柱温37℃,检测波长为293 nm.结果: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在4.0~40.0 μh·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1.26%).结论: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本产品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梅;胡正波;徐春红;徐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FasL、TRAIL及其受体DcR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FasL、TRAIL及其受体DcR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40例宫颈癌组织中FasL、TRAIL及DcR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FasL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宫颈癌组织中,FasL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降低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RAIL及DcR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织中,TRAIL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降低而降低.结论:FasL,TRAIL及DcR1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褚静;贾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80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d,3 d后逐渐减量,7~10 d为1疗程,对照组70例,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给予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消除影响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结果:治疗后纯音测听示激素治疗组听力恢复有效率73.75%,对照组有效率55.71%(P<0.05).结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改善听力.

    作者:彭亚;柳岸;孙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备皮及做好病人家属解释工作,术后严密观察T、P、R、BP瞳孔变化,整套引流装置通畅无菌,记录引流液情况,加强基础心理护理.结果:35例患者复查脑CT脑室积血均消失,术后全部存活.结论:术前、术后全程认真护理及细心观察,是保证脑室引流成功的基础.

    作者:陈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心房颤动转复与维持窦律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转复与维持窦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房颤病程3天~5年患者首先接受华法令抗凝治疗3周,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接受胺碘酮治疗,第一周为0.2 g,每日3次口服,第二周0.2 g,每日2次口服,如房颤未转复.则行电复律治疗;B组(48例):接受普罗帕酮150 mg,每8 h 1次,连续应用4 d,如房颤未转复,则行电复律.A组复律成功者继续服用胺碘酮0.2 g,每天1次维持.B组复律成功者继续接受普罗帕酮150 mg,每8小时1次维持.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12%(6/50),普罗帕酮组10%(5/48),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随访1个月,6个月,1年,2年,胺碘酮组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组药物复律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考虑与选择房颤病程多数在1年以上有关,但是复律后维持窦律方面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

    作者:丁大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8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用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阴部,用该阴道栓1枚置入阴道深部,6次为1疗程;对照组40例,阴道深部放入克霉唑阴道片1枚,3日后再给药1次,6天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显效快,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雅燕;张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48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2月~2008年2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48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10例,Ⅵ型4例,根据骨折不同的特点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48例获1~3年随访,优良率83.3%.结论:骨折解剖复位、可靠内固定并植骨、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房辉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围麻醉期的处理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G)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对我院近年38例施行MG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SAI~Ⅲ级,择期经胸骨正中劈开行胸腺切除手术,MG分型:Ⅰ级12例,Ⅱa级7例,Ⅱb级9例,Ⅲ级3例.麻醉诱导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注射阿曲库铵,麻醉维持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异氟醚吸入,不再追加肌松药.所有患者术后均带气管插管回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38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占5.3%),发生MG危象6例(占15.8%,6/38例).术前危象预测积分≥12分的27例患者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308.4±183.7)h,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的(56.2±47.5)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G患者术后需要呼吸支持的发生率随临床分级增加而增高;术中尽可能避免肌松药物的使用,术后正确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时机,对保证MG患者胸腺切除手术安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新生;刘怀清;刘祥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评估表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压疮预测能力的比较

    目的:比较2种评估表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预测能力.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66例神经外科患者分别进行Braden评估表和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评分.结果:Braden评估表有较理想预测效果,敏感性为83.02%、特异性为86.41%、阳性预测值为61.11%、阴性预测值为95.19%.Waterlow评估表有较理想的诊断价值,敏感性为90.57%、特异性为72.33%、阳性预测值为45.71%、阴性预测值为90.85%.结论:Braden评估表能较好地平衡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发生的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黄荣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患者,予5%葡萄糖250 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 ml,有糖尿病者,改为木糖醇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比较治疗前后平板试验运动终点所达到的代谢当量(METs)、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和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5%.治疗后METs明显增加,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和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吉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及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结果:通过对我院高热惊厥患儿救护并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桂芹;张继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41例(43.16%)为粘连性肠梗阻,肠道肿瘤33例(34.74%),嵌顿疝12例(12.63%);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后,3例死亡,5例好转,87例治愈出院.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依次为:肠粘连,结肠肿瘤,腹股沟嵌顿疝;疑有绞窄,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是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二甲双胍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的降脂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维生素E.用药后10周,组内、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体重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效,治疗组TC、TC、体重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血脂、体重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作者:吴晓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8例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2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降低了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竞淘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斯帕丰(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应用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并与单独使用斯帕丰和黄体酮胶囊作对照,观察患者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情况,治疗前后了解孕妇体内孕酮水平变化,对先兆流产疗效进行判断.结果:应用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患者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的症状;明显的改善孕妇体内孕酮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用药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斯帕丰和黄体酮胶囊(P<0.05).结论: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是治疗先兆流产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联合用药.

