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癫痫患者口服抗癫痫药治疗与护理

史利萍;蒲利华

关键词:癫痫患者, 口服, 抗癫痫药, 大脑神经元, 知觉障碍, 意识障碍, 基本特征, 功能紊乱, 感觉异常, 放电引发, 反复发作, 行为, 情感, 内脏, 抽搐
摘要:癫痫是一种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突然、短暂且反复发作的,以意识障碍、抽搐、知觉障碍、感觉异常导至精神、行为、情感以及内脏功能紊乱为基本特征的综合征.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并重的医学基础课,该学科已经迅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1].但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模型假说多,难懂难记.

    作者:梅志强;段承刚;宋杰;李娟;王丽;刘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把握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有部分普通大专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该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笔者担任临床医学普通专科班妇产科学的教学任务,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深感只有把握教学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妇产科学兴趣,创造生动的教学局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翁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矽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结核化疗肝功能损害的防治

    肺结核是矽肺常见的并发症,两者统称为矽肺结核.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矽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也较常见.此类病人抗结核化疗时药物选择困难,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导致抗结核化疗中断或失败,严重者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张勇刚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提高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我院门诊每月要收治1000例左右的老年输液患者,笔者对提高老年患者行静脉穿刺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

    作者:罗小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电针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9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毛黎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骨折疼痛影响程度的分析

    对骨折重症住院患者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民族对心理护理敏感性的研究来确定心理护理对减轻骨折病人疼痛及预后影响的程度,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

    作者:于翠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998~2005年共完成食管癌手术12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病人担心手术是否成功,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失眠、情绪不稳定和食欲下降,而在基层医院,病人还担心治疗效果,对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作者:张怀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夹竹桃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夹竹桃为夹竹科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cv Paihua的叶.本品属于强心类中药.味苦、性寒、有毒,归心经.主要功能为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祛瘀.

    作者:邢晓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加强实习护生带教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护理服务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如教学管理失控、带教老师业务水平低、责任心不强,加上护生的原因就很容易发生差错,而护理安全问题是衡量临床带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吴永平;陈杰;钟响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1465例职工体检心电图分析

    2006年7月我院对1 465例柳钢集团公司职工进行了常规体检,现将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于双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医药分业的利弊分析

    医药分业这个词初来自于英文Separation of Dispensing from Prescription(SDP),原意是将发药调配与开处方分开,医师掌握处方权,由药师负责药品的调配管理.

    作者:金美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200例心房颤动的治疗分析

    现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20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抽取2年住院患者病历,有心房颤动心电图、临床诊断及相关病史记录的住院患者共200例,其中68例为首次住院病例,132例为2次以上住院.

    作者:陈园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Bcl-2蛋白表达及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组(S组),每组10只.C组仅开胸160 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40min,再灌注120 min,S组吸入2.0%异氟醚2小时,24小时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脉阻断前20 min(T1)、左冠脉阻断20 min(T2)、左冠脉阻断40 min(T3)、再灌注1小时h(T4)、再灌注2小时(T5)5个时点抽血测血清IL-10水平.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迹法测心肌Bcl-2表达水平,用伊文思蓝和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S组IL-10水平增高(P<0.05),Bcl-2表达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通过上调心肌Bcl-2表达和IL-10生成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冉珂;段开明;邹定全;朱蓉;卢向航;常业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慢性副鼻窦炎的CT诊断

    总结副鼻窦炎CT表现特点,提高对慢性副鼻窦炎CT征象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收集我院1997~2007年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副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40例,年龄14~58岁,平均37岁.

    作者:秦光秀;彭巧勤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

    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的人群以及偶然和意外事故所致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各种因素,而医疗护理行为又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具有高风险性,因此,作为急诊护士正确识别风险因素,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监控,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应对能力,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明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沟通在产前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我院以产前加强自然分娩观念培训,促进自然分娩为课题,对孕妇及家属开展特色化产前健康教育及分娩过程中与产妇适时沟通,提高了自然分娩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树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创面修复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创伤愈合与组织修复,是医学领域古老的问题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的渗透,创伤修复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更新和更高的阶段.

    作者:周明芳;冯正直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护士长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技巧

    护士长是医院管理层基层的管理者,是病房护理单元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对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至关重要,对专科护理建设举足轻重.

    作者:鄂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个人特质对护理服务的影响

    病人对护士的需求是什么,护士应该为病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一直是不断探讨的问题.对病人和星级护士的调查分析将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作者:李红侠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多药耐药机制的探究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前者在化疗前就存在于肿瘤细胞中,与药物的使用无关,后者是由化疗药物诱导产生的,即在药物使用前对药物敏感,而在药物应用后产生耐药.

    作者:赵健竹;赵文嫣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