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惠明
目的:分析我院用药人群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13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涉及45个品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为多见,占57.8%;心血管系统药物次之,占11.9%.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8.1%.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占34.1%;严重ADR有3例,均表现过敏性休克.ADR报告人以医生呈报的例数多,占47.4%,护士呈报少,占2.2%.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全方位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杨涛;彭启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将96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压缩空气驱动组(空气压缩泵)和氧气驱动组,两组均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氧气驱动组SaO2水平与压缩空气驱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支患儿SaO2均有影响,氧气驱动吸入更适合于毛支患儿.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鼻窦内镜手术后常出现鼻出血、鼻塞、鼻腔干燥等一系列的症状,因此术后的鼻腔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11月在鼻窭内镜术后第二天取出鼻腔填塞物即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行鼻腔冲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良淑;方利;方红雁;周述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孕妇126例与同期头位顺产1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位难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明显高于头位顺产组.结论:头位难产导致母婴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姬秀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两种锻炼方法对脑出血后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法,治疗组采用功能锻炼结合心脑血管治疗仪,两组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用x2检验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检验0.005
作者:余琨;陈丽琴;蒋达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痛疼、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例.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均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软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项下第二法,以2%SDS的HCl(9→1000)溶液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采用HPLG法测定.结果:线性关系在2.0~48.0 μg/ml范围内,加替沙星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4%、99.4%及98.7%,RSD为0.97%~2.9%;3批加替沙星软胶囊的溶出度为75.0%~88.0%,且溶出均一性良好.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加替沙星软胶囊的质量研究.
作者:代春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直接徐徐注入翼管神经解剖部位,每2周1次,4次为一疗程.并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18例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中,治愈7例(自觉症状消失,鼻腔黏膜色泽恢复正常),好转9例(阵发性喷嚏明显减轻,但仍有发作,鼻腔水样分泌物明显减少,鼻黏膜变红),无效2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健;吴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在我国现行打造法治社会的新形势下,每一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应该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应只用传统的职业道德观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要熟悉自己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韩保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医学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各种静态的病理变化(包含组织学切片和大体标本)的观察来验证理论教学的知识[1],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作者:唐泽立;姚运红;唐加步;熊晖;刘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G)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对我院近年38例施行MG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SAI~Ⅲ级,择期经胸骨正中劈开行胸腺切除手术,MG分型:Ⅰ级12例,Ⅱa级7例,Ⅱb级9例,Ⅲ级3例.麻醉诱导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注射阿曲库铵,麻醉维持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异氟醚吸入,不再追加肌松药.所有患者术后均带气管插管回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38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占5.3%),发生MG危象6例(占15.8%,6/38例).术前危象预测积分≥12分的27例患者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308.4±183.7)h,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的(56.2±47.5)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G患者术后需要呼吸支持的发生率随临床分级增加而增高;术中尽可能避免肌松药物的使用,术后正确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时机,对保证MG患者胸腺切除手术安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新生;刘怀清;刘祥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及对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结果:通过对我院高热惊厥患儿救护并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桂芹;张继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采供血系统常用胶体金法进行献血者献血前的快速筛查,该方法应用的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等优点.本文采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并与ELISA法对比以评价胶体金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TNM分期构成与囊性肾癌组相同的21例非囊性肾癌比较其预后.结果:囊性肾癌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经病理确诊肾癌囊性变19例,多囊性肾癌9例,单纯性囊肿癌变3侧.1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4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结论:囊性肾癌术前正确鉴别各亚型是选择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的关键.
作者:林斌;黄永明;蒲光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由于发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不完全性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晚期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作者:陈永康 刊期: 2009年第14期
2008年6~12月,我院ICU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闽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 2.8)-乙晴(82:18),流速1.0 ml·min-1柱温37℃,检测波长为293 nm.结果: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在4.0~40.0 μh·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1.26%).结论: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本产品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梅;胡正波;徐春红;徐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晚期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DN早期即微量蛋白尿期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沈宁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药品退回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收集住院病人退药申请单共计2 137张,按照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分别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中病人未用占45.3%,更改医嘱占15.2%,病人出院占11.8%,药物不良反应占8.2%.结论: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多与病人沟通,深入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各部门协调配合等,可减少住院退药的发生.
作者:张月良;甘惠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细支气管一肺泡细胞癌(简称肺泡癌)是肺癌中一种少见的类型.我院收治了1例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泡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金云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