    作者:许琼;刘常利;周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旋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组50例(治疗组);单用依那普利组5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并观察对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用在取得较理想降压效果的同时,对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杜世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体会

    目的:观察可吸收肋骨固定钉用于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胸外伤伴有胸壁不稳定形成连枷胸的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发生其他并发症.疗效评定,优良率93%.结论: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是一种治疗连枷胸理想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韦春晖;谭勇明;邓滨;马吉意;覃永坚;杨英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院2006~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上报的90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女53例(58.89%),男37例(41.11%);静脉滴注76例(84.44%),居首;抗感染药物出现ADR 38例(42.22%),其次是中药制剂22例(24.44%);出现皮肤及附件症状者53例(58.88%),其次为神经系统16例(17.78%).结论:ADR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多样化,需要加强ADR的监测,提高ADR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尤建芳;尤明霞;冯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相关护理干预.方法:选取青、中、老三个年龄阶段的乳腺癌患者各30例,由专科护士与之交流.结果:90例患者全部接受病情需要的治疗,心理护理有效率达96.7%.结论: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可以去除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障碍.

    作者:陈小琼;钟金霞;钟玉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川渝产山银花中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川渝产山银花中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结果:总黄酮在0.02~0.08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15%,RSD为0.45%.总绿原酸在0.8~8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0.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山银花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春红;田吉;何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加替沙星软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软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项下第二法,以2%SDS的HCl(9→1000)溶液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采用HPLG法测定.结果:线性关系在2.0~48.0 μg/ml范围内,加替沙星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4%、99.4%及98.7%,RSD为0.97%~2.9%;3批加替沙星软胶囊的溶出度为75.0%~88.0%,且溶出均一性良好.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加替沙星软胶囊的质量研究.

    作者:代春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复方酚咖伪麻胶囊含量均匀度测定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Waters X-Terra C18(4.6 mm×250 mm,5 μm);1%醋酸溶液(用二乙胺调pH值至3.7)-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进样量分别在0.13~2.56 μg和0.60~12.01 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4和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0%,99.91%,101.68%和101.00%,100.12%,100.34%;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作者:郭志渊;刘峰;周益芬;周振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和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对50例宫颈癌患者通过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在中等偏下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1)缺乏疾病的认识,害怕生命的结束.(2)家庭支持系统不完善.(3)性知识缺乏.结论: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应对方式有关,护士应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全面评价,针对性的做好健康教育,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东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31例囊性肾癌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TNM分期构成与囊性肾癌组相同的21例非囊性肾癌比较其预后.结果:囊性肾癌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经病理确诊肾癌囊性变19例,多囊性肾癌9例,单纯性囊肿癌变3侧.1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4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结论:囊性肾癌术前正确鉴别各亚型是选择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的关键.

    作者:林斌;黄永明;蒲光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为M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发病增多,占全部病例的50%,除肺部受累外还可有多系统受累,胸片特点为右侧肺部受累多见;支原体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疗效显著.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婴幼儿及较大儿童且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较敏感,重症者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晋;戴维靖;刘宏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对照组加用止血药物(立止血静脉注射、止血定、止血芳酸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两组持续用药72h后,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2h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0.4%和71.7%,24h小时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4.2%和78.3%,48h小时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8.1%和9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曲肽合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泮托拉唑组,其疗效肯定.

    作者:刘万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及口服咖啡因治疗腰麻后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口服咖啡因治疗腰麻后头痛的有效性.方法:在我院实施下肢及肛肠鞍区手术腰麻后头痛的40例患者,随机分4组,每组10例.Ⅰ组为一般补液治疗组、Ⅱ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Ⅲ组为咖啡因组、Ⅳ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口服咖啡因组.结果:Ⅳ组腰麻后头痛缓解在病程上明显优于Ⅰ组和Ⅲ组,P<0.01,也优于Ⅱ组,P<0.05.Ⅱ组与Ⅰ组、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腰麻后头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服咖啡因可迅速缓解腰麻后头痛.

    作者:刘莉;周曙;黄素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方法,提取医院2006~2008年间儿科应用静脉置管251例,调查影响置管的相关因素.结果:251例应用留置针输液患儿,堵管、继发感染、滑脱、自行拔管方面与年龄有关;置管时间与继发感染发生率成正相关.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应注意套管固定、防止滑脱,预防机会感染,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轻了患儿痛苦与护士工作量.

