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在急诊工作中尤为常见,也是社区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整个急救医学中,尤以心肺复苏为核心.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病死率极高,迅速准确判断并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2006~2008年救治的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以期与同仁交流.
作者:雷锦云;叶丽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2008年9月23日,我区某软件开发公司内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当日12时10~40分,8名公司员工食用了某家庭式快餐作坊提供的快餐;14~15时,8人同时出现以恶心、剧烈呕吐、头痛头晕、四肢乏力等为主的中毒症状.
作者:李鹏;徐廷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2008年6~12月,我院ICU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3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闽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消化不良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的临床特点.方法:以病史采集的方式询问160例经胃镜证实的OD和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并分析各组症状与进餐之间的关系.结果:OD和FD分别占45%和55%.FD病例多见于<50岁的患者(P<0.05),FD病例表现的上腹饱胀、嗳气等症状计分明显高于OD(P<0.05),OD病例表现的上腹痛症状则明显高于FD组(P<0.05).O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空腹为主,而F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餐后为主.结论:根据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可判断FD和OD,F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主要与动力障碍相关,而O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则可能主要与胃酸相关.
作者:尹金柱;曾育辉;潘敏;梁秋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总结我科2005年10月~2008年10月的148例临床拟诊为阑尾炎的患者应用彩超显像技术进行检查诊断,旨在探讨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特点及彩超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Waters X-Terra C18(4.6 mm×250 mm,5 μm);1%醋酸溶液(用二乙胺调pH值至3.7)-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进样量分别在0.13~2.56 μg和0.60~12.01 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4和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0%,99.91%,101.68%和101.00%,100.12%,100.34%;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复方酚咖伪麻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氯哌丁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作者:郭志渊;刘峰;周益芬;周振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药品退回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收集住院病人退药申请单共计2 137张,按照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分别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中病人未用占45.3%,更改医嘱占15.2%,病人出院占11.8%,药物不良反应占8.2%.结论: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多与病人沟通,深入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各部门协调配合等,可减少住院退药的发生.
作者:张月良;甘惠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早产是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预测和早期诊断早产,积极处理减少早产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是产前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现将我院103例早产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天慧;甘荔;彭红;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资料完整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25例中15例成活,10例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正确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方志全;刘志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采供血系统常用胶体金法进行献血者献血前的快速筛查,该方法应用的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等优点.本文采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并与ELISA法对比以评价胶体金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的结果.方法:对8685例孕妇先检测HBV标志物.其中大三阳101例,小三阳370例,三抗体阳性310例.召回这些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大王阳组HBV-DNA阳性101例,小三阳组HBV-DNA阳性76例,三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26例.结论:对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检测HBV-DNA含量,以便了解孕妇感染HBV-DNA的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作者:吴志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是乙肝防治的关键.目前实验室检测乙肝HBgAg和HBeAg常用方法有EU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健康人群体检中偶可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相符合.对于低水平状态存在的抗原,由于弱反应结果处于阳性判断值以下,常易造成漏检.未界定灰区或未恰当界定灰区,使得一些弱反应结果通过不同方法和试剂盒检测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对以上两种方法检测HBsAg和HBeAg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方法假阴性和假阳性造成的漏检和误检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按Johner-wruh疗效评价标准全部病例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张箭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做好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以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根据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金美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咀嚼片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胃溃疡随机分为:A组56例,B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标准3联疗法根除HP.1周后A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铝碳酸镁咀嚼片1 000 mg每日3次;B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硫糖铝1 000 mg每日3次,继续治疗5周,停药4周后观察溃疡愈合及S期S2期获得率.结果:停药4周后内镜下A、B组溃疡S期、S2期获得率分别为95.2%、80.5%;73.4%、33.6%.A组溃疡愈合显著优于B组.结论:铝碳酸镁咀嚼片作为黏膜保护剂,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优于硫糖铝.
作者:覃刚;蔡莉;蒋锐;吴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以左心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他既有降低患者收缩压,提高舒张压,改善冠状动脉灌注作用,又有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降低心脏耗氧量的作用.
作者:任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5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内分泌科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诊治,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老年人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感染,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治愈率9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结论:老年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采用全身加局部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时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30例,ASA Ⅰ~Ⅱ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1·kg-1、异丙酚4~6mg·kg-1·h-1、间断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CO2充气时、CO2充气5 min、10 min、放气后5min、拔管时记录SP、DP和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术中SP、DP和HR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1.5±5.6)、(14.3±8.5)、(17.5±2.4)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能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的稳定,苏醒较快、平稳.
作者:金炳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梗阻性黄疸患者及非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3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梗阻性黄疸组(OJ)、非黄疸组(Non-OJ)及生脉注射液防治梗阻性黄疽组,动态观察内毒素(LPS)、尿转铁蛋白(TFR)、尿白蛋白(ALB)及视黄醇(RBP)的变化.结果:生脉注射液防治组术后7天与术后1天相比,LPS、TFR、RBP、ALB明显下降,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ALB与梗阻性黄疽组在术后7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内毒素有拮抗作用,从而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王霞;张雪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20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办学体制日臻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因专业思想的不牢固造成高等护理人才极度流失.国内护理教育者已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和校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研究显示,对学生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是学生的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笔者对我校2003级实习后返校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展开了一次专业思想的词查.
作者:王霞;王建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