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房辉强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植骨
摘要:目的:探讨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2月~2008年2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48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10例,Ⅵ型4例,根据骨折不同的特点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48例获1~3年随访,优良率83.3%.结论:骨折解剖复位、可靠内固定并植骨、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轻者肌肉挛缩,神经功能损伤,重者肢体坏死、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现将1999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3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阳爱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高压氧治疗恶性肿瘤一系列的观察研究认为,高压氧可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且在化疗后可以改善被损伤组织细胞含氧量、氧储备,有利于组织细胞修复[1],从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辅助手段.

    作者:汤永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围麻醉期的处理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G)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对我院近年38例施行MG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SAI~Ⅲ级,择期经胸骨正中劈开行胸腺切除手术,MG分型:Ⅰ级12例,Ⅱa级7例,Ⅱb级9例,Ⅲ级3例.麻醉诱导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注射阿曲库铵,麻醉维持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异氟醚吸入,不再追加肌松药.所有患者术后均带气管插管回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38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占5.3%),发生MG危象6例(占15.8%,6/38例).术前危象预测积分≥12分的27例患者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308.4±183.7)h,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的(56.2±47.5)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G患者术后需要呼吸支持的发生率随临床分级增加而增高;术中尽可能避免肌松药物的使用,术后正确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时机,对保证MG患者胸腺切除手术安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新生;刘怀清;刘祥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再次异位妊娠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结局,寻求早期干预及处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再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再次异位妊娠发病率为5.2%,炎症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手术引起的粘连.结论:早期干预、正确治疗、适时妊娠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作者:王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将96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压缩空气驱动组(空气压缩泵)和氧气驱动组,两组均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 min氧气驱动组SaO2水平与压缩空气驱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支患儿SaO2均有影响,氧气驱动吸入更适合于毛支患儿.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93名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思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20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办学体制日臻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因专业思想的不牢固造成高等护理人才极度流失.国内护理教育者已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和校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研究显示,对学生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是学生的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笔者对我校2003级实习后返校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展开了一次专业思想的词查.

    作者:王霞;王建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瓦斯中毒126例的临床救治

    急性瓦斯中毒是严重影响人民安全生产、生活的重大因素之一.我院自1997年10月~2008年4月收治126例急性瓦斯中毒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德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救治危重症患者1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德国贝朗CRRT机对19例危重症患者进行CVVH治疗.结果:16例治愈好转,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CVVH抢救治疗危重症患者成功率高,可作为救治危重症患者首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疗效满意,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结论:YL-I型针微创术是治疗颅内血肿较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宾;胡亮;肖兴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关系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及与CD34标染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骨巨细胞瘤中MMP-9表达强度及CD34标染的新生血管密度,分析MMP-9表达强度、临床病理特征与MVD的关系.结果:MMP-9表达强度在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级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复发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初发组(P<0.01),在肿瘤转移组MMP-9表达强度高于未转移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MMP-9表达强度与MVD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9.结论:MMP-9可能通过促进骨巨细胞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影响肿瘤预后,MMP-9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罗启翅;阳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41例(43.16%)为粘连性肠梗阻,肠道肿瘤33例(34.74%),嵌顿疝12例(12.63%);所有病例经手术治疗后,3例死亡,5例好转,87例治愈出院.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依次为:肠粘连,结肠肿瘤,腹股沟嵌顿疝;疑有绞窄,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是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治疗开胸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本院自1996年1月~2008年1月共施行开胸手术1 125例,27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2.4%),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开河;赵芝乔;宋定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方法:对320例LC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LC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较好方法.

    作者:桂小丹;邓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患者,予5%葡萄糖250 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 ml,有糖尿病者,改为木糖醇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比较治疗前后平板试验运动终点所达到的代谢当量(METs)、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和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5%.治疗后METs明显增加,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和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吉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5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内分泌科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诊治,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老年人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感染,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治愈率9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结论:老年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采用全身加局部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时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沾化县2005~200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我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县2005~2008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52.52/10万,无明显季节性;以0~9岁组发病低,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和青壮年为主.结论: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做好疫苗接种及研发工作.

    作者:王骏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备皮及做好病人家属解释工作,术后严密观察T、P、R、BP瞳孔变化,整套引流装置通畅无菌,记录引流液情况,加强基础心理护理.结果:35例患者复查脑CT脑室积血均消失,术后全部存活.结论:术前、术后全程认真护理及细心观察,是保证脑室引流成功的基础.

    作者:陈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褥疮防护

    老年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虚弱,或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现多称压力性溃疡).褥疮一旦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由于褥疮的发生而引起医疗纠纷.

    作者:刘春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48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2月~2008年2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48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10例,Ⅵ型4例,根据骨折不同的特点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48例获1~3年随访,优良率83.3%.结论:骨折解剖复位、可靠内固定并植骨、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房辉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Spss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

    医院统计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然而医院要取得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统计工作仍停留在上报报表,不能提出统计分析报告或分析的水平不高,这样不适应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1].

    作者:高明;李刚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