    作者:邵惠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1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用药人群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13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涉及45个品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为多见,占57.8%;心血管系统药物次之,占11.9%.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8.1%.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占34.1%;严重ADR有3例,均表现过敏性休克.ADR报告人以医生呈报的例数多,占47.4%,护士呈报少,占2.2%.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全方位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杨涛;彭启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CPM及透明质酸钠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PM及透明质酸钠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髌骨骨折患者术中、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并应用CPM康复机进行功能锻炼,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反应轻,关节活动好.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8.4%.结论:CPM及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能够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关节功能,防止创伤性骨炎的发生.

    作者:苏登;叶永杰;阳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伤科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伤科贴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分级计分评价方法,对符合研究条件的136例病人随机分为伤科贴组(治疗组)和伤科散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2,4,7,10天各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4,7,10天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科贴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霍钻云;刘东文;朱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直接徐徐注入翼管神经解剖部位,每2周1次,4次为一疗程.并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18例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中,治愈7例(自觉症状消失,鼻腔黏膜色泽恢复正常),好转9例(阵发性喷嚏明显减轻,但仍有发作,鼻腔水样分泌物明显减少,鼻黏膜变红),无效2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健;吴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动态健康教育卡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动态健康教育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的、连续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糖等各项指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动态健康教育卡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芝碧;黄雪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端粒酶与Ki-67及p53在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病变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端粒酶与Ki-67、p53在大肠癌和腺瘤的表达及发生、发展机理.方法:用组织芯片原位杂交的方法在分子学水平对细胞的端粒酶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Ki-67,p53进行检测.结果:72例大肠癌端粒酶表达的阳性率为77.78%,Ki-67阳性率88.89%,p53阳性率63.89%;36例大肠腺瘤端粒酶表达阳性率8.3%,p53阳性率22.22%,Ki-67阳性率13.89%.端粒酶和Ki-67、p53的阳性表达在大肠癌和大肠腙瘤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和K-i67、P53在大肠细胞癌变过程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吴建浓;刘敏;李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救治危重症患者1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德国贝朗CRRT机对19例危重症患者进行CVVH治疗.结果:16例治愈好转,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CVVH抢救治疗危重症患者成功率高,可作为救治危重症患者首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52例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患者的病死率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8年10月间HE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HE患者原发疾病、有无合并症(腹水、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总结HE患者的病死率、发病诱因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HE患者死亡率为19.23%.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21例(40.39%),其次为感染18例(34.62%)、电解质紊乱15例(28.85%)等.其中诱因不明确2例死亡率为100.00%,诱因明确的50例死亡率为16.00%;仅有一种诱因的患者死亡率为8.33%,有两种诱因的患者死亡率30.77%,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本组HE分期中Ⅰ期、Ⅱ期、Ⅲ期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Ⅳ期患者;Child-Pugh分级中A级、B级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C级患者;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HE发病诱发因素众多,预后与患者的HE分期、Child-Pugh分级以及有无合并症密切相关.

    作者:梁小波;张亮;王海斌;吴小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Stryker988i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使用和维护

    目的:探讨Stryker988i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使用特点和维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使用Stryker988i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的病史资料.结果:175例患者中转率为6.3%,手术并发症1.1%,手术成功率93.7%.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有点.结论:Stryker腹腔镜具有其独特的操作特点,加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LC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腹腔镜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现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王浩;杨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化疗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1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联合ABMT给予全程保护性无菌护理.结果:21例患者经层流室加全方位无菌护理,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阶段,无感染病例,15例于移植后持续完全缓解,6例在移植后1年内复发.结论:采用层流室加全方位无菌护理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极期感染的发生,为自体骨髓移植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朱云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受损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受损(IGT)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12月我院内科门诊46例新诊断IGT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干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HOMA-IR、TG、h-CRP及vW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除降血压外,替米沙坦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沈阳;王钟杰;陈岳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方法:对320例LC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LC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较好方法.

    作者:桂小丹;邓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梗阻性黄疸患者及非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3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梗阻性黄疸组(OJ)、非黄疸组(Non-OJ)及生脉注射液防治梗阻性黄疽组,动态观察内毒素(LPS)、尿转铁蛋白(TFR)、尿白蛋白(ALB)及视黄醇(RBP)的变化.结果:生脉注射液防治组术后7天与术后1天相比,LPS、TFR、RBP、ALB明显下降,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ALB与梗阻性黄疽组在术后7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内毒素有拮抗作用,从而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王霞;张雪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昆明市精神障碍患病率与卫生资源利用研究

    目的:了解昆明市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精神卫生资源投入及利用现状.方法:抽样调查全市精神疾病患病率及诊治情况,同时普查全市精神卫生资源现状.结果:精神和行为障碍30天患病率为4.53%,12个月患病率为6.41%,终生患病率为15.19%.重性精神病30天患病率为1.02%,推算全市现重性精神病人51 000例.全市共拥有精神科正规病床1 920张,即每万病人拥有床位数为152张,精神科病床年平均使用率为92.6%.结论:昆明市精神卫生资源投入不足.

