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柱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分析疗效影响因素,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患者病历资料,评价临床疗效,按照疗效将患者分为痊愈组、对照组,行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52例,其中未达到治愈49例、中转开腹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痊愈组295例;痊愈组、对照组年龄≥60岁比重、慢性胆囊炎病史比重、急性胆囊炎发作比重、糖尿病比重、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比重、医师LC术执行≥100次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年龄≥60岁、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病史、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成为LC治疗胆结石疗效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C对胆结石治疗效果较好,中转开腹、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残留、疼痛等后遗症是影响疗效主要原因,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应明确诊断,做好风险等级管理,充分发挥LC术优势。
作者:吴晔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两组产妇发生大出血后均给予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直肠内给药等相同止血方法,研究组加用水囊压迫,对照组接受纱布填塞。①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切口缝合后出血量、水囊或纱布留置时间;②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子宫切口缝合后出血量、水囊或纱布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0%、100%)(6.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纱布填塞,剖宫产大出血术中使用水囊压迫止血疗效更为确切,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供应中中心的管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的护理新理念的应用情况,并对供应中心的物品消毒菌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前的消毒灭菌、洗涤及包装合格率明显低于试验后,试验前后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新型护理护理理念能有效的提升中心的物品无菌合格率,提升消毒中心服务满意度,进而促进消毒中心长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肝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肝功能急剧下降,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症候群,病死率极高。但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延缓疾病进展、延缓或避免肝移植,降低死亡率。本文主要针对肝衰竭的内科治疗、人工肝治疗、干细胞移植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甘雪梅;李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我院2例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引起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于2014年10月收治了2例应用外源性胰岛素后引发IAS的病例,分析这两例患者病情和症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并针对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提出自己的护理体会。结果出院后随访3个月,期间病例1未出现低血糖,病例2在出现一次低血糖。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对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闻星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护理,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锻炼,1个月后使用Barthel指数(Modifide Barthel Index,MBI)和简式Fugl-Meyer(Fugl-Meyer As es ment,FMA)来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评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作者:卢丹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明确半表半里概念,对临床上常见的半表半里证进行辨证分型,探索其用药规律。方法对与“半表半里”学说相关的文献阅读,通过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结果半表半里是一个病位的概念,临床上的半表半里证主要分为三型,伤寒少阳证、邪伏膜原证、湿郁三焦证。以黄芩、柴胡为治疗该证的常用药对。结论半表半里是一个亦表亦里的病位,邪气侵犯于此时会出现往来寒热的症状。研究半表半里可丰富中医学术研究,促进中医理论水平、提高半表半里证的临床疗效。
作者:师小茜;牛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在临床医学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青霉素研发和应用以来,抗菌药物逐渐成为治疗不同感染类疾病的重要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医学中,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成为关注的重点,针对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对不同感染类疾病中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和单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相关的依据。
作者:王社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DVT预防护理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指导进行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同时配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38例患者经过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均未发生DVT。结论做好系统、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DVT的认识和加强有效的下肢功能锻炼,对于降低DVT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ICU持续机械通气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诊断和治疗处理,转运ICU重症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监护治疗连续的过程,风险率极高。为了保证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了相应的转运细则及流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永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青霉素对尿干化学蛋白假阴性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干化学检测尿蛋白的住院患者78例,其中40例患者检测期间静脉滴注青霉素,其他38例患者未滴注青霉素。按照尿蛋白阳性程度将注射青霉素的40例患者分为+、2+,3+、4+四组,滴注青霉素剂量为400万U、200万U、100万U、50万U,用药前及用药后2h、4h、6h分别采取新鲜尿液样本,采用干化学对尿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静脉滴注青霉素组患者干化学检测结果中阴性19例,阳性21例,镜检结果显示假阴性率为5.26%(1/19),而未静脉滴注青霉素组患者的干化学法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完全相符,假阴性率位0,两组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注射青霉素400万U时四组患者出现结果降低及假阴性,6h后消失;青霉素组患者假阴性率明显高于未注射青霉素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滥用大剂量青霉素可使患者的尿蛋白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严重影响。
作者:王美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讨论无抗凝剂透析发生凝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60例无抗凝剂透析患者,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路预防凝血,严密观察体外循环血液的颜色,监测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各项指标,遇有凝血先兆提前干预。结果有5例发生凝血,余均顺利结束透析。结论熟练掌握血液透析专业知识及操作技术与处理方法,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是预防凝血发生的基本保障。
作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肾、心血管、眼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视力下降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容易致盲的眼病,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有关。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糖尿病发生率直线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数相应增加,给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原则为控制血糖、血压,纠正高血糖所导致的代谢紊乱,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网膜血流量。对于较为严重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或激光治疗,以此实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继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白内障,作为在眼科疾病中致盲率高的疾病,同时也是国内眼科疾病中普遍和后果为严重的一种疾病。若能够准确把握白内障的发病机理和得到及时的治疗,就能够全面治疗白内障,得到康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每年需要及时得到手术治疗恢复视力的白内障患者大<有400万,与此同时,还有着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各医院在治疗白内障患者的病例回归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人民群众的防盲意识和提升白内障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晓元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了解中医信息检索课中吸纳循证医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2013年选修该课的学生为对照组,2014年的为试验组,两组学生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基本相同,试验班在对照班的基础上增设了循证医学资源介绍,了解增设循证医学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大部分学生对循证医学表示认可并对循证医学实践持积极态度,试验组可获得的信息资源及熟练使用检索工具的技能较对照组强,且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显著。结论在中医信息检索课中加入循证医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循证医学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殷桂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分析在下颌阻生齿拨除并发症预防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通过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选取于我院接受下颌阻生齿拨除治疗下颌阻生齿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此为基本分析对比使用常规护护理干预跟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拨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孰轻孰重,那个更加的有效。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院经过下颌阻生齿拨除手术之后,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威胁,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肇春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三维超声技术诊断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分别采用三维超声技术和常规二维超声技术进行心脏畸形筛查,比较两种方法检出心脏畸形的正确率。结果三维超声技术显著优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三维超声技术可以作为常规二维超声诊断的有效补充,为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提高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总结社区高血压回访档案建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社区回访档案,保证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且采用回访档案建立的形式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总结在开展社区高血压回访档案建立的过程中出现,并且讨论相关问题的对策。结果在1225例高血压患者中,基本能够按时回访的有987例,占80.6%。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87.7%,其中血压控制优秀者占54.8%。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相对较薄弱;社区对于高血压患者回访档案建立资源不足;社区高血压工作管理不规范;居民对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认识不足,配合度相对较差。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采用回访健康档案建立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沈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螺旋CT诊断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片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34例患者发现39处骨折,10例患者没有发现骨折的情况,诊断的准确率为77.27豫;观察组患者45例发现骨折情况,共有50处骨折,1例患者没有发现骨折现象,诊断的准确率为97.83豫,<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进行诊断时采用螺旋CT扫描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情况,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元元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拔出的上中切牙50颗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即A组、B组、C组、D组以及E组,每组各10颗,A组无桩核材料及冠修复,剩余冠部牙体4mm;B组无桩核材料,剩余冠部牙体4mm,C组采用镍钛合金桩核,D组桩核材料用镍钛合金,无剩余牙体组织,E组桩材料Parapost,核材料复合树脂。并对五组牙齿进行折裂强度测试。结果治疗后实施强度折裂实验结果显示:D组牙齿折裂强度高,其次是A组,B组、C组以及E组,B组、C组以及E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桩核增强根管治疗牙抗折裂能力和桩核修复设计有关。
作者:何苗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