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玲
目的分析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45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以同期45例血小板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随访2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字2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比血小板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差,出血并发症风险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邓月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480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40例,对照组行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观察组行LIS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优良率(83.60%)略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LISS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
作者:刘艾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75例组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采用心理、保护性静脉穿刺、热敷、硫酸镁湿敷等护理措施实施干预。结果75例患者中,25例未出现静脉炎;45例患者用药3~5d出现较轻的静脉炎,经热敷后平均3d红肿消退;5例患者用药3~7d后静脉炎较重,经给予综合治疗护理后,5~7d症状缓解。结论临床应用七叶皂苷钠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就可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閤秀玲;周文娟;閤会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变节段为L4~5、L5~S1。根据WTO骨密度含量标准分为两组,38例正常组和72例异常组。①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前、术后12月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②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结果①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前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正常组和异常组术后12月VAS腰腿痛评分、功能障碍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正常组和异常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64.9±21.9min、409.2±42.7ml)、(183.6±24.8min、537.8±5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骨密度含量低下者,骨密度正常者在接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术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作者:韩先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紫草油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紫草药纱条填塞引流换药,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换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1d愈合率75.00%,术后28d愈合率95.00%,术后35d愈合率100.00%,对照组术后21d愈合率25.00%,术后28d愈合率50.00%,术后35d愈合率95.00%,观察组术后21d、28d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系意义(<0.05)。结论紫草油纱条换药与传统凡士林纱条换药,具有愈合时间短,创面疼痛轻,创面感染率低及预防瘢痕形成等优点。
作者:吕银军;孙艳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本文结合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3年间收治5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临床资料,重点探讨微生态疗法在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具体应用。治疗期间我院对此54例患儿统一采用蒙脱石散配以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在用药期间注意对患儿施以锌元素补充,并注意调理患儿的饮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病时,医生要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加以用药,并注意在饮食方面加以调理,做到综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黎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在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把54例乳前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上颌合垫矫治器进行治疗,并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矫治完成后,乳前牙反牙合解除,上牙唇倾度增加,软组织凹面型改善;且改良组的患者在下颌后退、下牙内收以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更为显著(<0.05)。结论两种合垫矫治器均能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牙合。改良式矫治器具有机械性及功能性的矫治作用,可有效阻断错合畸形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唐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4年12月,35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单用组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联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观察治疗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用组的总有效率78.99%,联用组的总有效率为89.92%,均高于对照组的64.70%(<0.05),联用组的总有效率(89.92%)高于单用组(78.99%)(<0.05)。结论曲美他嗪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的有效选择,曲美他嗪同时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价安全标识在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13年1~12月肾内科收治的200例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试验组在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予术侧肢体贴鲜明警示性安全标识(纹身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瘘管使用良好率、内瘘保护方法知晓率、患者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实施安全标识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5%、患者瘘管成熟良好率为93%、内瘘保护方法知晓率95%、患者满意率为98%;2013年同期对照组200例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患者瘘管成熟良好率为84%、内瘘保护方法知晓率86%、患者满意率为91%。护理差错发生率大为降低,其他三方面分别提高了9%、9%、7%。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瘘管使用良好率、内瘘保护方法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中使用警示性安全标识,有利于加强患者对内瘘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宪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予清热利胆汤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围产儿结局及瘙痒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效果显著。
作者:赖金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遇到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其防范对策。方法取我院ICU病房2012年6月~2014年5月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手术室抢救或者手术的;抢救失败或者手术不成功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护理器械;护理人员;物料准备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形成严格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能够减少护理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手术室的工作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加强不安全因素管理是保障手术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胡雪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我院门诊收治的36例小儿疝气患儿为观察组,以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我院门诊收治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5.33±2.37)d、可下床时间为(2.51±0.89)d,二者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23±1.49)d、平均可下床时间(5.29±1.90)d(<0.05);②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阴囊水肿、尿潴留、牵拉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③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94.44豫)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豫)(<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儿采用手术治疗和优质护理,效果良好,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秦裕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电针配合神经康复技术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神经康复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仅采用神经康复技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巴塞尔指数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巴塞尔指数评分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电针配合神经康复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梅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0例75~93岁的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EA),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的SAP、DAP、HR、SpO2。结果 CSEA组比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0.05)。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0.05)。结论罗哌卡因CSEA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是较好的方法,有效安全。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睁眼时间、术后呼吸复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麻醉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良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总结8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好转率达89.7%。结论呼吸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是救治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春霞;隋风翔;朱婷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从我院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对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汤先团;李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对产后出血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产妇娩出胎儿前肩后,分别预防产后出血措施:对照组给予单纯催产素肌注;观察组给予卡孕栓含服+催产素静滴(肌注),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产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显著<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12.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较为理想,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作者:褚爱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患有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有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使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月萍;吴兰芳;刘小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2例,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42例,传统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出院时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强其遵医行为,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牛伟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