    作者:杨家义;阮冶;黄悦勤;高长青;卢瑾;姚坚;党卫民;罗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CT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64层螺旋CT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检查,所取得的图像质量好,诊断率高,无并发症.结论:认真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中的配合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层螺旋CT检查成功取得优质影像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刘霞;李雪;冉启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54例急性视神经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视神经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54例(81眼)急性视神经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急性视神经炎及时采用以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加强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3例病人出现失眠症状,6例出现轻度口干、头晕和心悸,其余45例无眼痛、头痛、异物感等不适.结论:急性视神经炎及时诊断治疗,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指导,是提高视功能的关键.

    作者:王雪云;徐烟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锻炼方法对脑出血后运动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锻炼方法对脑出血后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法,治疗组采用功能锻炼结合心脑血管治疗仪,两组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用x2检验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检验0.005

    作者:余琨;陈丽琴;蒋达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再次异位妊娠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结局,寻求早期干预及处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再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再次异位妊娠发病率为5.2%,炎症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手术引起的粘连.结论:早期干预、正确治疗、适时妊娠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作者:王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5例,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3例患者规范治疗护理后2~6 d体温开始下降,感染得到有效控制,3次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细菌培养阴性,治愈率92.00%.1例出现颅内感染无法控制,脑水肿加剧合并肺部感染等而死亡,病死率4%;1例因故放弃治疗.1例患者CT检查发现少量气颅,2周后复查CT颅内积气消失,1例患者出现引流过度,无急性硬膜下血肿、二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徐远;王金玲;朱建梅;黄谢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关系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及与CD34标染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骨巨细胞瘤中MMP-9表达强度及CD34标染的新生血管密度,分析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与MVD的关系.结果:MMP-9表达强度在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级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初发组(P<0.01),在肿瘤转移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未转移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MMP-9表达强度与MVD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9.结论:MMP-9可能通过促进骨巨细胞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影响肿瘤预后,MMP-9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罗启翅;阳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按Johner-wruh疗效评价标准全部病例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张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长托宁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氯磷定和长托宁救治,对照组用氯磷定和常规阿托品救治.结果:治疗组40例,对照组26例,在同等情况下长托宁治疗组用药次数,用药总量明显小于对照组,M样中毒症状消失快(P<0.01),不良反应小.结论: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优于阿托品.

    作者:覃刚;徐茹华;蔡莉;刘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61例、常规放疗组57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2.5 Gy/次,33次;常规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40~60 Gy/(20~30次·4~6周),耳前野补量至鼻咽区DT70 Gy;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 Gy.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1年口干发生率分别为8.20%(5/61)和94.73%(54/57),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92%(3/61)和71.93%(41/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作者:廖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160例消化不良患者症状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不良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的临床特点.方法:以病史采集的方式询问160例经胃镜证实的OD和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并分析各组症状与进餐之间的关系.结果:OD和FD分别占45%和55%.FD病例多见于<50岁的患者(P<0.05),FD病例表现的上腹饱胀、嗳气等症状计分明显高于OD(P<0.05),OD病例表现的上腹痛症状则明显高于FD组(P<0.05).O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空腹为主,而F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餐后为主.结论:根据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可判断FD和OD,F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主要与动力障碍相关,而O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则可能主要与胃酸相关.

    作者:尹金柱;曾育辉;潘敏;梁秋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30例,ASA Ⅰ~Ⅱ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1·kg-1、异丙酚4~6mg·kg-1·h-1、间断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CO2充气时、CO2充气5 min、10 min、放气后5min、拔管时记录SP、DP和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术中SP、DP和HR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1.5±5.6)、(14.3±8.5)、(17.5±2.4)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能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苏醒较快、平稳.

