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32例临床观察

刘永奇

关键词:小切口, 解剖钢板, 内固定术治疗,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外固定架, 钢板内固定术, 生活节奏, 切开复位, 临床处理, 交通肇事, 腓骨骨折, 作用力, 螺旋形, 解剖学, 接受力, 高能量, 粉碎性, 损伤, 牵引, 平面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肇事等高能量损伤致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病例逐渐增多,此处为解剖学移行部位,且多为直接受力处,复合作用力使得骨折多呈粉碎性螺旋形,腓骨骨折可在同一平面或近端等部位,临床处理可采用牵引、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架内固定术等方法.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妇女由于肝脏负荷加重,营养往往相对不足,内分泌有一定改变,可造成妊娠影响病毒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又可影响妊娠,甚至波及胎儿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妊娠毒血症和分娩时使用麻醉药物与出血过多,都可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因此,患者往往恐惧感增加,担心自己的小宝宝会受到影响.

    作者:顾肖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体会

    目的:观察可吸收肋骨固定钉用于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胸外伤伴有胸壁不稳定形成连枷胸的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发生其他并发症.疗效评定,优良率93%.结论: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是一种治疗连枷胸理想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韦春晖;谭勇明;邓滨;马吉意;覃永坚;杨英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对照组加用止血药物(立止血静脉注射、止血定、止血芳酸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两组持续用药72h后,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2h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0.4%和71.7%,24h小时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4.2%和78.3%,48h小时止血显效率分别为98.1%和9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曲肽合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泮托拉唑组,其疗效肯定.

    作者:刘万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早产103例临床分析

    早产是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预测和早期诊断早产,积极处理减少早产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前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将我院103例早产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天慧;甘荔;彭红;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54例急性视神经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视神经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54例(81眼)急性视神经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急性视神经炎及时采用以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加强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3例病人出现失眠症状,6例出现轻度口干、头晕和心悸,其余45例无眼痛、头痛、异物感等不适.结论:急性视神经炎及时诊断治疗,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指导,是提高视功能的关键.

    作者:王雪云;徐烟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在鼻窦内镜术后鼻腔护理中的应用

    鼻窦内镜手术后常出现鼻出血、鼻塞、鼻腔干燥等一系列的症状,因此术后的鼻腔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11月在鼻窭内镜术后第二天取出鼻腔填塞物即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行鼻腔冲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良淑;方利;方红雁;周述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25例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资料完整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25例中15例成活,10例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正确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方志全;刘志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乙型肝炎抗原的对比分析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是乙肝防治的关键.目前实验室检测乙肝HBgAg和HBeAg常用方法有EU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健康人群体检中偶可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相符合.对于低水平状态存在的抗原,由于弱反应结果处于阳性判断值以下,常易造成漏检.未界定灰区或未恰当界定灰区,使得一些弱反应结果通过不同方法和试剂盒检测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对以上两种方法检测HBsAg和HBeAg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方法假阴性和假阳性造成的漏检和误检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静脉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片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外渗用马铃薯片外敷,可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保证用药要求.

    作者:胡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的结果.方法:对8685例孕妇先检测HBV标志物.其中大三阳101例,小三阳370例,三抗体阳性310例.召回这些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大王阳组HBV-DNA阳性101例,小三阳组HBV-DNA阳性76例,三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26例.结论:对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检测HBV-DNA含量,以便了解孕妇感染HBV-DNA的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作者:吴志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1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用药人群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13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涉及45个品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为多见,占57.8%;心血管系统药物次之,占11.9%.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8.1%.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占34.1%;严重ADR有3例,均表现过敏性休克.ADR报告人以医生呈报的例数多,占47.4%,护士呈报少,占2.2%.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全方位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杨涛;彭启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轻者肌肉挛缩,神经功能损伤,重者肢体坏死、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现将1999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3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阳爱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长托宁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氯磷定和长托宁救治,对照组用氯磷定和常规阿托品救治.结果:治疗组40例,对照组26例,在同等情况下长托宁治疗组用药次数,用药总量明显小于对照组,M样中毒症状消失快(P<0.01),不良反应小.结论: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优于阿托品.

    作者:覃刚;徐茹华;蔡莉;刘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30例,ASA Ⅰ~Ⅱ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1·kg-1、异丙酚4~6mg·kg-1·h-1、间断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CO2充气时、CO2充气5 min、10 min、放气后5min、拔管时记录SP、DP和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术中SP、DP和HR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1.5±5.6)、(14.3±8.5)、(17.5±2.4)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能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苏醒较快、平稳.

    作者:金炳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在发现糖尿病2~3年后出现神经病变,也有一少部分患者以首发神经症状而就诊,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发展而递增,因此DPN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红丽;宋孟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防护对策

    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处于一种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与其他职业无法想像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

    作者:蒋秀文;林淑华;姚立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再次异位妊娠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结局,寻求早期干预及处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再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再次异位妊娠发病率为5.2%,炎症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手术引起的粘连.结论:早期干预、正确治疗、适时妊娠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作者:王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社区医院心肺复苏8例临床分析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在急诊工作中尤为常见,也是社区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整个急救医学中,尤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病死率极高,迅速准确判断并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2006~2008年救治的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以期与同仁交流.

    作者:雷锦云;叶丽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斯帕丰(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应用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并与单独使用斯帕丰和黄体酮胶囊作对照,观察患者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情况,治疗前后了解孕妇体内孕酮水平变化,对先兆流产疗效进行判断.结果:应用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患者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的症状;明显的改善孕妇体内孕酮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用药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斯帕丰和黄体酮胶囊(P<0.05).结论: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是治疗先兆流产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联合用药.

    作者:许琼;刘常利;周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院2006~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上报的90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女53例(58.89%),男37例(41.11%);静脉滴注76例(84.44%),居首;抗感染药物出现ADR 38例(42.22%),其次是中药制剂22例(24.44%);出现皮肤及附件症状者53例(58.88%),其次为神经系统16例(17.78%).结论:ADR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多样化,需要加强ADR的监测,提高ADR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尤建芳;尤明霞;冯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