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保稳
鉴于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多药合用很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增加.为促进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使用,笔者抽查了2008年的3 000份住院临床医嘱,旨在发现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时纠错,以期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丁珊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输血是治病救人不可替代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一条渠道.为了确保受血者安全,减少和避免患者医院内感染及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预防和杜绝因输血感染传播性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要求受血者输血前均接受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查.
作者:雷再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41例(43.16%)为粘连性肠梗阻,肠道肿瘤33例(34.74%),嵌顿疝12例(12.63%);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后,3例死亡,5例好转,87例治愈出院.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依次为:肠粘连,结肠肿瘤,腹股沟嵌顿疝;疑有绞窄,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是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2008年9月23日,我区某软件开发公司内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当日12时10~40分,8名公司员工食用了某家庭式快餐作坊提供的快餐;14~15时,8人同时出现以恶心、剧烈呕吐、头痛头晕、四肢乏力等为主的中毒症状.
作者:李鹏;徐廷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疗效满意,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结论:YL-I型针微创术是治疗颅内血肿较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宾;胡亮;肖兴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根除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佳疗法,观察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与甲硝唑三联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90例,随机分成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组45例,甲硝唑三联组45例,三联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儿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56%(43/45)和91.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溃疡愈合率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分别为97.78%(44/45)和82.22%(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根除HP感染两种方案效果类似,但盐酸克拉霉素组对溃疡愈合优于甲硝唑组.
作者:李奉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正常妊娠时,孕卵应着床于子宫腔的子宫内膜,凡孕卵在子宫以外着床发育者,成为异位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对我院12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进行保守性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俊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细支气管一肺泡细胞癌(简称肺泡癌)是肺癌中一种少见的类型.我院收治了1例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泡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金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61例、常规放疗组57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2.5 Gy/次,33次;常规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40~60 Gy/(20~30次·4~6周),耳前野补量至鼻咽区DT70 Gy;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 Gy.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1年口干发生率分别为8.20%(5/61)和94.73%(54/57),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92%(3/61)和71.93%(41/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作者:廖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在急诊工作中尤为常见,也是社区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整个急救医学中,尤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病死率极高,迅速准确判断并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2006~2008年救治的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以期与同仁交流.
作者:雷锦云;叶丽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收治的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有停经后阴道出血史,均被误诊.在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过程中发生阴道大出血,行米非司酮+MTX联合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受孕时,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危险,在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中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术前应行B超检查明确胚胎着床的部位.确诊禁忌直接行人工流产术,可先行药物保守治疗,一旦发生阴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可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作者:郑雪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旋氨氯地平加依那普利组50例(治疗组);单用依那普利组5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并观察对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用在取得较理想降压效果的同时,对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杜世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医院统计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然而医院要取得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统计工作仍停留在上报报表,不能提出统计分析报告或分析的水平不高,这样不适应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1].
作者:高明;李刚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按Johner-wruh疗效评价标准全部病例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张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3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方法:对320例LC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LC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较好方法.
作者:桂小丹;邓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现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发病趋年轻化[1].乳腺癌手术对形体破坏较大,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特别是年轻女性.
作者:陈方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我院用药人群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13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涉及45个品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为多见,占57.8%;心血管系统药物次之,占11.9%.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8.1%.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占34.1%;严重ADR有3例,均表现过敏性休克.ADR报告人以医生呈报的例数多,占47.4%,护士呈报少,占2.2%.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全方位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杨涛;彭启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FasL、TRAIL及其受体DcR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40例宫颈癌组织中FasL、TRAIL及DcR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FasL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宫颈癌组织中,FasL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降低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RAIL及DcR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织中,TRAIL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降低而降低.结论:FasL,TRAIL及DcR1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褚静;贾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咀嚼片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胃溃疡随机分为:A组56例,B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标准3联疗法根除HP.1周后A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铝碳酸镁咀嚼片1 000 mg每日3次;B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硫糖铝1 000 mg每日3次,继续治疗5周,停药4周后观察溃疡愈合及S期S2期获得率.结果:停药4周后内镜下A、B组溃疡S期、S2期获得率分别为95.2%、80.5%;73.4%、33.6%.A组溃疡愈合显著优于B组.结论:铝碳酸镁咀嚼片作为黏膜保护剂,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优于硫糖铝.
作者:覃刚;蔡莉;蒋锐;吴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外科学是一门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在阶段性复习课上,可以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如总结、提问、讨论、测验、病例分析等,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方法虽然能够对前段时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起到的作用收效很小.
作者:母传贤;马振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