    作者:金炳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收治的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有停经后阴道出血史,均被误诊.在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过程中发生阴道大出血,行米非司酮+MTX联合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受孕时,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危险,在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中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术前应行B超检查明确胚胎着床的部位.确诊禁忌直接行人工流产术,可先行药物保守治疗,一旦发生阴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可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作者:郑雪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咀嚼片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胃溃疡随机分为:A组56例,B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标准3联疗法根除HP.1周后A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铝碳酸镁咀嚼片1 000 mg每日3次;B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硫糖铝1 000 mg每日3次,继续治疗5周,停药4周后观察溃疡愈合及S期S2期获得率.结果:停药4周后内镜下A、B组溃疡S期、S2期获得率分别为95.2%、80.5%;73.4%、33.6%.A组溃疡愈合显著优于B组.结论:铝碳酸镁咀嚼片作为黏膜保护剂,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优于硫糖铝.

    作者:覃刚;蔡莉;蒋锐;吴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25例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资料完整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25例中15例成活,10例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正确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方志全;刘志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将96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压缩空气驱动组(空气压缩泵)和氧气驱动组,两组均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氧气驱动组SaO2水平与压缩空气驱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支患儿SaO2均有影响,氧气驱动吸入更适合于毛支患儿.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头位难产126例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孕妇126例与同期头位顺产1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位难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明显高于头位顺产组.结论:头位难产导致母婴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姬秀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疗效观膊

    2008年6~12月,我院ICU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闽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疗效满意,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结论:YL-I型针微创术是治疗颅内血肿较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宾;胡亮;肖兴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4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

    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上需达到解剖复位.因损伤机制较复杂,临床处理不当,常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我院自2003~2008年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获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顺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丙泊酚分次诱导异氟醚维持全身麻醉调控CO2气腹致循环紊乱

    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主要特点为快捷、微创,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但建立人工CO2气腹时可引起严重循环紊乱,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急剧升高,甚至损害心肌细胞,引发心律失常[1,2].

    作者:李向军;叶静;王宁仁;张彩霞;武学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胰岛素泵短期治疗成人糖调节受损患者21例疗效观察

    糖调节受损(IC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目前将此期看作任何类型糖尿病(DM)均可能经过的、由正常人发展至DM患者的移行阶段.研究发现IFG和IGT具有相似的β细胞早期损害,均伴随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作者:姚涤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血液灌流抢救除草剂与有机磷农药混合中毒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入院前12小时生气后服用两种除草剂为2,4-滴丁酯和草甘磷异丙胺,被家人发现后立即予灌服肥皂水催吐,并于当地县医院洗胃及对症治疗,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渐加重,肢端湿冷,血压波动于80~60/50~40 mmHg,在升压药维持下急送我院.入院后查体:T 35.5℃,P 126次/分,R 29次/分,BP 80.50 mmHg,呈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未引出,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音尚有力,律齐,低钝,腹部无明显病理征引出.

    作者:常秀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瓦斯中毒126例的临床救治

    急性瓦斯中毒是严重影响人民安全生产、生活的重大因素之一.我院自1997年10月~2008年4月收治126例急性瓦斯中毒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德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男科门诊患者感染艾滋病脆弱性的调查研究

    笔者对2007年5月~2008年12月前来就诊的1 400例男科门诊患者进行艾滋病知识和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感染艾滋病脆弱性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杰;万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早产103例临床分析

    早产是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预测和早期诊断早产,积极处理减少早产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前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将我院103例早产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天慧;甘荔;彭红;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小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32例临床观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肇事等高能量损伤致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病例逐渐增多,此处为解剖学移行部位,且多为直接受力处,复合作用力使得骨折多呈粉碎性螺旋形,腓骨骨折可在同一平面或近端等部位,临床处理可采用牵引、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架内固定术等方法.

    作者:刘永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89例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由胎盘附着位置异常所致.通常认为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与前置胎盘的类型密切相关.笔者分析前置胎盘分类及产前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社区医院心肺复苏8例临床分析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在急诊工作中尤为常见,也是社区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整个急救医学中,尤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病死率极高,迅速准确判断并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2006~2008年救治的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以期与同仁交流.

    作者:雷锦云;叶丽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火把花根片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浸润性突眼临床观察

    甲状腺机能亢进浸润性突眼(简称甲亢浸润性突眼),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内分泌科使用火把花根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甲亢浸润性突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志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5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内分泌科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诊治,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老年人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感染,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治愈率9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结论:老年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采用全身加局部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时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治疗开胸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本院自1996年1月~2008年1月共施行开胸手术1 125例,27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2.4%),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开河;赵芝乔;宋定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120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正常妊娠时,孕卵应着床于子宫腔的子宫内膜,凡孕卵在子宫以外着床发育者,成为异位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对我院12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进行保守性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俊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4例食管多发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多发性癌临床上少见,我院1982~200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2 912例,发现食管有2个以上癌灶24例,占同期确诊病例的0.8%,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玉华;苟昭映;李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晚期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DN早期即微量蛋白尿期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沈宁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在鼻窦内镜术后鼻腔护理中的应用

