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王中华;吴寿鹏

关键词:翼状胬肉, 眼表疾病, 结膜瓣移植
摘要:目的:观察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40眼翼状胬肉行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结果:40眼翼状胬肉34眼治愈,1眼复发,5眼失访.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梗阻性黄疸患者及非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3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梗阻性黄疸组(OJ)、非黄疸组(Non-OJ)及生脉注射液防治梗阻性黄疽组,动态观察内毒素(LPS)、尿转铁蛋白(TFR)、尿白蛋白(ALB)及视黄醇(RBP)的变化.结果:生脉注射液防治组术后7天与术后1天相比,LPS、TFR、RBP、ALB明显下降,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ALB与梗阻性黄疽组在术后7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内毒素有拮抗作用,从而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王霞;张雪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咀嚼片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胃溃疡随机分为:A组56例,B组56例,两组均先给予标准3联疗法根除HP.1周后A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铝碳酸镁咀嚼片1 000 mg每日3次;B组:兰素拉唑30 mg每日2次+硫糖铝1 000 mg每日3次,继续治疗5周,停药4周后观察溃疡愈合及S期S2期获得率.结果:停药4周后内镜下A、B组溃疡S期、S2期获得率分别为95.2%、80.5%;73.4%、33.6%.A组溃疡愈合显著优于B组.结论:铝碳酸镁咀嚼片作为黏膜保护剂,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优于硫糖铝.

    作者:覃刚;蔡莉;蒋锐;吴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根除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佳疗法,观察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与甲硝唑三联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90例,随机分成盐酸克拉霉素三联组45例,甲硝唑三联组45例,三联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儿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56%(43/45)和91.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溃疡愈合率盐酸克拉霉素组与甲硝唑组分别为97.78%(44/45)和82.22%(37/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根除HP感染两种方案效果类似,但盐酸克拉霉素组对溃疡愈合优于甲硝唑组.

    作者:李奉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小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32例临床观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肇事等高能量损伤致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病例逐渐增多,此处为解剖学移行部位,且多为直接受力处,复合作用力使得骨折多呈粉碎性螺旋形,腓骨骨折可在同一平面或近端等部位,临床处理可采用牵引、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架内固定术等方法.

    作者:刘永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93名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思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20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办学体制日臻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因专业思想的不牢固造成高等护理人才极度流失.国内护理教育者已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和校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研究显示,对学生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是学生的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笔者对我校2003级实习后返校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展开了一次专业思想的词查.

    作者:王霞;王建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4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

    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上需达到解剖复位.因损伤机制较复杂,临床处理不当,常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我院自2003~2008年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获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顺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褥疮防护

    老年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虚弱,或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现多称压力性溃疡).褥疮一旦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由于褥疮的发生而引起医疗纠纷.

    作者:刘春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晚期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DN早期即微量蛋白尿期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沈宁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89例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由胎盘附着位置异常所致.通常认为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与前置胎盘的类型密切相关.笔者分析前置胎盘分类及产前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直接徐徐注入翼管神经解剖部位,每2周1次,4次为一疗程.并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18例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中,治愈7例(自觉症状消失,鼻腔黏膜色泽恢复正常),好转9例(阵发性喷嚏明显减轻,但仍有发作,鼻腔水样分泌物明显减少,鼻黏膜变红),无效2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阻滞翼管神经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健;吴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乙型肝炎抗原的对比分析

    乙型肝炎(乙肝)是我国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是乙肝防治的关键.目前实验室检测乙肝HBgAg和HBeAg常用方法有EU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健康人群体检中偶可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相符合.对于低水平状态存在的抗原,由于弱反应结果处于阳性判断值以下,常易造成漏检.未界定灰区或未恰当界定灰区,使得一些弱反应结果通过不同方法和试剂盒检测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对以上两种方法检测HBsAg和HBeAg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方法假阴性和假阳性造成的漏检和误检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40眼翼状胬肉行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结果:40眼翼状胬肉34眼治愈,1眼复发,5眼失访.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王中华;吴寿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痛疼、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例.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均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收治的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有停经后阴道出血史,均被误诊.在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过程中发生阴道大出血,行米非司酮+MTX联合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受孕时,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危险,在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中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术前应行B超检查明确胚胎着床的部位.确诊禁忌直接行人工流产术,可先行药物保守治疗,一旦发生阴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可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作者:郑雪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8例经股动脉脑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2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降低了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竞淘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参麦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难治性心力衰竭又称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本身及心脏外原因导致心功能衰竭严重且持久存在,经一般常规治疗症状无好转,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而效果较差,症状持续存在[1].

    作者:黄允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妊娠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妇女由于肝脏负荷加重,营养往往相对不足,内分泌有一定改变,可造成妊娠影响病毒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又可影响妊娠,甚至波及胎儿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妊娠毒血症和分娩时使用麻醉药物与出血过多,都可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因此,患者往往恐惧感增加,担心自己的小宝宝会受到影响.

    作者:顾肖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的结果.方法:对8685例孕妇先检测HBV标志物.其中大三阳101例,小三阳370例,三抗体阳性310例.召回这些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大王阳组HBV-DNA阳性101例,小三阳组HBV-DNA阳性76例,三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26例.结论:对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检测HBV-DNA含量,以便了解孕妇感染HBV-DNA的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作者:吴志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疗效满意,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结论:YL-I型针微创术是治疗颅内血肿较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宾;胡亮;肖兴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5例,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3例患者规范治疗护理后2~6 d体温开始下降,感染得到有效控制,3次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正常,细菌培养阴性,治愈率92.00%.1例出现颅内感染无法控制,脑水肿加剧合并肺部感染等而死亡,病死率4%;1例因故放弃治疗.1例患者CT检查发现少量气颅,2周后复查CT颅内积气消失,1例患者出现引流过度,无急性硬膜下血肿、二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徐远;王金玲;朱建梅;黄谢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