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浩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20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办学体制日臻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因专业思想的不牢固造成高等护理人才极度流失.国内护理教育者已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和校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研究显示,对学生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是学生的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笔者对我校2003级实习后返校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展开了一次专业思想的词查.
作者:王霞;王建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的降脂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维生素E.用药后10周,组内、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体重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效,治疗组TC、TC、体重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血脂、体重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作者:吴晓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川渝产山银花中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结果:总黄酮在0.02~0.08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15%,RSD为0.45%.总绿原酸在0.8~8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0.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山银花总黄酮和总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春红;田吉;何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患者,予5%葡萄糖250 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 ml,有糖尿病者,改为木糖醇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比较治疗前后平板试验运动终点所达到的代谢当量(METs)、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和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5%.治疗后METs明显增加,缺血型ST段出现的时间明显延长和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吉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又称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本身及心脏外原因导致心功能衰竭严重且持久存在,经一般常规治疗症状无好转,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而效果较差,症状持续存在[1].
作者:黄允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口服咖啡因治疗腰麻后头痛的有效性.方法:在我院实施下肢及肛肠鞍区手术腰麻后头痛的40例患者,随机分4组,每组10例.Ⅰ组为一般补液治疗组、Ⅱ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Ⅲ组为咖啡因组、Ⅳ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口服咖啡因组.结果:Ⅳ组腰麻后头痛缓解在病程上明显优于Ⅰ组和Ⅲ组,P<0.01,也优于Ⅱ组,P<0.05.Ⅱ组与Ⅰ组、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腰麻后头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服咖啡因可迅速缓解腰麻后头痛.
作者:刘莉;周曙;黄素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正常妊娠时,孕卵应着床于子宫腔的子宫内膜,凡孕卵在子宫以外着床发育者,成为异位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对我院12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进行保守性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丁俊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各器官储备机能降低,同时往往有1~3种以上的并发病,因此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术后常规入ICU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昆明市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精神卫生资源投入及利用现状.方法:抽样调查全市精神疾病患病率及诊治情况,同时普查全市精神卫生资源现状.结果:精神和行为障碍30天患病率为4.53%,12个月患病率为6.41%,终生患病率为15.19%.重性精神病30天患病率为1.02%,推算全市现重性精神病人51 000例.全市共拥有精神科正规病床1 920张,即每万病人拥有床位数为152张,精神科病床年平均使用率为92.6%.结论:昆明市精神卫生资源投入不足.
作者:杨家义;阮冶;黄悦勤;高长青;卢瑾;姚坚;党卫民;罗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在急诊工作中尤为常见,也是社区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整个急救医学中,尤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病死率极高,迅速准确判断并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2006~2008年救治的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以期与同仁交流.
作者:雷锦云;叶丽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的结果.方法:对8685例孕妇先检测HBV标志物.其中大三阳101例,小三阳370例,三抗体阳性310例.召回这些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大王阳组HBV-DNA阳性101例,小三阳组HBV-DNA阳性76例,三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26例.结论:对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检测HBV-DNA含量,以便了解孕妇感染HBV-DNA的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作者:吴志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本院自1996年1月~2008年1月共施行开胸手术1 125例,27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2.4%),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开河;赵芝乔;宋定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教学秘书是高校附属医院的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务处与各教研室的联系纽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管理、教学监控以及教学辅助人员,更是教、学、管三方关系的统筹协调人员.教学秘书是否称职将直接关系到临床教研室的教学秩序是否正常,教学质量是否达标,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因此,教学秘书在临床教学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加强教学秘书的素质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映琦;陈康宁;桂莉;罗春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三七总皂甙(PNS)(又称三七总皂苷)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根部提取的有效成分.它含有人参皂甙Rb1、Rb2、Rc、Rd、Re、Rf、Rg1、Rg2、Rh、三七皂甙R1、R2、R3、R4、R5、R6等20多种皂甙成分,其中以人参皂甙Rb1、Rg1、三七皂甙R1含量高[1].三七总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镇痛作用.在生产中由于不同的提取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出现差别,为了制剂的有效性,现特将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忠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80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d,3 d后逐渐减量,7~10 d为1疗程,对照组70例,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给予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消除影响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结果:治疗后纯音测听示激素治疗组听力恢复有效率73.75%,对照组有效率55.71%(P<0.05).结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改善听力.
作者:彭亚;柳岸;孙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糖调节受损(IC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目前将此期看作任何类型糖尿病(DM)均可能经过的、由正常人发展至DM患者的移行阶段.研究发现IFG和IGT具有相似的β细胞早期损害,均伴随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作者:姚涤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早产是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预测和早期诊断早产,积极处理减少早产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前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将我院103例早产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天慧;甘荔;彭红;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30例,ASA Ⅰ~Ⅱ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1·kg-1、异丙酚4~6mg·kg-1·h-1、间断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CO2充气时、CO2充气5 min、10 min、放气后5min、拔管时记录SP、DP和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术中SP、DP和HR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1.5±5.6)、(14.3±8.5)、(17.5±2.4)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能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苏醒较快、平稳.
作者:金炳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5例,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3例患者规范治疗护理后2~6 d体温开始下降,感染得到有效控制,3次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细菌培养阴性,治愈率92.00%.1例出现颅内感染无法控制,脑水肿加剧合并肺部感染等而死亡,病死率4%;1例因故放弃治疗.1例患者CT检查发现少量气颅,2周后复查CT颅内积气消失,1例患者出现引流过度,无急性硬膜下血肿、二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徐远;王金玲;朱建梅;黄谢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药炮制是为适应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经过炮制,可以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不良反应,增强疗效,使药物充分发挥临床效应.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受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辅料及水处理等因素的影响,理化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主要是在成分组成及成分含量或物理性状上的改变,由此变化导致中药功效的改变,或增效,或解毒,或产生新的作用,以适应中医临床的需要.
作者:元艺兰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