    鼻窦内镜手术后常出现鼻出血、鼻塞、鼻腔干燥等一系列的症状,因此术后的鼻腔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11月在鼻窭内镜术后第二天取出鼻腔填塞物即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行鼻腔冲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良淑;方利;方红雁;周述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妊娠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妇女由于肝脏负荷加重,营养往往相对不足,内分泌有一定改变,可造成妊娠影响病毒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又可影响妊娠,甚至波及胎儿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妊娠毒血症和分娩时使用麻醉药物与出血过多,都可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因此,患者往往恐惧感增加,担心自己的小宝宝会受到影响.

    作者:顾肖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龄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在ICU中的应用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各器官储备机能降低,同时往往有1~3种以上的并发病,因此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术后常规入ICU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人工椎间盘颈椎前路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新技术,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以往采用颈椎间盘切除与椎间盘植骨融合术,但术后颈部要制动2个月,有时可形成假关节,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力学传导,增加了相应节段应力,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1].

    作者:徐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在发现糖尿病2~3年后出现神经病变,也有一少部分患者以首发神经症状而就诊,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发展而递增,因此DPN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红丽;宋孟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高压氧治疗恶性肿瘤一系列的观察研究认为,高压氧可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且在化疗后可以改善被损伤组织细胞含氧量、氧储备,有利于组织细胞修复[1],从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辅助手段.

    作者:汤永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足拇趾趾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手部急性损伤是常见的损伤.约占急诊外伤总数的1/4,该损伤常伴有皮肤缺损,肌腱、指骨外露或变性坏死,可导致手部严重残疾[1].

    作者:贾秀芬;饶小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以左心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他既有降低患者收缩压,提高舒张压,改善冠状动脉灌注作用,又有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降低心脏耗氧量的作用.

    作者:任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出院指导在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我科自2003年5月起对直肠癌病人实施以整体护理的出院指导.通过护患交流,满足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了实际问题,改善了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作者:刘玉芬;刘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观察

    急性脑卒中发生后约65%的患者会伴发一侧肢体瘫痪,并采用脱水、降颅压、扩张血管、营养及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以静脉输液为主,由于输注药物多,输液时间长,以及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等症状.

    作者:王浩荣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颈椎间盘前路术后椎体滑脱的护理干预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脱位伴截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

    作者:刘国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早产儿是指胎龄28~37周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的活产婴,其大多数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2005~2007年,我科对19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祥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褥疮防护

    老年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虚弱,或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现多称压力性溃疡).褥疮一旦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由于褥疮的发生而引起医疗纠纷.

    作者:刘春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轻者肌肉挛缩,神经功能损伤,重者肢体坏死、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现将1999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3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阳爱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护理

    食管气管瘘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食管与气管相通[1],常合并进食呛咳及难以控制的反复的肺部感染.常见原因是创伤、甲状腺和食管的恶性肿瘤或原因不明,其次是医源性损伤[2].

    作者:周训平;周厚秀;汤勇;张振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吸痰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新生儿肺炎是小儿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有效咳嗽及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影响,而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以及组织的缺氧,但该操作对患儿的刺激性较大,为了解吸痰对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我们对100例新生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祖客;夏小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1例阴茎延长术的围手术护理

    人的阴茎和身材高矮、肥瘦、五官大小等一样,存在着众多的差别,长短不齐,粗细不均.一般认为:静止状态平均长度4.5~8.5 cm,勃起时12~18 cm算正常范围.

    作者:王晓芬;张静;孙中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参麦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难治性心力衰竭又称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本身及心脏外原因导致心功能衰竭严重且持久存在,经一般常规治疗症状无好转,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而效果较差,症状持续存在[1].

    作者:黄允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11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死亡率较高.

    作者:崔英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乳腺癌100例围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现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发病趋年轻化[1].乳腺癌手术对形体破坏较大,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特别是年轻女性.

    作者:陈方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防护对策

    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处于一种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与其他职业无法想像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

    作者:蒋秀文;林淑华;姚立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静脉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片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外渗用马铃薯片外敷,可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保证用药要求.

    作者:胡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痛疼、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例.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均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谈护理实习生的带教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1].

