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全;刘志坚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1].
作者:张夏慧;薛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8例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2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降低了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竞淘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疗效满意,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结论:YL-I型针微创术是治疗颅内血肿较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宾;胡亮;肖兴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Firkhead转录因子(Fox蛋自家族)是2000年才正式统一命名的一个新的转录因子家族,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在果蝇中发现该基因以来,其家族已先后发现100多个Fox基因,该家族的共同特征是具有一个长110个氨基酸的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称为Fox(Forkhead box)结构域,含有一个螺旋-转角-螺旋基序,有3个α螺旋和2个大环形成的翼状(winged)结构[1].Fox家族又分为17个亚家族,即FoxA~Q,其中FoxO亚家族主要通过调控转录和信号转导途径在动物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停滞、DNA损伤修复及糖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作者:陈杏花;姚忠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鉴于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多药合用很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增加.为促进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使用,笔者抽查了2008年的3 000份住院临床医嘱,旨在发现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时纠错,以期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丁珊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根除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佳疗法,观察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与甲硝唑三联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90例,随机分成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组45例,甲硝唑三联组45例,三联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儿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56%(43/45)和91.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溃疡愈合率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分别为97.78%(44/45)和82.22%(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根除HP感染两种方案效果类似,但盐酸克拉霉素组对溃疡愈合优于甲硝唑组.
作者:李奉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3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方法:对320例LC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LC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较好方法.
作者:桂小丹;邓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上报的90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女53例(58.89%),男37例(41.11%);静脉滴注76例(84.44%),居首;抗感染药物出现ADR 38例(42.22%),其次是中药制剂22例(24.44%);出现皮肤及附件症状者53例(58.88%),其次为神经系统16例(17.78%).结论:ADR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多样化,需要加强ADR的监测,提高ADR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尤建芳;尤明霞;冯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处于一种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与其他职业无法想像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
作者:蒋秀文;林淑华;姚立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对50例宫颈癌患者通过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在中等偏下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1)缺乏疾病的认识,害怕生命的结束.(2)家庭支持系统不完善.(3)性知识缺乏.结论: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应对方式有关,护士应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全面评价,针对性的做好健康教育,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东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浸润性突眼(简称甲亢浸润性突眼),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内分泌科使用火把花根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甲亢浸润性突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志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做好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根据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金美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30例,ASA Ⅰ~Ⅱ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1·kg-1、异丙酚4~6mg·kg-1·h-1、间断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CO2充气时、CO2充气5 min、10 min、放气后5min、拔管时记录SP、DP和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术中SP、DP和HR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1.5±5.6)、(14.3±8.5)、(17.5±2.4)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能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苏醒较快、平稳.
作者:金炳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手部急性损伤是常见的损伤.约占急诊外伤总数的1/4,该损伤常伴有皮肤缺损,肌腱、指骨外露或变性坏死,可导致手部严重残疾[1].
作者:贾秀芬;饶小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2月~2008年2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48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10例,Ⅵ型4例,根据骨折不同的特点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48例获1~3年随访,优良率83.3%.结论:骨折解剖复位、可靠内固定并植骨、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房辉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伤科贴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分级计分评价方法,对符合研究条件的136例病人随机分为伤科贴组(治疗组)和伤科散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2,4,7,10天各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4,7,10天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科贴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霍钻云;刘东文;朱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的降脂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维生素E.用药后10周,组内、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体重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效,治疗组TC、TC、体重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血脂、体重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作者:吴晓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新生儿肺炎是小儿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有效咳嗽及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影响,而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以及组织的缺氧,但该操作对患儿的刺激性较大,为了解吸痰对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我们对100例新生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祖客;夏小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动态健康教育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的、连续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糖等各项指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动态健康教育卡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芝碧;黄雪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2008年6~12月,我院ICU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闽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