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阿燕
目的:分析多囊肾患者不同肾功能阶段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不同肾功能阶段的多囊肾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对象中,1例慢性肾衰竭多囊肾患者并发高血压,1例出现肉眼血症,3例尿毒症晚期患者行移植术,1例出现肉眼血症。结论针对多囊肾患者不同肾功能阶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琼;周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安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2年8月~2014年5月1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和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唐甲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骨性安氏芋类错牙合指由于上下颌发育不调导致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或对牙合)的一类错牙合畸形。本文仅对骨性安氏芋类错牙合畸形掩饰性治疗的适宜指征及其治疗方法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作一定的参考。
作者:杨桦;王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脑梗塞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在患者相关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院共收治100例脑梗塞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4.0%,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在脑梗塞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地优化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蕊;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某医院神经外科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施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护理患者院正确放置引流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早发现再出血;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无污染,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或脱落。结果56例患者,除2例后遗症、1例死亡外,其53余例均恢复良好,无1例颅内感染发生。结论术后观察病情,引流管的正确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88例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诊断结果同临床病理结果实施对比,观察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准确性。结果该88例患者通过超声诊断确诊为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准确率为90.91%。其中确诊为前置胎盘患者的有61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有15例,胎盘边缘的血窦破裂患者有4例。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可提高诊断率,可有效的促进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梳理护理管理者在具体科室中应具备的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完成日常护理任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形成护理管理体系,在管理水平上,应从组织者入手形成高超管理体系,从护理任务入手形成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护理管理者文化修养内涵,并能够有较强的科室协调能力。现代医护管理体系中,以具体科室的不同特色为基础点,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管理者,他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对于科室护理工作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董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从外科护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外科护理工作中风险存在对于医患之间利益关系的防范、护理工作中质量和安全功能的保障以及外科护理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引起外科护理工作中出现风险的诱因,后介绍了相关的控制风险的对策。
作者:杨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每年<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作者:林智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字2检验及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7.54%,病死率11.46豫;真菌培养阳性者58例次,共检出82株真菌,酵母菌69株(占84.15%),霉菌9株,(占10.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64.63%)、消化道(占23.13%)、口腔(占8.84%)多见;经Logistic回归分析人选的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四因素在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05)。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三因素在存活组和死亡组间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肺部、消化道、口腔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主要感染部位,白色念珠菌感染占首位,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治疗无效的不良预后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永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对于医疗技术和医疗方法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治疗方式而言,由于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必然会对患者的身体以及术后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非手术治疗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讨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刘志清;邱岳贵;曾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某院收治的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某院肠道门诊收治的276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作研究对象,对其疫情资料展开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诊断出细菌性痢疾患者男性高于女性,职业构成多为干部职员、学生、农民等,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腹痛,临床诊断出仅有1~14个/HP的有147例、有15~49个/HP的有92例,高于50个/HP的有37例,血常规检查结果为194例患者白细胞数目明显升高,平均白细胞计数高达(11±5)×109/L。结论细菌性痢疾属于夏秋季多发传染病,需加强对农民、学生、职员等高发人群的痢疾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做好该病的预防、控制。此外,临床需严密监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新动态特征,以便于为临床研究该疾病提供更多诊疗依据。
作者:尚明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对胃肝样腺癌临床上的发病现状,病理学上的组织特点、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治疗的探讨,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早期的诊疗率。现本文就胃肝样腺癌在病理学上的组织特点及在临床上的研究现状作此综述。
作者:窦龙涛;李兴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和相关护理效果,探讨一个较好的护理方案。方法对收集的47例ICU患者家属的病心理焦虑程度进行记录,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护理。结果心理治疗是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案例所有家属的焦虑症状都取得明显好转治。结论应结合ICU患者家属心理焦虑的程度适用相应的护理方法,可以尽快缓解家属的焦虑症状,同时也可以维持长期疗效,还要着重解决患者心理社会问题,这样对ICU患者的康复也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主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跃0.05)。结论对于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给予主动、有效的护理配合,这样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秀娟;褚慧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为保证快速有效的输液途径的通畅、保护外周血管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用深静脉置管术代替外周静脉置管术的优良处,以及危重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有效护理。方法对医院ICU危重患者选用深静脉进行穿刺留置导管,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其操作方便、快速,对保护外周血管有很大好处,对中心静脉导管良好有效的维护,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结论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之一,留置深静脉管时间的长短和安全,与我们对导管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徐鹏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表)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HAMD评分及ADL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石郁喜;孙为生;朱秀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运用超声设备诊断良性及恶性乳腺结节的效果与作用。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77例乳腺结节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研究回顾。结果通过临床病理检验,有53例患者的乳腺结节属于良性,其余24例患者属于恶性,超声检查误诊例数仅有1例,超声设备判断恶性以及良性结节的准确概率是98.70%。同时恶性及良性结节患者的Doppler血流信号分布情况、2D超声成像等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区别<0.05。结论运用超声设备为乳腺结节患者进行良恶性检查诊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应于临床全面普及。
作者:夏明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miRNA的正常表达调控对于维持细胞机能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至关重要。近,科学家们发现尽管人体血液中存在大量核糖核酸酶(RNA酶),但在健康人和患者的细胞外血液中均存在着游离的miRNA。大多数这些循环miRNA被包含于与脂质或脂蛋白复合物之中,如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微泡(microvesicles)、外来体(exosomes)等,因此在血液中能耐RNA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癌症患者血液中的循环miRNA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癌症的诊断和预后。本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在癌症患者中具有诊断、预后及治疗意义的miRNAs,同时期待更多关于循环miRNA分泌和纳入机制的研究。
作者:曾吉祥;龚远林;张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症预后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并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甘叶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