    作者:张夏慧;薛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作为一种以真实、可靠、科学的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1],为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2].为培养在校护生的循证意识,我们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作者:尹雅娟;杨桂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知识面广,概念、原理多而复杂,所以教学中难点较多.结合生理学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搞好生理学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刘行海;买文丽;刘红;郑倩;张团笑;敬华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知识更新为迅速的学科,也是医学与生命科学中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1].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医学基础课,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枯燥等特点,而且本学科涉及大量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组织学、病理学等前沿学科的知识内容[2],所以对于部分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讲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难于理解和掌握.

    作者:马新博;唐荣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结合多媒体的病理学实验考试方法改革探讨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医学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各种静态的病理变化(包含组织学切片和大体标本)的观察来验证理论教学的知识[1],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作者:唐泽立;姚运红;唐加步;熊晖;刘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角色扮演法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所谓情景模拟就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中[1].静脉输液是<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操作,要求操作者要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及技巧.仅靠教师的示教及学生在模型上的练习,体会不到在病人身上穿刺的真实感觉.将角色扮演法引入到静脉输液的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传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课堂知识竞赛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外科学是一门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在阶段性复习课上,可以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如总结、提问、讨论、测验、病例分析等,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方法虽然能够对前段时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起到的作用收效很小.

    作者:母传贤;马振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妇产科临床见习现状与对策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首次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相联系的过程,也是他们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感性认识的过程.临床见习的目的是巩固和验证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更快地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变.

    作者:汤勇;余美佳;周训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93名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思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20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办学体制日臻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因专业思想的不牢固造成高等护理人才极度流失.国内护理教育者已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和校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研究显示,对学生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是学生的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笔者对我校2003级实习后返校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展开了一次专业思想的词查.

    作者:王霞;王建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三七总皂甙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甙(PNS)(又称三七总皂苷)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根部提取的有效成分.它含有人参皂甙Rb1、Rb2、Rc、Rd、Re、Rf、Rg1、Rg2、Rh、三七皂甙R1、R2、R3、R4、R5、R6等20多种皂甙成分,其中以人参皂甙Rb1、Rg1、三七皂甙R1含量高[1].三七总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镇痛作用.在生产中由于不同的提取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出现差别,为了制剂的有效性,现特将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忠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转录因子FoxO1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Firkhead转录因子(Fox蛋自家族)是2000年才正式统一命名的一个新的转录因子家族,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在果蝇中发现该基因以来,其家族已先后发现100多个Fox基因,该家族的共同特征是具有一个长110个氨基酸的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称为Fox(Forkhead box)结构域,含有一个螺旋-转角-螺旋基序,有3个α螺旋和2个大环形成的翼状(winged)结构[1].Fox家族又分为17个亚家族,即FoxA~Q,其中FoxO亚家族主要通过调控转录和信号转导途径在动物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停滞、DNA损伤修复及糖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作者:陈杏花;姚忠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三叶木通药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为木通科Lari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植物,其果实俗名八月炸、八月瓜、许瓜瓜、野香蕉等,其成熟的种子叫蓣知子.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部、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流域地区[1].三叶木通的根、藤茎、叶、花、果均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据<中草药大词典>,其根主治顽癣、斑秃及皮肤病;果可生食及酿酒,主治阳萎、便秘,对清理体内垃圾、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有特效,长期食用使人面色红润生辉,消除皮肤皱纹和皮肤沉淀色斑色素,强身健体,无不良反应;茎有舒肝补肾、止痛消炎、利尿除湿等作用;其花紫红色形状奇特,气味芬芳,极具观赏价值;果实剥皮后可食用、肉白、富含糖、维生素C和17种氨基酸,为无公害绿色食品.

    作者:谢小霞;葛发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做好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根据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金美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Spss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

    医院统计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然而医院要取得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统计工作仍停留在上报报表,不能提出统计分析报告或分析的水平不高,这样不适应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1].

    作者:高明;李刚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在我国现行打造法治社会的新形势下,每一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应该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应只用传统的职业道德观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要熟悉自己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韩保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临床教研室教学秘书的作用及素质培养

    教学秘书是高校附属医院的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务处与各教研室的联系纽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管理、教学监控以及教学辅助人员,更是教、学、管三方关系的统筹协调人员.教学秘书是否称职将直接关系到临床教研室的教学秩序是否正常,教学质量是否达标,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因此,教学秘书在临床教学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加强教学秘书的素质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映琦;陈康宁;桂莉;罗春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2例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由于发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不完全性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晚期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作者:陈永康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及其功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为适应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经过炮制,可以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不良反应,增强疗效,使药物充分发挥临床效应.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受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辅料及水处理等因素的影响,理化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主要是在成分组成及成分含量或物理性状上的改变,由此变化导致中药功效的改变,或增效,或解毒,或产生新的作用,以适应中医临床的需要.

    作者:元艺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析我院临床用药

    鉴于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多药合用很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增加.为促进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使用,笔者抽查了2008年的3 000份住院临床医嘱,旨在发现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时纠错,以期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丁珊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药物疗效与心态相关性分析

    良好的心态能够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战胜疾病.有的人生病之后,完全依靠医生用药物治疗,不注意自己心态调节,因而往往显效不大.药物是通过机体起作用的,如果机体对药物已经不发生反应了,那么治疗是无意义的,用药也是一种浪费.

    作者:朱永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措施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药品退回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收集住院病人退药申请单共计2 137张,按照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分别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中病人未用占45.3%,更改医嘱占15.2%,病人出院占11.8%,药物不良反应占8.2%.结论: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多与病人沟通,深入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各部门协调配合等,可减少住院退药的发生.

    作者:张月良;甘惠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提高计算机X线摄影影像质量的注意事项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X线摄影与计算机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的成像方式,是医学影像技术重要的里程碑.实现了X线成像的数字化处理与存储,使放射科技术人员从繁重、黑暗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解放,同时亦使放射科的照片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科通过5年的运行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陈彤;李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彩超对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结我科2005年10月~2008年10月的148例临床拟诊为阑尾炎的患者应用彩超显像技术进行检查诊断,旨在探讨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特点及彩超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曲水县卡介苗接种现状及卫生服务因素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曲水县2岁以下儿童中卡介苗接种率及卫生服务现状.方法:对曲水县2岁以下儿童进行普查,共调查484户家庭,采用人户问卷调查并检查儿童手臂卡介苗卡痕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484名儿童中有77%接种过卡介苗,高卡介苗接种率与从家到乡医院的步行时间≤1个小时(OR=3.1;95%CI,2.0~4.8),母亲在医院分娩(OR=1.8;95%CI,1.1~2.7),被调查儿童曾至少1次在乡医院接受过疫苗接种(OR=2.5;95%CI,1.6~4.0)显著性相关.结论:曲水县2岁以下儿童的卡介苗接种率为77%,为了提高西藏农村地区的儿童卡介苗接种率,应进一步减少家庭分娩率,并在现有医疗机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医疗服务点,以缩短从家到医疗服务点的距离,应广大农村妇女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

    作者:次仁央宗;乔蓓;白玛康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沾化县2005~200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我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县2005~2008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52.52/10万,无明显季节性;以0~9岁组发病低,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和青壮年为主.结论: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做好疫苗接种及研发工作.

    作者:王骏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2008年9月23日,我区某软件开发公司内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当日12时10~40分,8名公司员工食用了某家庭式快餐作坊提供的快餐;14~15时,8人同时出现以恶心、剧烈呕吐、头痛头晕、四肢乏力等为主的中毒症状.

    作者:李鹏;徐廷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阿米替林中毒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入院前4小时与家人生气后服阿米替林(约40~50片,25 mg/片)和舒乐安定(20片,2 mg/片).来我院急诊,来时神志尚清,予洗胃及对症治疗,于服药后1 h出现神志不清,考虑因患者早晨及中午均未进食,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较快所致.

    作者:吴晓华;云叶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1例

    细支气管一肺泡细胞癌(简称肺泡癌)是肺癌中一种少见的类型.我院收治了1例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泡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金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乙型肝炎抗原的对比分析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是乙肝防治的关键.目前实验室检测乙肝HBgAg和HBeAg常用方法有EU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健康人群体检中偶可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相符合.对于低水平状态存在的抗原,由于弱反应结果处于阳性判断值以下,常易造成漏检.未界定灰区或未恰当界定灰区,使得一些弱反应结果通过不同方法和试剂盒检测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对以上两种方法检测HBsAg和HBeAg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方法假阴性和假阳性造成的漏检和误检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检查的意义

    输血是治病救人不可替代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一条渠道.为了确保受血者安全,减少和避免患者医院内感染及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预防和杜绝因输血感染传播性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要求受血者输血前均接受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查.

    作者:雷再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胶体金法检测HBsAg的方法学评价

    采供血系统常用胶体金法进行献血者献血前的快速筛查,该方法应用的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等优点.本文采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并与ELISA法对比以评价胶体金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活血通脉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缺氧的保护效应.方法:用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活血通脉胶囊对心电图T波的影响;用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活血通脉胶囊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在常压和减压条件下,观察缺氧时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活血通脉胶囊组与模型组相比,可以显著改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P<0.05),其高、低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降低心肌耗氧量.结论:活血通脉胶囊可以有效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延长小鼠成活时间.

    作者:汪建一;仲维高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